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文学意识管窥①

2013-08-15 00:51柳士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费罗世界主义比较文学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 大学外语部,河南 信阳464000)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有反作用,这一观点在比较文学的萌芽、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民族文学的存在,世界文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世界文学的存在,比较文学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无论我们对世界文学有多少不同的分歧,至少,我们要知道“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学科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催化剂,而世界文学的形成来源于世界主义意识的产生。同样,比较文学的产生也依赖于世界主义意识的形成。法国基亚曾说:“比较文学是由于世界主义文学的觉醒而产生的,它兼有历史地研究世界主义文学的意愿。”[1]随着社会的生产、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各民族间开始有了交流的机会,伴随的是世界主义意识的觉醒。“荷马,德漠斯梯尼,维吉尔,西塞罗等在某种程度上已将所有的欧洲人联合起来置于他们的支配之下,并为所有各民族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文艺共和国。”[2](P322)伏尔泰的梦想是美丽的,“文艺共和国”的理念开始在欧洲传播开来。“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3](P113)“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3](P113)是歌德将世界主义意识的文学观念第一次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里讨论,这要比马克思、恩格斯早了20年。文学的交流自从有了文学就开始了,只不过是是否跨了国界问题。“每一个民族都必须成为别的民族的向导。……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竭诚欢迎外来的思想,因为殷勤待客人只会对主人有利。”[4](P44)“我们现在谁也离不开谁,是其他民族的思想培育了我们的才智……不论我们知道不知道,不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都是世界公民……印度、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成了我们的思想源泉,而我们的思想又哺育着现代的印度、中国和日本。”[5](P161)斯达尔夫人与罗曼·罗兰对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远见影响了比较文学的发展,在这些理论中,我们更能感悟到:“世界文学意识与人类的世界视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6](P33)世界主义意识的萌芽导致了比较文学的发展,同时比较文学的发展加快了世界文学形成的步伐。

19世纪的朗费罗是美国文学史中较早具备世界文学意识的诗人,拥有博大的国际视野。朗费罗常强调美国文学要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正如各民族的血液与我们的身体渐渐交融一样,他们的思想感情最终也将混入我们的文学。我们将吸收德国人的温柔,西班牙人的激情,法国人的活泼,使之逐步和我们英国式的稳健头脑融合起来。如此一来,我们的文学便将具有普遍意义,而这正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7]朗费罗的诗学思想体现了他鲜明的国际观念与敏锐的国际感觉,朗费罗看到了民族文学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其诗歌先后接受欧洲各国的影响,因为那时的美国民族文学有足够的“异文化”参照,有足够的成果和资源以资美国民族文学与他国文学之间的比较批评和比较研究。尽管比较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世界主义胸怀与民族主义情绪的二律背反,但是在日常的诗歌创作中,朗费罗时刻不忘吸取异国文化:1864年,英国人弗开森拜访朗费罗,在《战时和战后的美国》一书中记录了他们相见时的愉快的回忆。他描述朗费罗的书房的时候写道:“书桌上摆放着各国送来的语文书籍——是的,甚至有中国语文。”[8](P412)同时代的惠特曼对朗费罗的世界文学的意识也给予了肯定:“有人粗暴地指责他缺乏纯正的本土特色和特殊的独创性,我只能说,美国和世界最好是充满敬意地感谢——这种感谢从不为过——几个世纪所奉献的这样的歌者,不要要求他的音符不同于那些其他歌手。再补充一点,我曾听朗费罗本人说过,如果这个新世界想要有有价值的独创,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英雄为人所知,它就必须先被别人的独创性充满,恭敬地考虑所有在阿伽门农之前生活的英雄。”文学比较意识的产生并不能作为比较文学学科产生的标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必定与其独立的学科定位和一系列学术活动是分不开的。1836年,朗费罗在哈佛大学获得一个现代语言学教授的席位,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教学方式开始在哈佛大学教授欧洲文学思想,传播欧洲文学理念,此时的朗费罗开始在国际视野中有了朴素的“文学比较”,它的发生是非地域性的、非普遍性的、偶尔的、不自觉的,但是仍然为美国的比较文学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深受德国的影响,文学视域更加开阔,拥有“文学开放性”与“文学普遍性”观念的朗费罗不仅热衷本国的印第安文化,更追求异国情调,甚至东方的趣味。在鲍登学院做教授的时候,朗费罗编写一本意大利语的教学大纲和语法教材,举例都是来源于作者喜欢的《神曲》,非常有趣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朗费罗还编选了一本意大利的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已经融入了朗费罗比较文学的思维和观念。1877年朗费罗出版了《凯拉莫斯》(Kéramos),诗歌写的是陶器的制作,丹麦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埃及人、中国人、日本人等制作的陶器在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隐喻:它是人类不同种族团结的象征,没有文化、阶级、语言的差别,人类都是平等的。歌德的“世界文学”是“跨文化交流”,朗费罗的诗歌表在对话和交流里,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各民族文学是在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学是孤立的存在。

