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回清 刘 如 王晓东
(1.乐清市图书馆 浙江乐清 325600;2.浙江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07;3.瑞安市图书馆 浙江瑞安 325200)
图书馆界的馆藏建设经费总体上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上层的政策、法规。馆藏的发展规模也会受到出版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例如,“信息爆炸”一词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也恰逢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出版业得到恢复发展,出版物数量大幅增加。而此时,1980年左右,一些公共图书馆就已缺乏经费,正逐步开展以文养文的创收活动,〔1〕至1987年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又联合颁发了《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在普遍缺乏购书经费,新书出版物数量又节节攀升的背景下,尤显得图书馆像旧书陈列馆,门庭冷落。不少图书馆还走上了其他商业活动道路,进一步破坏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此外,馆藏建设上,因不同图书馆之间只存在规模大小的差别,购置的书刊大多品种重复,造成“千馆一面”,让人诟病。打开国门后,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建设经验又传入国内,如美籍华人李华伟博士积极宣传美国俄亥俄州图书馆群的联合采购、馆际互借活动,让不少人认识到馆藏同质化建设的缺陷问题。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些省市图书馆开始提倡建设地区性的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如湖北省文化厅提交了建立20个特色文献中心和全省性文献中心、地区性文献中心的建设方案。〔2〕1998年湖北省文化厅制定了《湖北省特色图书馆标准》,明确了一些具体的办馆要求,如第三十一条规定其国内专业报刊征订量应达到100%。要注重国外特色文献的收藏。1992年湖北省文化厅实施特色图书馆工程至2010年,湖北省举办了10届特色图书馆联席会议,成员馆分别有黄石市服装图书馆、仙桃残疾人图书馆、潜江曹禺纪念馆等等。
这类专业服务模式,因面向整个行政地理区域来规划,因此需要官方文化部门积极牵头,才能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政策,规范好不同馆之间的发展关系。在其他系统,如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也有类似的宏观规划,如来自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局、办)、中央直属单位和科研系统的图书馆、信息中心成立有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又如高校系统的CASHL管理中心要求资源建设中心馆要侧重发展不同学科的国外社科文献。关于如何在宏观层面布局专业文献,开展专业服务,因不具备跨系统运作的条件,因此目前还是分系统下各自规划、发展,今后有必要探讨更为宏观层面的专业文献布局与服务。若出现了大格局下的宏观合作模式,也就比较容易带动小区域范围的跨馆合作,促进层层递进、范围渐小的区域性合作。
可能是在办专业分馆、专业文献分中心的趋势影响下,不少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在馆内创办特色文献分中心。即以“馆中馆”形式收藏特色文献。有的称为特藏部、专藏室;也有的直接命名为某一专业分馆。如南京图书馆具有太平天国文献专藏室;东莞图书馆设有6个具有特色的馆中馆,如漫画图书馆、儿童图书馆、衣食住行图书馆等;杭州图书馆设有4个馆中馆,如音乐分馆、浣纱分馆、佛学分馆、盲文分馆等。这些基于馆内规划形成的专业馆藏服务模式,一般比较常见。其一是因所在区域、单位的地方特色文献,一般当地图书馆才有能力、条件搜集全面。其二是因馆藏建设中,为了避免同质化建设,国内外不同系统的图书馆都会在制定馆藏发展规划(政策)时,专门研究如何形成馆藏特色,深化服务。
发展馆内规划的专业馆藏,早期还是一种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上世纪90年代还开展过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坛,如组织关于特色馆藏服务的研讨会。之后,则逐渐推广开去,几乎每一个馆都想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馆藏。这种专业服务方向,主要是基于特色化的馆藏建设需求而设置,不一定跟读者需求有关。例如,上海图书馆为了形成有特色的家谱馆藏中心,有意面向全国搜集各类家谱。广东的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了全面搜集广东省内的地方文献,要求当地出版行业呈缴各类已出版文献。馆内规划的专业特色馆藏,也不一定是为了深化专业服务,有可能是为了形成特色的、有特质的特殊馆藏为主要目的,即以收藏为首要目标,但这种收藏策略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随意确定发展方向、发展范围。
