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信
(通化师范学院 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2)
长白山漫江木屋村落,是满族文化的古老遗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至2012年3月“国际木文化学会学术研讨会暨长白山之旅”在抚松县召开,其重要考察内容是漫江木屋,这使经历了漫长蹉跎岁月的长白山漫江木屋----这最后的木屋村落重放异彩。
长白山漫江木屋肇始于何时,至今尚无从查考。目前,对漫江、孤顶子及其木屋的相关介绍有史料可查的最早文献源于清末刘建封踏查长白山的记述以及《抚松县志》。
1.刘建封对漫江的相关记述
清光绪34年,即1908年,长白府帮办、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率队踏查长白山,委勘奉吉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松花、鸭绿、图们三江之源,调查中韩国界。这是人类第一次全面科学地踏查长白山,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刘建封写下了《长白山江冈志略》、《白山纪咏》等不朽篇章,是记述长白山文化的重要文献。
刘建封一行踏查途经漫江,记述到:“漫江营,在漫江下游,西北距东岗八十余里,有韩民三十余户”,已是一个村落。对河流漫江,记述道:“漫江,一名缦江,源出龙岗之长茂草顶,合数小水西北流百六十余里,至孤顶子山后,会于锦江”。对漫江的秀美与富饶,也有详细的描述:“时值天晴,江水有声、云山入画,樵夫牧童,往来不绝。耕者荷笠于田间,女子浣衣于江上。村内鸡鸣犬吠,相杂于书声、机声中。周围数百里外,毫无人烟。忽于深山大泽,独开生面,别有天地,俨然龙岗后一小桃源也”。他更在《白山纪咏》中写下赞美的诗句:“走过大荒三百里,居然此处有桃源”;“江干多少天然趣,呵者渔翁啸者樵”;“偶遇牧童骑牛过,汉书斜挂角头前”;又有一绝句:“门对大江西,山高月影低。苍茫云树里,逖听鹿呼麂。”
这些记述、这些诗句是刘建封对一百年前长白山漫江的千古绝唱,是漫江有史以来已知最早的文字记述。刘建封在《白山纪咏》中,用诸多诗句对当时的建房材料和村屯分布作了形象的描述:
“最好两间树皮屋,半年浮住半年闲”;
东道新开日,苍茫近太初。
两三间板屋,最好此山居;
转过山头闻犬吠,两三间屋野人家。
诗句中的“树皮屋”就是长白山木屋,是全用山里的树木叠加而成的木头房子,山里人称之“木嗑楞”,原木叠垛在一起为墙,如同人的上、下牙咬合在一起。这种木屋是木墙、木瓦、木烟囱。
长白山里的木屋,是满族的文化遗存,保存着金代女真的建筑风格:“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北盟会编》)这一地域文化为来这里垦荒、渔猎的“汉民”、“韩民”所承袭、所沿用。
2.《抚松县志》对漫江木屋的记述
《抚松县志》对漫江木屋记述较为详尽。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由县长张元俊修、车焕文编篡的《抚松县志》铅印本中,对抚松县漫江镇有详细地记述:“漫江镇,原名漫江营”,“距城一百五十里,土地肥沃,出产丰富”,“县属漫江及白山泊子一带尚有猎户散居其间四十余户,而漫江、紧江及头二道江、松花江并松香河之两岸住户亦多,以渔为生,而猎户以树皮木材苫盖房屋,高不过七、八尺,可居一、二人,俗名抡子,亦名蹚子、窝棚,有百年以上之户,俗称其人曰老东狗子,食物以鱼、兽肉为大宗,间食小米子,均由百里外背负而来,生计极称简单。”《抚松县志》较之《长白山江冈志略》过去了22年,二者对漫江一带的环境、居民户数、民居等记述相附,变迁不大。县志中所说的“以树皮木材苫盖”、“抡子”、“蹚子”、“窝棚”,均为不同样式、不同用途的木屋,房上铺有“木瓦”或“树皮瓦”,长白山区的满族木屋文化仍得以普遍延用。
笔者自1982年起,开始作长白山区民间美术田野考察,多年来,走遍了长白山区。我将考察与研究相结合,与收集相关艺术遗存、美术创作相结合。
1984年5月,我到东兴乡四道沟村作田野考察。这里有百余户人家,以伐木、采参为业。这里是木头的世界,家家都是木嗑楞的房子,木墙、木瓦、木烟囱;室内是木桶、木盆、木勺子;庭院是木仓、木圈、木障子;运载器物是木轮、木车、木爬犁……延袭了满族木文化传统。住房多为三间,建房木料直径在30cm以上,约用原木50立方米。当年这里为原始森林所覆盖,原木成为了最廉价易得的建筑材料。但此时,因大量采伐,原始林所剩无几,伐木造屋受到了严格限制,存世者均为50年代的“作品”。笔者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木屋,感到独到、震撼,认为是山水画创作的好题材,逐户采访,作记录、画速写、拍照,但对木屋的历史渊源、典籍记述,知之甚少。这是对长白山木屋的首次考察,对其造型、材料、特色有了感性认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85年4月,笔者再进长白山考察。这次进山最大的收获是得遇安图县文化局的李天录先生,他带着一本清人刘建封著《长白山江冈志略》的复印本,里面多处记述长白山的木屋,这是我第一次得知刘建封这个名字和他的著述。因时间紧迫,我只得以抄录了20余页。此后,我四处寻觅,直至1988年,购得李澎田主编的《长白丛书》初集,里面刊有《长白山江冈志略》,这成为了我开启长白山文化之门的金钥匙。
我对长白山木屋的关注,源于对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的发现。该史料多次记载有长白山木屋的相关信息,使我对长白山木屋,尤其是漫江木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岁月流逝,刘建封记述的漫江木屋至今还存在吗?