具备了国际视野和比较意识的朗费罗开始文学的比较是在他的诗学理论中。朗费罗在读了锡德尼的《为诗一辨》之后,写了一篇诗歌文论发表于1832年《北美评论》上,它既是朗费罗的诗歌美学的创建和设想,也是朗费罗比较文学意识萌芽的见证。文章表明朗费罗已经具备了世界主义意识,拥有世界文学的眼光,对英国诗歌的特色评论也体现了比较文学的色彩。英国人的诗歌描写田园的美丽,高尚的道德情感,诗歌如同一条流淌的河流,我们能够欣赏森林的风景,还有头上明媚的蓝天。这些诗歌和一个国家的习惯、生活方式、特性相联系,是最有价值的。为了论证这个观点,朗费罗不辞辛苦的讲解了两首诗歌实例,然后开始比较。从这两首诗歌的联系中,朗费罗认为一个国家的气候对诗歌的特征影响重大,在描写夕阳的诗歌中,英国的诗歌优胜于南欧的国家。对田园诗歌的爱好是英国诗歌的特征,他们的气候也适合于他们创造田园的诗歌。他们国家的风景都变成了美丽的诗行,正如我们所读到云雀的歌唱,风声低鸣,莹亮的雨滴,森林的风景都变成了诗歌世界的忧郁的回声。同时,朗费罗在比较中也批判了当时美国国内模仿诗歌的创作,指出对拜伦的模仿的失败源于美国人不能够清楚的洞悉欧美的文化、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差异。朗费罗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在吸收法国的孟德斯鸠和斯塔尔夫人的观点并将这些思想与本国的情况做比较,吸收、转化为美国文学创作的指南。由于朗费罗在国内的威望,他的思想很快流布开来,为美国文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期浪漫主义文学家认为:“朗费罗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中成功地抓住了时代的脉息并使之与自己的个性溶为一体,把自己国家纯朴的殖民时期风尚与南欧阴暗的浪漫主义教堂和城堡写得一样完美。他既有学识又发扬民主,在20多年里一直是美国文学界公认的大师。”[9]这个评论说明朗费罗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有意识的开始了自觉运用文学的比较,如:在《hyperion》中朗费罗对歌德的“民族哲学”与贺拉斯的颂诗《Thaliarchus》开始做了比较研究并认为歌德深受贺拉斯的影响。事实上,朗费罗的诗歌的创作就是在世界文学意识的推动下,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如:朗费罗本人也曾声称正是由于《卡莱瓦拉》激发他的灵感“使他产生一个想法”,并最终创作《海华沙之歌》[10]。