馆内规划专业特色馆藏的弊端是,特色专业馆藏不断增多,该如何平衡特藏与普通馆藏的发展关系?尤其是经费、馆舍都有局限的条件下。但从馆藏资源不断走向数字化的发展前景看,有的图书馆已将普通馆藏的载体转变为以数字化为主,特色馆藏保持纸质载体为主,也即特藏专业文献占有的馆舍面积逐步增多。依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发布的2010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看,其中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会选择采访地方文献和特色资源,〔3〕因此,今后读者使用的公共图书馆,或许也会逐渐增多特色馆藏。总之,个体图书馆要发展普遍均等服务,又要提供有差别的专业服务,需考虑如何在馆藏经费、馆藏空间、馆藏载体方面平衡大众化馆藏与专业特色馆藏的发展关系。
除了“馆中馆”开展专业特色馆藏建设发展有区别的专业服务外,有的馆也根据外围条件,积极发展“馆外馆”形式的专业特色分馆,以延伸服务,又能使专业分馆拥有独立的馆舍。虽然,很多公共图书馆都有举办分馆,有的国家如日本,还以法律规定来实行分馆制。〔4〕但这些总分馆多为馆际联盟形式或中心图书馆集中管理分馆模式,分馆大多没有专业特色发展方向。因此,举办专业分馆的案例并不多见。有代表性的则有以下几种情况:(1)兼并社会上的专业图书馆。例如2006年杭州图书馆将民办性质的杭州张铭音乐图书馆挂牌为“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2)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举办特色分馆。例如1999年温州图书馆与温州鞋革协会合作举办中国鞋都图书馆,2004年又与温州服装商会合作举办温州服装图书馆。〔5〕与企业合作举办专业分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合作方面的意见分歧,如温州服装图书馆不得不停止合作。与其他非营利机构合作时,难度较小,双方长久合作的意愿比较稳定,如与监狱管理部门合作共建图书分馆,在我国有近20多年的时间。〔6〕(3)总分馆模式下将个别分支点建为专业分馆。例如东莞图书馆具有上百个基层服务站,其中就有个别站点以专业特色分馆形式举办,如2012年3月挂牌成立了道滘法庭图书分馆。〔7〕将分支点转型为特色专业分馆一般要根据特定需求来全面考虑服务效果,例如2010年温州图书馆将原来的黎明分馆挂牌成立为老年分馆,是根据当地社会群体的年龄结构趋向老年化,因此才别出心裁的建设老年分馆。因服务特色明显,引起社会媒体的广泛赞誉。
这些“馆外馆”举办方式,有的因规模较大,需要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如温州服装图书馆成立前要与温州服装商会确定清楚合作的具体项目,购书经费、日常运营经费、读者管理形式都要详细规划。有的则举办比较随意,如道滘法庭图书分馆实际才30平米左右的馆舍面积,而早在1998年制定的《湖北省特色图书馆标准》就要求阅览面积必须在150平方米以上。举办馆外的专业分馆,目前还不常见,因此一旦有某个公共图书馆将其分馆转型为特色专业分馆时,容易引起社会媒体的关注。但是要如何长久发展专业分馆,目前还多为自由、自发的探索,没有专门的行业准则要求。国外也有公共图书馆举办专业分馆,如1992年剑桥公共图书馆设立工商信息服务分馆,1996年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开设科学与工商业图书分馆。
以成立职能部门开展专业服务的方式比较常见。可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具备了丰富的专业馆藏,在此基础上开展基本的借阅服务或较深层次的专业服务。一种是只具有基本的馆藏,但要求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图书馆馆员在数据收集方面的特长,专门网罗有专业特色的文献,开展专业服务。由于各专业出版刊物不断增多,就是专门组建专业分馆也很难面向全国或全世界充分搜集齐全专业刊物,另外,不同专业之间的跨学科发展,致使专业馆藏的搜集更是难以切割专业界限。开展专业服务,不能完全依赖于现有的馆藏,还需积极借助馆际资源及馆员的智慧提供二次、三次专业文献信息服务,这样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专业需求。
以企业服务为例,我国几乎省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都可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翻译服务和代查代检、科技查新或专题信息服务。有的还提供企业竞争情报服务,如天津、辽宁、上海、广东、重庆、陕西等省级图书馆。〔8〕在国外,从19世纪末开始很多公共图书馆就设置有专门的工商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企业信息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回归零门槛入馆的时代背景下,那些有针对性的较深层次的专业服务,是否需要收费或如何收费还需要专门讨论。从国外的情况看,面向企业开展研究型服务时,一般要收取费用。