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 王令强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将其提供给广大读者利用的科学、文化与教育机构,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大体可划分为四大类,即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或称专业图书馆)和单位图书馆。图书馆学则是研究图书馆的产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研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图书馆史是图书馆学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史是研究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史实和规律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从这些史实和规律中,发现现代图书馆发展中的渊源关系,并使历史经验能在现代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借鉴作用。中国图书馆史所研究的内容则是中国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史实和规律,并从中汲取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图书馆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界对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层出不穷,但对于晚清时期军事院校图书馆史的研究则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涉及。为此,笔者不揣鄙陋,拟从晚清时期军事院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作用与影响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晚清时期,清政府首先设立的军事院校是海军学堂,在这些海军学堂中,没有资料显示其内部兴建过图书馆,这可能与创办人对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有关,而设立图书馆的则是培养各类陆军人才的军事学堂。据不完全统计,晚清时期先后建有110多所陆军学堂,其中设有图书馆的就有32所。
1.北洋武备学堂图书馆。
北洋武备学堂是第一所设立图书馆的陆军学堂。
为加强管理,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经李鸿章批准,该学堂制定了《北洋武备学堂学规》(共46条,后又增补续订章程5条)。其中第四十五条规定:“堂中所储经史及史外各种图书,关涉武备者,均有委员专管,非委员眼同查取,不准擅动。如有借阅者,先具借领注明借阅几日缴还不误字样,送交管书委员手收,然后领书,仍不得转借他人。”第四十六条又规定:“借阅图书,如缴还时查有破损污秽,量其损污轻重,或令修理,或令照样赔补。如该委员当时并未查点,不知何人损污,即由该委员修理赔补。”同时还规定:“以上各条禀奉中堂(即李鸿章)核定。如果稍有通融,即为废弛之渐,务须持之以坚,守之以恒。即使实有未便之处,亦应禀明中堂续行修改,俟批准后,方可照续修规条办理。”
虽然没有资料显示该馆都收藏了些什么样的书籍,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论证。
两次鸦片战争后,国人深感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兴起了洋务运动,并创建了一批生产各种新式武器的兵工厂(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湖北兵工厂等)。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各厂组织了不少专业人士(如李凤苞、萧诵芬等)翻译西方的书籍,主要翻译了练兵、海防、制造机器、制造武器、使用武器等方面的军事书籍和数学、物理、化学、采矿、冶炼等方面的科技书籍。据不完全统计,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有各种译书70余种,而与该学堂所开课程有关的图书就有近30种,如《哈乞开斯枪图说》《毛瑟枪图解》《洋枪浅说》《陆操新义》《攻守制宜》《行军测绘》《代数术》《三角数理》《格物入门》《化学初阶》,等等。笔者认为,这些书应该都是该馆的藏书,如再加上中国古代兵书(如《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司马法》等)以及一些经史方面的图书,该馆应有藏书数百种。
2.山西武备学堂图书馆。
为加强管理,该学堂参照北洋武备学堂的学规订立章程40条。在第十条中规定:“堂中分立图书仪器军械等簿,派员专管,如诸生借书阅看者另立借书簿据,填明姓名及书籍部数本数,限定时交还,不得携出转借。如有污损缺失,查出由该生赔偿。如经管委员漫不经心,并未查出,即着该委员赔偿。”该学堂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应与北洋武备学堂无大异。
3.陆军小学堂图书馆。
清廷颁布的《陆军小学堂章程》共有234条。在“学堂总则”的第二十六条中明确规定:“学堂内应有礼堂一所,为庆祝行礼之用。其余应设讲堂、室内外操场、饭厅、会客室、藏书楼……皆须完备,另绘图式通行各直省照式建造,以昭一律。”在“学堂规条”的第二十五条中规定:“堂内设藏书楼一座,楼下为阅报所,许各生于歇息时,阅书阅报。”在“学生规则”之“书籍”部分规定:“一、学生借阅书籍,须将所借书名本数及本生姓名借书月日,开单呈请值日学长代领,每月终前一日交还,下月朔日再借。二、所借书籍不得转借,亦不得擅自批注。三、所借书籍如原有损缺,须检记篇数,速行申告。”
根据《陆军学堂办法》的要求和《陆军小学堂章程》的规定,自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清政府共成立了28所陆军小学堂,计有京师、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江西、四川、湖北、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奉天、吉林、黑龙江、绥远城、张家口、西藏等省陆军小学堂以及荆州、福州、察哈尔驻防八旗军陆军小学堂,再加上在此之前创办的直隶省陆军小学堂,晚清时期共成立了29所陆军小学堂。这些陆军小学堂都按照《陆军小学堂章程》的规定建有图书馆,收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
4.陆军军官学堂图书馆。
袁世凯拟定的《陆军军官学堂试办章程》共有29条,在“章制职守”部分的第四条中规定:“提调有总司堂内庶务之责,凡置备服物,检查库储,整理房舍,火食,核明出入款项并图书、模范两馆事宜,及指挥夫役一切杂务,均承命督办监督,次第经理。”
由于陆军军官学堂开设的课程多达60多门,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机构——图书馆,相应地会收藏有关的图书,因此,该图书馆的藏书量应相当可观,远远多于北洋武备学堂、山西武备学堂和各所陆军小学堂图书馆的藏书。另外,陆军军官学堂将藏书楼更名为图书馆,表明“图书馆”这个术语在当时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
通过对32所军事院校图书馆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图书馆都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均制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
1.晚清时期军事院校图书馆的作用。
晚清时期成立的军事院校曾经培养了近万名新式军事人才,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军事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辅导教学、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为培养新式军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晚清时期,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深,清政府被迫改弦易辙,抛弃旧有的一套,建立新式陆军。为培养新式军事人才,清廷先后成立了110多所军事院校,其中最有名的是北洋武备学堂和陆军军官学堂。
北洋武备学堂虽然仅仅存世了15年,但它却培养出了1500名已经初步掌握了近代军事学知识的新式陆军人才,其中有130多人先后加入到袁世凯“新建陆军”的行列。到清末时,这部分人均成为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冯国璋,不仅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而且被誉为“北洋军学教头”,参与、主持创办了多所军事院校。在他负责建立军事院校期间,编著、审阅、修改、鉴定了10多部军事教材。这些科研成绩的取得,是与其兴建的军事院校图书馆为科研所提供的坚实保障分不开。
陆军军官学堂(即保定军校的前身)不仅在生源的知识水平方面比北洋武备学堂要高,而且在总结前人办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所设课程更加完备、更加实用,同时也更加重视图书馆在辅助教学方面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管理人员也由过去的低级人员(委员、学长)提升至校级高层人员——提调(相当于主管行政后勤的副校长)。
另外,晚清时期军事院校图书馆还收藏、保留了一批珍贵的军事书籍。我国早在东周时期就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如孙武、吴起、孙膑等),并留下了大量的军事著作。据不完全统计,到清末时,我国共有4221部军事著作问世,其中包括晚清时期翻译的320多部东西方各国的军事著作。出于教学的需要,各所军事院校都收藏、保留了一批军事著作,为后世的军事学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2.晚清时期军事院校图书馆对后世的影响。
由于晚清时期的军事院校均是仿照德国、日本等世界军事强国的军事院校模式而创建的,其教学内容和辅助手段也是吸收、借鉴了它们的做法,因此对后世兴办的军事院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国以后保留下来的保定军校和新建的黄埔学校,从中都可以看到这些烙印,作为辅助教学重要机构的图书馆,也被完整地继承下来。
创办于晚清时期的军事院校图书馆,对当时和后世都曾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值得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