朗费罗的时代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古老的中国燃起了太平天国革命的烈火,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朗费罗对中国的兴趣。拥有世界主义情怀的朗费罗在他的诗集中也留下了他对中国的美丽的想象。赵毅衡认为美国诗坛对中国的兴趣大都是应和西欧,是回声之更遥远的回声。事实上朗费罗早就与中国文化有所接触,这些钱钟书先生也已经部分论证。朗费罗一生写作多首有关中国题材诗歌,他的诗集《各地方之诗》(poems of places)除了重点描写了美国的阿肯色州,伊利湖、科罗拉多、麦迪逊、蒙特利、圣路易斯、落基山脉、还有一组专门写中国。有来源于《路旁旅店故事集》的《罕巴鲁》(kambalu,1864)写的是蒙古军队征服中亚;还有来自于朗费罗的《候鸟集》的《人民的声音》(Vox Populi 1870)写下了很多有关震旦(Cathay,波斯人称中国为震旦,一直为西方人所适用,庞德的神州集也是沿用这个词汇)的种种浪漫传说。《瓷器》(china Ware,1877),写的是景德镇,其中把制瓷器的工艺过程描写得很仔细。诗中很多优雅的景色颇得中国诗之神髓。朗费罗在1878年写下了《凯拉莫斯》,诗歌中的中国是这样的 :而在远方,在南京城外,瞧!那瓷塔,样式怪异,却年久古老。高高耸立,直指惊愕的天空,它那九层露台金漆画栋,它的栏杆雕满互相纠结的花叶,瓦的屋顶,飞起的屋檐,挂着瓷的钟铃,每时每分,响着曲调柔美悠扬的钟声。[11](P175)这首诗歌已经隐含着一种朦胧的世界文学观念,其魅力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证实:1892年,诗人萨尔土斯(Flallcis Saltus Saltus)出版诗集《各种风景》写了“中国风光”:“他身边站着一个丫环,杏仁眼,小个子向着黄河蔚蓝的远景微笑,一边文雅地啜着香气四溢的茶,她宠爱的鹦鹉栖息在她手上。见到港口了,像一颗晶莹的星,开封,它的亭台楼阁都闪着银光。”萨尔土斯诗中“瓷塔”实际上来自朗费罗《凯拉莫斯》,雍容华贵的浪漫东方,萨尔土斯妙笔生花、色彩斑斓、形象生动感人,读者都会有一睹古老的中国的愿望。朗费罗对中国的兴趣与斯托达德有很大的关系,斯托达德是美国首先介绍中国诗的翻译者之一,但他的翻译是一种重新创作,在当时纽约文学圈中,他却是一位大名人;作为活动家,他对中国的兴趣渐渐感染了美国文学圈子,他创作保存了一部分中国古典诗的清淡风味的诗歌,以至于朗费罗在自己的诗集重印诗人斯托达德的十首“译中国诗”。欧洲之行的朗费罗也有一个机会从欧洲了解中国,风行于19世纪欧洲的中国风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辉煌篇章,中国的形象在朗费罗的心中富有奇异的魅力。在1836年到1854年,朗费罗在哈佛大学做教授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哈佛高级知识分子团队重要人物之一,其中就有斯托达德,霍尔姆斯等,他们都是中国文学的爱好者,对朗费罗的影响非同小可。到了晚年,朗费罗组织了但丁俱乐部,参加的有豪威尔斯、洛厄尔、诺顿等,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有助于朗费罗的世界主义文学意识的萌芽、成熟,有关东方的写作进入朗费罗的视野,打破欧洲中心论,为朗费罗的“世界文学”的观念奠定了基础。

朗费罗的世界文学意识来源于他的社会阅历,生活的体验。1825年,大学毕业后的朗费罗获得了一个现代语言学的席位,原因是他翻译了贺拉斯的作品,接受这个席位的条件是他将去欧洲学习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1826年,朗费罗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旅行,花费了其父2604.24美元,在欧洲学习了三年。最为重要的是,在马德里,他遇到了心仪已久的作家欧文。欧文鼓励他积极写作,回到鲍登学院后,朗费罗翻译中世纪西班牙诗人豪尔赫·曼里克的诗歌,也翻译了但丁的《神曲》,在当时的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后7年的留学生活,朗费罗掌握了11门外国语,学习了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文化,这些为他回国后传播欧洲文化打下基础。回到美国,朗费罗开始自编教材,包括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意大利文学,同时在美国评论杂志上撰写文章介绍欧洲文化。[12](P14)1827年当法国学者维尔曼在巴黎大学开设的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作家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回国后的朗费罗是美国第一个在大学里开设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欧洲文学课程的教授,他是“第一位在美国讲解浮士德的学者。”[12](P46)在德国的学习对朗费罗的一生是一个质的变化,尤其是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给予朗费罗的创作以新的方向,同时激发了朗费罗的世界文学的意识,开始了比较文学的征程。后来他开始在课堂里讲解西班牙戏剧,意大利文学主要讲解但丁的《神曲》。一般来说,外国文学的课程是在比较文学的范畴中展开研究与教学的,朗费罗在外国文学的课程中还把不同国家的文学同他们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文学思潮联系起来,他已经进入比较文学的殿堂了。