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也会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而提出相应的收费要求。典型案例如,有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将深入开展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当作创收的来源,如吉林省图书馆根据人参产业是当地农业产业的支柱产业现状,专门为当地企业提供国内外人参制成品的生产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种类及特点、竞争优势的情报搜集,以及国内外人参加工产品的市场环境监测服务、人参加工新产品研究开发进展情报服务。〔9〕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虽然我国省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大多胜任基本的企业信息服务,只是市场上还存在诸多提供剪报服务、信息分析服务的社会营利企业,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压力。倘若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低下,则很难为企业提供应有价值的信息,也就容易让职能部门成为摆设。从发展前景看,自2005年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以“国家图书馆——中国企业最大的信息源”为主体的第一届企业信息服务年会之后,公共图书馆能为企业开展特色服务的社会印象预计会得到普及。
基于职能部门开展专业服务时,读者需求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挑战性,不能局限于本馆现有馆藏来提供服务,但要频频借助外单位的馆藏,也显得不够实际,因此还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优先解决专业馆藏的高效获取问题。基于职能部门主动开展专业服务,可变被动、保守的服务为主动、积极的服务,可促进图书馆跨系统的合作,例如为了获取更多的专业馆藏,需要跟高校系统的职业院校图书馆、科研系统的专业图书馆加强资源的合作共建,可促进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意识,发展知识管理的管理理念,注重以有限的馆藏资源来最大限度的实现馆藏知识信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文列举的四种专业服务模式,基本都需要强调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馆藏,一定数量的专业服务对象。只是服务深度会因馆藏规模大小而变化,例如,拥有丰富的专业馆藏为基础,要开展专业服务则显得难度较小,一般基本的借阅服务就足矣。只是很少专业收藏单位会定位面向全国搜集某一类专业文献,例如,像2005年广东省佛山市落成国内第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金属专业图书馆,禅城区图书馆负责管理,建馆目标是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国家级金属信息中心,只是持有如此办馆目标的专业图书馆并不多见。因此,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服务还需重点加强专业文献的馆际互借获取能力。此外,公共图书馆开展专业服务,面对的压力来自行业内及行业外,例如不同系统下的图书馆都积极开展特色馆藏(库)建设,不少咨询公司也在开展专业特色服务,如何避免专业馆藏的重复建设,如何发挥互助建设,如何避免恶性竞争今后还需进一步思考。
1.金伟珍.不能把公共图书馆改成租书摊.湘图通讯,1980(3):38
2.汤旭岩等.应运而生的特色图书馆.图书馆学研究,1998(6):1-4
3.谷秀洁.2010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图书与情报,2010(4):66-68
4.张映娣.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撷英.情报资料工作,2004(S1):119-120
5.郑笑笑,仇杨坪.面向地方经济建立服装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又一举措.图书馆建设,2004(6):48-50
6.王东艳.我国监狱图书馆25年建设和研究现状.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69-75
7.首个法庭图书分馆正式开通.〔2012-03-14〕.http://www.daojiao.gov.cn/Item.aspx?id=12433
8.熊冬萍.省级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在线调查与思考.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12
9.勾学海,徐兆英,李丰华.吉林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情报科学,2005(5):73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