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维光,康丽勇,梁艳丽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心理韧性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个体普遍存在的在逆境中能够自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能够帮助个体克服逆境与挫折。[1]在社会环境复杂、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学生作为一个承载家庭与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各种学习生活的压力面前,因遭遇挫折、失败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普遍增多。在各种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面前,关注医学生的挫折教育,提升他们抗挫折的心理韧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挫折与失败,进而实现自我成长,为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高等医学教育亟待加强的工作之一。
1.个人因素的影响。个人特质是个体经过长期积累,受外界环境、教育等长期影响而潜移默化形成的性格特征。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作为个体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心理及行为反应,与个人特质具有密切的关系。个人特质不同,在面对和接受挫折能力上也会表现出心理韧性的个体差异。比如:敏感、内向的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对来说,这些人的心理韧性就相对较弱;而积极调整与主动适应的个体,即便受到重大打击或者心理挫败之后依然能够积极调整到最初的良好状态,正确看待失败,这些人的心理韧性则相对较强。
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包括经济水平、社会地位、人员结构、家庭氛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医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方面。相对来讲,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和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韧性就比较弱。这两类学生,前者是由于缺乏关爱,极易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心理;而后者一般在比较顺畅的环境中长大,经历的磨难和挫折比较少,当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变化时,就容易造成情绪的波动;此外,如果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这样的家庭容易使子女丧失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产生自卑、敏感、孤僻的个性,这些同样是影响医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潜在因素。所以,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也是良好心理韧性形成的前提。
3.社会因素的影响。“医学服务于社会,则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当代医学生本来就成长在经济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尤其在与医药卫生领域各项改革的碰撞下,使医学生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具体和多样。特别是在医学模式由传统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更强调人文关怀,在健康服务模式趋于完善的情况下,医学生中除了不少人对学习、情感、竞争、考研、复杂人际关系等问题感到苦恼外,还有部分学生因“难以适应现实而沉重的社会”而苦恼,一系列社会因素的改变,都对医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4.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医学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其专业知识学习必须深入、准确、扎实,在学习的质与量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医学院校对学生的成绩一般都实行降级制或末位淘汰制,增添了学生的压力。而且,随着医患关系的复杂与紧张,医学生自身的专业感也让其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繁重的学习压力和较高的自我要求导致较多的医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与问题,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此外,从高中的应试教育到大学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生活的适应与规划、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的压力等都给当代医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以致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失落感、甚至挫败感,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考验。
1.注重个体内在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个体内在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发展医学生心理韧性的前提和基础。研究表明,冲动、易怒、神经质等人格特质是心理韧性发展的障碍因素,而乐观、自尊、自我效能感等个体内在积极心理素质则与高心理韧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应关注医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通过培训、交流、活动等机会,努力提高他们积极乐观、自我效能感等良好的人格特质,培养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来自于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不如意,正视这些挫折与磨难,从而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消极事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创建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完整、健康、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医学生的全面成长,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远在外地求学,但家庭的支持与关心仍然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不竭动力。[2]所以,家长要让远在外地求学的孩子享受充分的爱,在家庭中不仅创造一个关爱的氛围,也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吴俊忠教授曾指出:“和谐家庭主要应该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和谐,即关系和谐、生活和谐、发展和谐、心理和谐。”可见,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感恩,多一点谦让,多一点支持,孩子才能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医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开设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让医学生从专业理论水平上提高心理韧性。此外,在教育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如:对特困生进行心理训练,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对新生要进行各种适应问题和专业稳定情绪的辅导,帮助医学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对毕业生开展职业能力指导和择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找到准确、适合自己的岗位;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则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顺利完成学业。
4.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包容性的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上进的学习风气等,都能够促进医学生与社会的情感适应。所以,健康、积极、上进、包容、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背景因素。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如:挑选学生书画、摄影活动中的优秀作品,精心装帧,建立学校的“书画天地”等专版,“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着力培育新颖的、充满个性的校风和学风,并以此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聘请校内外医学专家开办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宣传榜样事迹等,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效能,将有助于他们正确面对将来的挫折与困难,提升心理韧性水平。
此外,开展韧性干预训练,也可以逐步提高医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韧性干预效果研究表明,受训者韧性的提高和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并不是得益于培训内容本身,而是源自于受训者参与培训的经历和体验,使他们从中体悟到更深层次的关系、信念和期望,以及自愿与他们分享这些力量的价值感。心理韧性干预从过去注重人的缺点和脆弱性的病理性研究模式,目前已转变为关注个人的优势和健康模式。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比如登山、长跑、组织军训、素质拓展、暑期夏令营等活动,来帮助医学生提高心理韧性,其效果也比较明显。
[1]汪胜亮.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其培养[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26 ~27.
[2]李义安,李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