朗费罗在欧洲的学习中深刻的意识到接近异质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文化视野的重要性。朗费罗在审视人类文化的时候超越固有的文化圈的限制,把目光拓展到欧洲和东方,成为美国文学中最早用世界眼光来欣赏异国文化的第一人。1857年,朗费罗、爱默生、斯托、霍姆斯、惠蒂尔、洛厄尔等新英格兰文学大师组建了《大西洋期刊》,杂志的任务是欧美文化交流建设,输入欧洲大陆文化,输出美国新文化。《大西洋期刊》是美国最早具备比较文学意识的期刊,朗费罗是这座桥梁的重要建设者之一。1994年,哈佛大学建立了朗费罗学院,不是为了歌颂朗费罗的诗歌而是为了纪念朗费罗在比较文学教学方面所起到的开拓性的作用。这个机构致力于历史、美学、文学重要著作方面的研究、出版,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40种语言50个系列的金典作品。他的名字和当代雄心勃勃的计划联系在一起表明人们开始了对朗费罗新的思考:作为多元文化的先驱、探索者。

美国文学初始阶段就已经具备了全球化的因子,美国文学的诞生已经具有世界文学的性质,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的民族利益获得最大的实惠。美国文学由被动的接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输出是全球化的结果。文学的传播一开始就具备了将世界文学的思想精华与美国本土的文学营养相结合,创造了属于美国文学的世纪,这个国家的文学一旦羽翼渐丰,便开始领导世界文学向前发展,从朗费罗、爱默生、惠特曼,到现代的庞德、海明威、斯坦贝克、贝克特等等都成为他国文学学习的对象。

朗费罗的作品融合了世界性,吸取了本土文化精髓,借鉴欧洲不同国家的文化间的伟大传统,将多民族的文学传统杂糅在一起。德国汉学家顾彬曾对中国当代的写作问题多次做了如下评判:中国作家缺少社会担当精神,缺少外语能力,不重视语言提炼。笔者认为尤其缺少全球化的视野。当朗费罗拥有11种外国语的技能开始拥抱世界文化的时候,中国还正在忙于镇压农民的运动中,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学习中,中国至少落后美国200年,美国建国后就具备了世界主义的文化情怀,而中国人却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尚未醒来,令人悲忧的是目前的中国的作家与批评家对于世界主义仍然表现出双重的盲目与排斥,没有将世界视野纳入自己的胸怀。

总观世界历史,从蒙田到伏尔泰、罗曼罗兰,从歌德、托尔斯泰到朗费罗,无不是由于秉持世界文化意识,超越人种优越论的观念,克服种种浅陋和偏见,将人类在文化平等观念贯彻到自己的创造和研究中,他们都有一种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国际文化意识。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意识为美国比较文学萌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强化了后来者对文学的世界性的认识,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观念的形成。

[1][法]基亚.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

[2][法]伏尔泰.论史诗.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德]歌德.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张隆澳.比较文学译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6]曾逸.走向世界文学·导言[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7]Clarence Arthur Brown,ed.,The Achievement of American Criticism[M]New York,1954,p.xxi.

[8]Longfellow,Samuel.Life of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M].Boston:Ticknor&Co.,1886.

[9]舍温·科迪.与朗费罗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J].世界文化,1985,(2).

[10]BREGL.Songof hiawatha,kalevara's cousin[EB/OL].(2007-02-25)[2008-12-10].http://www.kaiku.com/kalevalainhiawatha.htm.

[11]赵毅衡.诗神远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2]Arvin,Newton.Longfellow:His Life and Work.Boston:Little[M].Brown and Company,1963.

猜你喜欢
费罗世界主义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费罗娜新总部大厅
媒介化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媒介研究文献综述
与狼同眠的“怪人”
李斯特国家主义理念思辨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雨天
小鸡雏遇见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