台州府城墙的沿革、布局与功能结构探析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15期
关键词:镇宁瓮城斗门

江 咏

(临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浙江 临海 317000)

1994年1月4日,临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从三国吴大帝时设县,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城市历史,而这段历史的主要见证人就是古城墙,她的存在也是临海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原因。临海在唐武德四年(621)置台州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都是州治所在地,所以古城墙称台州府城墙。台州府城墙位于临海市老城区,是目前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城墙,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录。

一、沿革

临海的古城墙最早出现在东晋,为太守辛景所筑。《嘉定赤城志·山水门》载:“晋隆安末,孙恩为寇。刺史辛景于此凿堑守之,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之。”《词源》“临海”条也载:“东晋太守辛景于临海大固山筑子城以拒孙恩。”可见,一直到隋朝临海的城墙都局限于今北固山一带,规模只相当于“子城”。

全国各地大修州一级城池始于唐,台州也不例外。

台城建自唐武德年间,形势北倚龙顾、西南环绕灵江……惟东平原广衍,难以防御,遂凿湖浚壕,直与江合。(《民国临海县志卷五·交礼桥》)

1995年对古城进行修复时,在古城墙体内发现唐代夯土①。此外,临海民间也有尉迟敬德和杜伏威修“鹿城”的传说②。综上所述,唐朝时开始修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台州府城墙,而且城墙的基本布局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五代时属吴越,为钱氏属地。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钱俶献城归宋。钱俶为了向宋太宗赵匡义表明心迹,命吴越国境内“隳其城不设备”,拆除境内所有城垛,台州府城墙也不例外,最终“所存惟缭墙”。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当地官府按旧城基加以重建。庆历五年(1045),城墙被洪水冲毁,宋朝廷诏命太常博士彭思永到台州督修新城,集合各属县的力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修复城墙。次年,太守元绛到任后,首次用增砌砖石的办法对新城进行加固,且在每道城门上都修建了城门楼。

乃因新城,出帑金以购材募工,砻石累甋,环周表里,外内九门,饰之楼观。缒木于门,牝牡相函,外水方悍,以御其怒。(元绛《台州杂记》)

至和元年(1054)、嘉祐六年(1061),太守孙砺、石亿分别对新城加以增筑加固。熙宁四年(1071),太守钱暄将东城墙往西缩进一里多,并修筑瓮城。

按古基,东至小鉴湖,循清心岭而南,萦抱旧放生池,直接城山岭古通越门土地庙处,盖今湖昔地皆闉阇中物也。后乃徙而之西,缩入里馀。(《嘉定赤城志·卷二·城郭》)

宣和年间(1119—1125),仙居吕师囊农民起义军三围台城,造成城墙多处毁坏。再者,城池北面靠山,当时并没有修筑城堞等防御设施,因此,为加强防卫,乡绅黄袭明向政府提出由私人出资修缮城墙并加筑北面城墙的垛口。

宣和中寇乱,城多圮,其北倚山,无闉堞,众议修葺,邑人黄袭明白诸守令,出私财以为。(《民国临海县志·卷五·县城》)

宋淳熙二年(1175)、淳熙三年(1176),太守赵汝愚、尤袤分别对城墙加以修筑。绍定三年(1230),浙东提举叶棠到台督修城墙,将城墙增高二尺、加厚三尺,城外加筑捍城,城内增筑高台,并堵塞了括苍、丰泰两道城门以防洪水灌城。

