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西方艺术的互识与流变——郎世宁绘画风格辨析

2013-08-15 00:47张玲丽
焦作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郎世宁画法宫廷

张玲丽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的推动,而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也可以极大地改变和推动本土艺术的发展。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到隋唐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时代,看到外国和其他民族的艺术对中国艺术的深刻影响和丰富的营养;而从中国绘画对西方绘画艺术影响的踪迹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中国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中国绘画独特的美学精神和艺术魅力,是世界各国绘画艺术得以借鉴、丰富、发展的重要动因。我们能从安格尔、毕加索、凡高、席勒、克里姆特等西方绘画大师的一些作品中,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绘画的造型语言、构图、色彩等因素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自葡萄牙人达·迦马首次航海探索以来,西方人逐步对欧洲以外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末清初,西洋绘画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在中国宫廷以及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很多传教士兼画家也接踵而来,他们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礼仪,传播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其中一部分人凭借精湛的油画技艺博得当时皇帝的欢心,进入宫廷成为了宫廷画家。他们根据宫廷的需要与爱好,用中国的笔墨颜料等作画工具,综中西不同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如人物用西法,背景则为中法,或背景让中国画家来画;面部塑造采用正面光,减轻明暗对比度,以适合中国传统欣赏习惯等等,因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全新艺术效果,使得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宫廷绘画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风格。他们虽然算不上是一流的画家,但对中西绘画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却有着积极而极其有益的贡献。意大利人郎世宁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西洋画家。他不仅影响了清代皇室的审美趣味,也直接影响了当时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变革。

1.郎世宁中西合璧艺术风格的主要体现

1.1 内容与形式

1.1.1 西方写实绘画的的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内容的有机结合

《午瑞图》是郎世宁来华初期的作品,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整幅画的内容表现的是中国传统习俗,图中画了一只青灰色的瓷瓶,瓶中插着蒲草叶、盛开的石榴花、蜀葵花,画面的左侧有一个托盘,盘内放着新鲜的李子和樱桃,瓶子的右侧放着几个粽子。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端午节的象征。但是,这幅作品的表现形式既有西方的静物画特征:青瓷瓶圆润晶莹,瓷瓶光滑的釉色和反光,都有油画的意趣。瓶中的插花,交错掩映,前面的花叶明亮,后面的花叶阴暗,表现了油画的明暗光线,花瓣、枝叶色彩有浓淡深浅之别,体现了强烈的写实能力;又有着不同于欧洲油画的特征:欧洲油画的背景布满色彩,而这幅作品的背景却是绢质的本色;欧洲油画的花瓶会有光线照射出现的阴影,而这幅作品没有光线照射出现的阴影。

这种西画法形式、中画法内容两掺是中西融合的典范,可见当时的传教士画家为了迎合宫廷审美情趣、取悦最高统治者也是煞费苦心。

1.1.2 西方写实风格的人物或动物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山水作为背景的有机结合

郎世宁向中国宫廷画家介绍了西方油画的技法,培养了一批中国最早期的油画家。他早期的作品,很多是独立完成的。而后期一些作品,根据史料查证,是与中国画家合作完成的,并且能够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松鹤图》,这幅作品据说是郎世宁与中国画家唐岱共同完成的。

唐岱,康熙时期御赐“画状元”,擅长山水,师承王原祁,作画以“泼墨淋漓气韵生动”见长,是清代宫廷画家中的元老。

作品中的仙鹤由郎世宁完成,两只仙鹤追逐嬉戏,和谐相处。郎世宁充分发挥了西方油画写实的长处,将仙鹤的体积形态、羽毛的质感表达得极其充分,真可谓栩栩如生。而背景中的山石松树则是由唐岱完成,在画法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皴法,以青绿点染,取得了特殊的效果。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诸如仙鹤、松树、巨石、灵芝,则是在中国社会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祥瑞符号。这幅作品表现的内容与手法是中西画法的有机结合,仙鹤的表现技法是西方油画的,而松树、巨石则是中国传统的画法,因此也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1.2 造型与表现

朗世宁擅画肖像画,早期的人物画有很明显的西画风格。欧洲画家喜欢表现人物脸部在特定的光线照射下分明的凹凸感,一半脸是亮的,一半脸是暗的。这种完全西方化的“阴阳脸”,中国统治者最初并不接受。而传统的中国肖像画法以线造型,脸部没有太强的明暗对比,不考虑“阴阳明晦之间”的光线变化因素下进行描绘的,注重“写真”,用墨淡淡渲染出人物面部固有结构关系的凹凸变化。

