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2013-08-15 00:51:34许砚梅
江西建材 2013年1期
关键词:王澍建筑师文人

郭 舟,许砚梅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被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同样,建筑设计的方法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崭新的现代生活内容的丰富和复杂性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与之相比较的,由于建筑最本质的性质是调节自然环境以提供让人类生活舒适的空间,因此,对于建筑而言,不管是在空间类型上、数量上、质量上都在迅速变化,那么,对于满足更为复杂的建筑系统,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琐和复杂。换言之,如果还是一味地沿袭以前的建筑设计手法,凭直觉和经验来做建筑设计,整个行业将停滞不前,无法取得进步,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1 第一代建筑设计方法

1.1 琼斯的系统设计方法

琼斯的系统设计方法是1963年再一次设计方法会议上提出的,是早期探讨设计方法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典型例子。琼斯的系统设计方法:想象活动和逻辑推理被外在的手段分开而进行的一种方式。它的目的是:其一,使设计者的思想不再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不被分析和推理步骤等细节所打乱思序,从而能够产生自由的想法、猜想以及得到解答等;其二,把记忆之外的对信息的完整、系统的记录提供给设计者,使其能够可全身心的投入于创作之中,并提供设计者所需要的帮助。

1.2 拉克曼的相关决策域分析法

在琼斯的系统方法之后,拉克曼于1967年提出他的系统设计程序一相关决策域分析法,这也是第一代设计方法中的典型。拉克曼认为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完整的线型的过程,设计者要不断通过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循环,从一般的问题层次上升到更特殊的层次。在决策的每个层次上,所有子问题的解答总是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合适的子问题解答不能确保结合成一个成功的问题总解答,针对此困难,拉克曼提出了他的系统设计程序AIDA——相关决策域分析法。

1.3 第一代方法的意义

首先,它明确了把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建筑领域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它作为对建筑设计问题数学模型化,定量化的方法的探讨对后来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的电脑辅助设计和电脑全自动射击无不有启发与影响,可以说它是在建筑设计领域向现代化进程迈出了一步。其次,第一代方法,虽然没能代替传统的设计方法,却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建筑师的设计活动产生了影响,现代许多西方建筑师都注意在设计程序、设计方法中注入理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成分以便更好地处理设计问题[1]。

2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的探讨

自系统时期的第一个探讨热潮过去后,由于认识到设计问题不像所希望的那样能顺从于系统化程序与方法处理,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的重点起了转变,研究范围有了扩展,从1966年到1973年这段时间里,设计方法集中于设计问题是怎样的,什么是它的特殊结构与特殊本质,为什么不能直接套用新科学方法是等问题促使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得以发展。由于研究设计问题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因此对设计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第二代设计方法产生的基础[2]。第二代方法的提出是70年代初设计方法论走向更广泛的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设计过程中的共谋性和辩论性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对西方建筑的实践带来了长远的影响。公众参与的做法在70年代初被西方建筑界采纳并运用与规划和设计过程,这种现象的出现无不是受到第二代方法的启发与影响的结果。并且,公众参与规划设计过程的方法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法。

3 70年代以后设计方法论的新领域

70年代以后,从对设计活动本质的探讨到研究设计方法的哲学,我们不难看出,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对建筑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单一的模式开始慢慢解体,多元化的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建筑设计方法的横向结构在多种观点和流派的冲击下不断得到扩展;同时,“设计程序”的研究不再停留在表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设计方法论也在深度和广度的双向发展下逐渐独立为一门建筑理论学科,而且它象现代科学走向互相渗透,互相交叠一样,也在与越来越多的学科互相联系,80年代后的设计方法论正在走向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作为一门建筑理论学科,它将会持久的发展下去。

4 当代设计方法思想——以王澍为例

在笔者看来,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无疑就是将建筑设计方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将更好的建筑设计思想运用到建筑创作中。“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这两句话出自王澍之口,其实也是对王澍建筑思想的一个最好阐释。建筑方法理论的发展,在王澍的建筑作品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建筑与文化的恰当融合,就是最好的证明。王澍对职业的追求贯穿着持续的对建筑本质的思考,也延续着建筑设计方法理论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并且顽强地时间他的设计理念。正如王澍称自己是文人,或者是一个具备文人气质的建筑师,他认为思想比灵感具有更持续的价值。中国的文人始终对社会持某些批判的态度,通过文人建筑——江南园林——寄托对人生和社会的期望: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所以王澍对中国的文人建筑——园林怀有更深的情感。王澍称现在的中国已经没有文人,但他又希望建筑具有思想的属性,这就是王澍对建筑思想内涵的自我完善方式。如: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以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的感觉。红砖展台,长宽各4米,高1米,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在王澍看来,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就是码头,所以码头也应该体现城市生活的内涵和文化。“文脉式”的对建筑的解读使建筑实体空间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延续了更好的传统文化。“建筑是对人的生活方式有影响的”。王澍坚信这一点,正如他说,每幢房子都是一座空的剧场,建筑师有时像导演,把屋子搭好,就可以等着自己设计的剧情上演了。同样,笔者也认为,好的建筑应该回归与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无论建筑设计思想如何发展,都应该以社会当中的主体——人,为基本出发点。好的建筑思想是为了好的建筑,那么好的建筑也应该是为人类更好的服务的。

[1]杨秉德.建筑设计方法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6-76.

[2]宫宇地一彦.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拓展设计思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2-54.

[4]王澍.造园与造人[J].建筑师,2007,(2):82 -83.

[5]李东,黄居正,王澍等.座谈“反学院”的建筑师——他的自称、他称和对话[J].建筑师,2009,(B08):26 -36.

猜你喜欢
王澍建筑师文人
胖胖的“建筑师”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国画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20:24
狂妄与谦恭
狂妄与谦恭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当建筑师
文人与石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