元代由于帝国疆域辽阔、国力鼎盛,各地城池不再有防御外敌的必要,朝廷命令全国各地拆除城墙。但台州府城墙兼有防洪的重要功能,城墙主体得以保全。至正十八年(1358),方国珍割据台州,对城墙进行了修筑加固。明洪武(1368—1398)初年,对城墙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修筑。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了防御倭寇,大修城池。 清顺治十五年(1658),惧郑成功攻台,摄兵道胡文烨、署台州知府王阶整修城池,将城墙增高三尺、垛口(雉堞)并三为一,增修城墙北固山敌台。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张联元增修了镇宁、兴善、靖越、朝天四门的瓮城。 雍正七年(1729)、嘉庆年间(1796—1820)、道光二十年(1840)、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年(1894),郡守江承玠、县令萧元桂、乡绅侯服、郡守刘璈、赵亮熙先后主持了五次城池整修。1958年,东面城墙及城门被全部拆毁,原址改建成东湖路和大桥路,部分城砖作修小高炉炼钢之用。北面城墙新中国成立后破坏比较严重,1962年,临海县政府把北固山东段(长100米,宽5米)城墙空地提供给军分区高炮营建停炮坪,当时北面城墙由于附近居民偷拆等因素已基本损毁。南面和西面城墙由于城市防洪需要得以基本保全。1995年,以临海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市委、市政府号召发起“我为名城献一砖,万人修复古城墙”活动,政府出资和社会集资8000多万元,历经四年,按明代城墙的形制完成了对古城墙的全面修复工作。

二、布局

台州府城墙依山形地势,西南两面沿灵江平地而建,北面盘踞大固山,东面接北固山段从揽胜门开始,往南沿东湖路、大桥路东侧到灵江岸与南城墙对接,周长6286.63米。1998年修复后的古城墙东起揽胜门,沿大固山山脊蜿蜒至烟霞阁,一直往南延伸至巾山西麓,全长4671.63米 (瓮城296.5米)。共有城门七道——朝天、兴善、镇宁、靖越四门及其瓮城和望江门,新辟揽胜门和北固门;楼阁四座,从东往西依次是顾景楼、白云楼、烟霞阁及平海楼;双层空心敌台6座,上层为平台,周围有齿状垛口和箭孔,下层为驻兵和储存武器的空屋;平台17座。

府城原有城门7道,东面一,西南两面六,每道城门上都修建了城门楼。从东往西是东崇和门,城楼名“惠风”,另附有瓮城;西北朝天门,楼名“兴公”;西括苍门,楼“集仙”;西南丰泰门,楼“霞标”;南镇宁门,楼“神秀”、兴善门,楼“超然”;东南靖越门,楼“靖越”。七门中,因防洪的需要,绍定三年(1230),封堵丰泰(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开)、括苍两门。太平天国占领临海时,城门楼悉数被毁,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现存朝天、兴善、镇宁、靖越四门及其瓮城,城楼均毁坏未修。1984年在西面城墙中段(原括苍门旁)新辟望江门,但规模较小,准确地说是“门洞”而不是雄壮的城门,更没有城楼,1998年时按照明代城门的样式修建成现今的望江门和五间二层的城楼“平海”楼。1997年,为方便交通,在兴善门旁另开一门。1998年在城墙东端和大固山增辟了揽胜门和北固门,揽胜门城楼名“顾景”,并在揽胜门前树“雄震东南”牌坊和198级台阶,寓意1998年修城。2002年,在旧址上重修崇和门及城楼“惠风”楼。

府城城墙在宋代以前是用夯土累砌而成,是夯土墙。宋庆历六年(1046),太守元绛才用砖石包城把土墙加固成砖墙,明代修城时在宋砖墙的基础上再砌一层砖石,清朝时则将城墙增高三尺,即一米左右,府城城墙就是按照明清时期城墙的形制和规格进行修复的③。城墙由城基、墙身、垛口三部分组成,城墙先用条石平铺堆砌,再用大砖和小砖垒砌而成。整个墙身呈梯形,上窄下宽,墙高在5~7米之间,墙顶宽度在3.5~4.5米之间,墙顶用石板铺成地面。垛口上有箭孔,下方有排水口。

三、功能结构

临海历代战事不断,屡有攻城毁城的记录。此外,临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洪灾多发,经常致使城毁人亡,洪水实是临海人民所需防御的更凶猛的敌人,古时就有“台固水国、倚城以为命”的说法。因此,台州府城墙的修建不仅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而且出于防洪的需要。防御与防洪相结合的特点鲜明地体现在城墙的形制和结构中。

(一)瓮城

城门外的护门小城,别称月城。台州府城墙修筑最早的瓮城是崇和门外的月城。崇和门瓮城是北宋熙宁四年(1071),太守钱暄修东城墙时所建,1958年被拆毁。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张联元在镇宁、兴善、靖越、朝天四门外增修瓮城,保存至今。

