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南城遗址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探析

2013-08-15 00:54:45邓宏亚向德福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城垣南城楚文化

邓宏亚,向德福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所谓遗址旅游是指利用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不降低自身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各类遗址资源作为吸引物的专项旅游。[1]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历史遗址资源现已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作为故楚名都的纪南城遗址,包含丰富的楚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剖析纪南城遗址的深厚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探析有效地开发策略,对该遗址的保护与旅游的发展意义深远。

一、纪南城遗址资源概况

文化旅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价值,对于遗址旅游资源而言,旅游价值又与资源本身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纪南城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时称郢都。自“武王徙郢”至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楚国在此立都数百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发展遗址旅游的关键。

1.遗址规模与城垣遗存。

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始在纪南城及其周边,开展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察与发掘工作。勘察发现整个纪南城城址的平面呈“凸”形,除南垣中部偏东依地形有向外突出的一部分外,各段城垣走向基本呈直线。整个城址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城垣周长约16公里;城垣残高3.9~7.6米,城垣上部残宽10~14米,规模是现荆州城的三倍多。城垣为泥土夯筑,整个城垣分为墙身、内护坡、外护坡三个部分。四周城垣上现有缺口28处,经钻探、试掘和发掘,得知为当年城门的有7处,其中两处为水门;城垣四周均有城壕,有的地段至今仍为水沟或河道。[2]完整的城垣遗存、巨大的城址规模无疑对游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2.遗址内文化遗存。

纪南城内,楚遗迹遗物十分丰富,夯土台基、水井等遗迹布满全城,板瓦、筒瓦、陶器残片等遗物俯拾皆是,还有埋藏于地下的古河道、古城垣遗迹及古墓葬。纪南城内已确知为东周时代夯土台基的有84座。目前已发现的井约在400口以上。纪南城窑址,经过清理发掘的有5座,平面皆呈椭圆形,大部分为烧制陶瓦的瓦窑,也有的用于烧制日用陶器。城内出土遗物按用途主要可分为建筑材料、生产工具、生活用器、兵器等类。建筑材料除陶、木、竹井圈以外,主要还有陶质筒瓦、板瓦、瓦当,下水道管,空心砖,铜质门环、建筑构件和锡攀钉等;生产工具主要有铁质镰刀、凹口锄、斧、凿、削刀、鱼钩及其铁木耒耜,陶质纺轮、网坠、拍、鼓风管、范等;生活用器主要有陶质鬲、盂、罐、豆、盖豆、盆、瓮、甑、器座,铜质鼎片、敦足、印章、带钩,铁釜等;兵器发现不多,仅见铜矛和铜箭镞等。此外,还有文书工具铜质夹刻刀和削刀,[2]涉及生产生活的众多方面,向我们揭示了楚人的生活原貌。

3.周边墓葬与出土文物。

目前在纪南城周围已发现楚墓2800余座,其中已发掘的有800余座。典型大墓如天星观1号墓和熊家冢楚墓。其中天星观1号墓已确定为封君大墓,其地表封土残高7.1米,墓口长41.2米,宽37.2米,斜坡墓道长18.8米,墓口至椁盖板深8.9米,墓壁有15级台阶,木椁内置3层套棺。出土随葬品7000余件,其中青铜礼器包括鼎、簋、尊等重器,青铜兵器有剑、戈、矛、戟、镞等。[3]而熊家冢楚墓,封土的直径超过 100米,高10余米,据探测,熊家冢楚墓口长宽约70米,面积约4900平方米,椁室长宽20余米,面积约400平方米,规模是现今楚系墓葬之最。 另据恩师徐文武教授的研究,熊家冢墓主很可能是楚昭王。[5]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就出自遗址附近的望山1号墓,该墓随葬陶器分生活用具和仿铜陶礼器两种,此外还有漆木器、乐器、工艺品等,其中彩绘木雕小座屏上雕镂蛙、鹿、鹰、蛇等51个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实为难得的珍品。[6]丝织品也有发现,如马山1号墓出土的裹尸衣著15件,丝衾4床,有绣、锦、罗、纱、绢、丝等多种织品,色彩绚丽,质地精良,还有竹器、玉器、竹简等随葬品。[7]这些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楚国的历史、文化、葬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纪南城遗址旅游价值剖析