《乾隆朝服像》,画面中乾隆帝身着全套朝服,华丽富贵,端坐在龙椅上,神态肃穆。人物面部刻画上还是以欧洲写实画法为主,但郎世宁接受清代帝王的建议,借鉴传统中国画法,面部塑造采用正面光源,在刻画上减弱结构和明暗的表现,减轻明暗度的差别,刻画细致,晕染匀称,避免产生阴阳脸的效果,努力追求“形神兼备”,将年轻的乾隆皇帝刻画得气宇轩昂,睿智清雅,不怒而威,天子贵胄之肃穆而不可触犯的气质表露无遗。

他创作的纪实性作品《乾隆雪景行乐图》轴,描绘了乾隆皇帝与众多皇子在宫苑赏雪的情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按等级排列观念的影响,朗世宁变通他以往所学的远近透视、近大远小等油画技法以适应中国皇帝的审美需求。图中屋宇、树林、坡石、背景皆取中法,人物头像则仿西法,建筑运用焦点透视画法绘成,富有纵深感和真实感,构图深宏,用笔工整,色彩鲜艳华丽,人物描绘逼真。这种中西合璧的画法,既反映出西画法对人物、景致的写实功底,又营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境。

2.郎世宁中西合璧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

郎世宁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清代宫廷绘画抹上了最华丽最引人入胜的一笔,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统治者对内容与技法的过多干涉

郎世宁初到中国,他的欧洲写实画风深得帝王康熙的赏识,康熙感觉耳目一新。虽赞同其写实刻画的能力,但却不喜欢油画明暗的表现,没有线条的画法让中国人觉得模糊粗糙不干净。于是要求郎世宁等学习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严格尊循宫廷画院学习宋人郭熙的作画原则,注重画面气韵的表现。郎世宁借助在宫内的便利条件,广泛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不断向中国画的名家学习请教。

2.2 统治者对西画写实表现技法的赏识

郎世宁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国绘画,学习勾线和设色。到了雍正时期,他已经可以用国画颜料在绢上熟练作画了。他的绘画风格有了一些变化,但主要还是发挥他西画的功底,以素描的方法去表现画中物象的体积感和质感,在明暗调子的处理上有意减弱对比。郎世宁的写实画风颇得乾隆的赏识和器重。乾隆尤其喜欢他的肖像画,并命他教授中国画家学画油画,使得油画在清代宫廷内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清代帝王们对艺术的偏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此后,油画在清朝的宫廷内开始流行。

2.3 与中国画家的合作与交流

乾隆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清朝历史上继康熙之后的又一个颠峰时代。因为郎世宁也是三朝画家,有着良好的品行,酷爱风雅的乾隆天子对郎世宁倍加器重。这一时期,他个人的艺术风格更加成熟明确,并且多与中国的宫廷画家以及自己的弟子们多次合作巨幅叙事题材的作品。郎世宁主要负责人物与动物的刻画,而中国的画家则主要画背景上的山石树木。在形象塑造上,郎世宁还是发挥自己西洋造型的扎实功底,注重体积结构和质感的表现;在构图和设色上,以中国画工笔写真的技法表现;写景状物,画面更多注重神韵的表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华丽工细、新颖别致的宫廷院体画风,既不同于以往文人绘画,又区别于民间绘画,成为清代宫廷绘画的主流风尚。

郎世宁新颖、别致、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以往宫廷绘画的风格,又不同于同时代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风格,成为雍正、乾隆时期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奠定了他在宫廷乃至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郎世宁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的艺术创作也都是以中国的人和事为题材,而且几乎把欧洲当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介绍到中国,对清代宫廷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作用。郎世宁在明清之际的文化交流中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他技艺精湛而又不排斥吸收异域文化和技法,因而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这与现在某些生吞活剥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文化异地移植的成活率最终取决于能否适用于本土。

郎世宁中西合璧的画风体现了特定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清代的统治阶层对待欧洲绘画艺术所能接受的态度。同中国绘画相比,其中保留一些民族差异,同时也表现了异地结合的优生效应。他的艺术实践充分见证了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的排斥与吸收、互识与流变的过程,对艺术的发展创新具有一定示范作用。他的艺术成就令人瞩目,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永远载入艺术史册。

[1](法)伯德莱.清宫洋画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聂崇正.郎世宁画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聂崇正.清代宫廷绘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刘建平.郎世宁作品精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5]聂崇正.郎世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郎世宁画法宫廷
鳄鱼的画法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郎世宁的人生与写实画作给我们的启发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有关写实绘画与郎世宁的争论都围绕在哪些核心问题
郎世宁的际遇与转折又如何创造出独特的郎式写实风格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
夕为“皇室宫廷饮” 今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