瓮城城墙与城门城墙等高连成一体,为增强府城的防御作用,在墙顶也修筑了垛口和箭孔。同时为了加强府城的防洪功能,现存的四座瓮城都是沿江而建,做成圆形,依水势两边各开城门,以最大限度抵消洪水对城墙的冲力。如镇宁门瓮城西南角正门朝南、东南角偏门朝东。

崇和门初筑时即有月城,其门南向,以受山水趋朝之势。至镇宁、兴善、靖越、朝天诸门向无月城,皆张守增筑也。(《民国临海县志·卷五·县城》)

门洞两侧安装石闸,洪汛或战时放下闸板,加强重门的抵挡作用。

(二)马面

城墙中向外突出的墩台。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顶部建有垛口与城墙连成一体从而可以自上而下三面攻击敌人。台州府城墙马面现存六个,都沿江而建,分布在镇宁门到朝天门一带,间距在56.3米~223.5米,始筑时间已不可考。出于防洪需要,马面修成实体且为了减少洪水的阻力,临江的一面都刻意修成斜面或弧形,其中一个甚至两面都修成斜面。

(三)城门“天窗”

府城城门采用拱劵型,内门洞要高于外门洞,外门洞中间均设闸槽,遇洪水或敌军攻城时可以启放闸板,加强防御。同时城门楼也就是城门启闭范围的上面开一扇“天窗”,装活络地板。平日里与普通地板无异,当洪水或敌军来时,就开启“天窗”,往下放木板、石板等加强城门的抵御作用。

(四)斗门

沿城在城脚按一定距离修筑的水闸,用来排泄城内的积水,也称 “水门”、“窦窗”。斗门是太守元绛于庆历五年(1045)修城时所创,为了疏通城内的积水,元绛在东、南、西三面城墙挖了十道“斗门”,并以括苍门为起点,在城内凿通三支水渠,把积水从城西引向城东,从东面的三道水门排出。这样,斗门和水渠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而有效的排水体系,使临海避免在雨季来临时成为泽国。

作十窦窗,裁以密石,内水方淹,以疏其恶。又凿渠贯城,厮为三支,达壅渟清,馀波距川……(元绛《台州杂记》)

熙宁四年(1071),太守钱暄将这个城市排水体系进一步扩大完善。钱暄将东城墙往西缩进一里并修建一座瓮城,从而把东湖拦在城外减少了湖溃没城的风险,并且湖南沿城挖了一条河沟通往灵江用以分洪,同时也作护城河用来防御。后来,城内河道逐渐淤塞,斗门荒废。乾道五年(1169),太守向洵重通河渠,并创制城闉(瓮城重门)斗门,并且在旧东城墙斗门旧址上做了三道水闸通灵江,到清朝,东湖闸仅存一。

浚城中之水沟,创城闉之斗门,覆以亭屋,以引左右之水,以达怀义桥(崇和门吊桥,1952年拆)之南,北又即湖东故城之址旧斗门筑三闸,以通西江。总为斗门者六,为亭者一。(王廉清《修东湖记》)

康熙五十八年(1719),郡守张联元根据地势,在城东筑坝挖渠,使东北部通明桥溪水往南流入东湖,合流灵江,同时使“城壕水深、便於防御”。同治三年(1764),郡守刘璈浚湖挖壕,使壕深丈余、宽四丈余,加大护城河的分洪和防御作用。时至今日,斗门和城内水渠均已不复存在,但护城河依然与灵江相通,只是因修路被封,寻常看不见而已。

注释:

①③采访黄大树所得,黄系古城墙修复工程承包单位临海古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②据后人考证尉迟敬德和杜伏威均没有到过台州,但传说的存在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唐代修城的真实性。

猜你喜欢
镇宁瓮城斗门
古城池中瓮城的起源、作用与历史发展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扬镇宁马铁路线路方案比选研究
贵州镇宁—紫云地区重晶石矿床特征与找矿预测
论明代北京皇城的瓮城结构
镇宁自治县关工委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发现斗门 畅游无限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瓮城的类型学考察
斗门地标新生传统非遗佳作
用音乐认识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