历史时期文化遗址景观的旅游价值主要包括美学观赏价值,历史场感的环境体验价值、文化精神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纪南城作为先秦时期楚国鼎盛阶段的都城所在,其科学考察价值、楚文化精神价值及历史场感的环境体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至于美学观赏价值则正是我们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所要营造的外在吸引价值。

1.楚文化精神价值。

楚文化在民族精神层面的特征是开拓进取、开放融合、革故鼎新、至死不屈。楚由立国之初“子男之田”到“筚路褴褛,以启山林”后的“地方千里,持戟百万”的泱泱大国,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人走过了一个生不服、死不屈的历程,敢于“包茅不贡”“问鼎中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亡于秦,但楚人精神不死,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楚人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在民族心理层面楚人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合一。如已有学者研究得出纪南城红光村出土的彩绘石磬实为祭祀用品而楚王的祭坛正是城南的土台[8],这是楚人尚巫亲鬼的有力证明。楚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强烈,他们恋祖、爱国,喜欢用原有地命名新地,都城迁徙数次迁移不改其“郢”称。在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青铜器,丝织刺绣,帛画、壁画及屈骚庄文,编钟、乐舞等。这些文化精神内涵在纪南城这一历史遗址都可以得到映射。

2.都城的科学考察价值。

楚都时称郢。《越绝书·吴内传》:“郢者何?楚王治处也。”也即楚王居住处理政务的地方。“然楚都郢建在哪里?规模怎样?搬迁过几次?文献中有哪些记载?在考古工作中有哪些发现?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像楚这样显赫一时的大国,历史如此悠久、实力如此雄厚,它的都城自然非常繁华,建筑也必然十分雄伟。然而,楚最终为秦所灭,楚郢都亦被秦所攻破,并进行了彻底性的摧毁。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当时就悲愤地写了《哀郢》,至今读之催人泪下。正因郢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故自那以后,郢只留下了一个名,除了一些史家和骚人墨客偶尔提及外,甚至连它的具体方位人们都难以说清楚了,至于它的规模布局,那就更是茫然。而上世纪50年代纪南城的考古发现则慢慢揭开了楚国都城“郢”的秘密,许多游客来进行遗址旅游便是为了通过实地参观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研究。

3.历史场感体验价值。

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所,常常有其特定的场感体验。纪南城作为楚之都城,桓谭《新论》中载:“楚之郢都,车毂击,人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新而暮衣蔽。”说明郢都一带人口众多,热闹无比。城内作坊区、平民区、宫殿区、道路、河道分明。立于故城墙上仿佛能穿越时光融入热闹的人群中感受昔日楚都的繁华。

4.美学观赏价值。

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由于其时过境迁,除了场所的地址记忆外,地面没有明显的物件记忆。因此,该类景观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其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内容上。纪南城在历史的岁月中也只是剩下了城垣与少量的宫殿台基的记忆。但其内在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却是丰富的。如楚庄王的“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传奇记载;屈原的《哀郢》感伤国家破败的爱国情怀;吴起的敢于向贵族势力挑战的革新精神等都是其内在的人物美。

历史遗址的旅游价值是历史遗址开发旅游的核心所在。纪南城作为先秦楚国都城所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意蕴使得其文化精神价值与历史考察价值格外突出,加之该遗址的规模宏大,历史上关于楚都的文献记载颇多,其历史场感体验价值亦比较明显,至于美学价值由于历史的冲刷,遗址残留较少,美学体验有待营造。

三、纪南城遗址旅游开发策略

遗址旅游价值的开发不仅关系到与之相关的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历史文化遗址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如何开发纪南城的旅游价值,促进纪南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荆州楚文化旅游业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对纪南城的旅游价值开发必然要围绕纪南城所拥有的旅游价值来进行,具体包括美学、历史场感体验、科学考察、精神文化等价值的开发。

1.美学价值开发。

由于纪南城为历史久远遗址,其辉煌的外在早已被无情的岁月冲刷得残破不堪。景观的外在观赏价值并不突出,但正如上文所述,历史遗址的美学价值正是通过其内在内涵所表现出来的。现今“纪南城大遗址公园”已经开建,美学观赏价值的营造应该是公园建设的重点之一。将城内的部分宫殿、作坊、居民区等进行复原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在文物景观建设过程中立足保护其原真性是纪南城公园景观美学营造须遵从的核心建设理念。同时在城遗址的东边目前正在开建的“海子湖生态度假休闲区”二者相距不过数公里,相信海子湖巨大的水域面积加上纪南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美学价值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2.历史场感体验开发。

纪南城作为先秦列国中最大的都城,其规模巨大,形制完整,选址优越。完整的布局,繁荣的城市,发号施令的楚王宫等这些在今日虽不能完全复原,但可以通过声光电技术营造电子体验厅,装有3D环绕大屏幕滚动播放关于纪南城的历史纪录片,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己似乎走在城墙与宫殿之中。同时,在部分复原区内可以进行人工模拟楚人的生产生活场景,使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历史场感的体验。

3.科学考察价值开发。

作为先秦中国列国之中城制最为完整的都城之一,纪南城的考古科学价值自不必多言。其丰富的文物遗存、典型的城制规模及都城选址与分区思想对后世城市的营造影响深远。那么保护纪南城的文化原貌则是旅游价值开发的立足点。在进行遗址公园建设当中对比较重要的遗存,如河道网络、城门遗迹、作坊水井及大型墓葬要以保护为主,以便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即可以借鉴西安秦兵马俑的保护开发模式:边发掘,边研究,边开发。

4.精神文化价值开发。

楚人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开创新局面的时期,亦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在纪南城遗址公园建设中可以有意识地修建部分史实墙用于“讲述”楚国自建国到发展壮大的楚人不屈奋斗与勇于反抗追求自由的历史史实,同时利用声光电技术对楚人的爱国精神、崇巫重祀精神、自然敬畏精神等精神进行展播,使游客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共鸣,起到精神熏陶的效果。同时开发一些具有楚国历史文化象征的工艺品进行展销,不仅可以增进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承效果,也是一项重要的旅游经济来源。

荆州作为楚文化旅游资源的大市,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楚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历史遗址类当属纪南城,历史文化最为深厚,市场旅游价值、文化保护传承价值最为重要。发展好荆州楚文化旅游必然涉及到对楚故都纪南城的旅游价值剖析与开发。在当今文化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之际,深入挖掘纪南城的旅游价值,研究纪南城旅游开发策略不仅是纪南城遗址保护旅游发的出发点,更是荆州乃至其他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参照。

[1]周骏一,李益彬.旅游资源与开发[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1.

[2]滕壬生.荆州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65.

[3]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J].考古学报,1982,(1).

[4]贾汉清,丁家元,李志芳,等.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8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1,(2).

[5]徐文武.熊家冢楚墓墓主身份蠢测[J].江汉论坛,2010,(3).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0.

[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J].史学情报,1986,(1).

[8]孙继,向德福.从红光村发掘的彩绘石磬看纪南城南郊祭祀[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猜你喜欢
城垣南城楚文化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才艺专辑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民族文汇(2022年19期)2022-05-25 14:58:31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南城秋意
赤水源(2018年6期)2018-12-06 08:38:10
龙山时代中原与江汉地区城垣建造技术比较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能大能小
现代家庭(2016年11期)2016-11-09 14:21:50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06
能大能小
中老年健康(2015年1期)2015-05-30 15: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