1988年5月,几经安排,几经准备,赶赴抚松县漫江镇考察木屋状况终于成行。漫江是抚松县的一个镇,有百年的历史,有“先有漫江后有抚松”的说法。漫江镇被林海所包围,遇晴天可遥望长白山群峰耸立,四季皆白,在阳光中闪现银色光芒。
80年代,镇里有几所楼房,沿街有少数店铺为砖瓦房,除此都是木嗑楞式建筑,仓房亦然,区别是住房墙壁抹涂黄泥,挡风御寒;而仓房不抹泥,其仓内通风干燥,利于储存粮食。沿着街道,成排的木屋,高过檐头的木烟囱也列成一行,清晨,袅袅炊烟在淡淡云雾中升腾。木烟囱上有的长满了木耳、木灵芝,如同雕梁画栋一般。房上的木瓦由于年久氧化,淡黄色松木已呈灰色,如同青瓦般素雅;背阴处的木瓦因潮湿,长满了绿苔,如同琉璃般鲜亮。镇里有不少朝鲜族人家,他们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从鸭绿江南岸迁徙来的,也造木嗑楞木屋居住,但屋顶不是两面坡,而是四面坡,即四坡水,建筑学上称之歇山式屋顶。
漫江镇下属有个锦江村,旧称孤顶子,地处离镇子约5公里的密林中。这是个夹在沟底的小山村,清一色的木屋,顺沟的两侧分布,有三四十户,找不到一块砖、一片瓦,当时连塑料布也见不到,正是从古代遗存至今的保存完好木屋群,这正是刘建封来过的地方、所记述的木屋。漫江木屋的重新现世,使我们对长白山木屋文化的考察、研究、保护、开发有了信心,有了决心。
1984年以来,我们对长白山区的木屋作了诸多考察,除了抚松、靖宇、长白几县外,还去过延吉、新宾、桓仁、吉林等地作比较调查,积累了较完整的图像资料和文字资料。但是最令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还是漫江孤顶子,它的木屋建筑是最集中、最完整地保存着。
2004年9月,经过长期而周到的准备,我们再次考察了堪称长白山下“木屋”第一村的孤顶子。令我们惊异的是,这几十座木屋依然如昨,还有重新翻盖者。我们作了“地毯式”考察,逐户调查,从房外到室内,从仓房到柴垛、障子,一一拍照、测量,并与居民访谈、记录……这些木屋,是长白山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宝贵的长白山木文化遗存,时至今日,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旅游文化资源。它的存世足可以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的保存一样令人振奋。但与时代相比,孤顶子落后了,这里远离学校,没有医生,没有有线电视……这将给这里木屋的保护延续带来危机。
多次的漫江孤顶子田野考察,使我们认识到,木屋是不可再生的民间文化遗存,十分宝贵,对长白山木屋的保护与开发刻不容缓。如再迟误,这些满族先人遗存的传统木文化,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送,我们不能再犯无可挽回的错误。于是我们在这次考察归来后,立即动手撰写考察报告——《长白山下木屋第一村》,附图片十余幅。报告中陈述了长白山木屋的历史延革、木屋的构造与特色、漫江镇孤顶子木屋的生存现状、木屋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考察报告完成后,上呈给吉林省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和领导。省政府领导对此报告高度重视,杨庆才副省长亲自作出批示,认为“这是个重要发现”,并责成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安排考察并相应做好保护工作。
漫江木屋的发现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2004年11月4日刊发了本报记者江山的文章《长白山下木屋第一村》,以同一标题对调查报告的内容,特别是对木屋的开发价值作了评介。在此前后《人民日报》吉林网站,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站都对调查报告作了报导、评介,附多幅彩色木屋图片。
省领导的批示与新闻媒体的宣传,使长白山木屋文化,引起了省、市、县、乡多级政府部门及林业厅、森工集团、旅游局的重视,并派专家实地调查研究,同时制定可行方案,实施开发与保护。
2004年11月27日,“吉林省第三届长白山文化研讨会”隆重召开,会上《长白山下木屋第一村》的报告成为重中之重,详实的资料、珍贵的照片和幻灯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肩负着漫江木屋保护、开发、研究的使命,2005年11月,首部以研究介绍木屋以及介绍生活在木屋中的人群,展示这些山民的生产、生活、崇尚、习俗的专著《最后的木屋村落》出版。这本书刊发大量有关木屋及木屋人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信仰等图片,是20多年来田野考察中拍摄的 。该书图文并茂,以其浓烈的长白山文化情怀和强烈的对长白山漫江木屋的保护、开发、传承意识,于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2009年,长白山“满族木屋建造技艺”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漫江木屋引起国际木文化学会关注,副会长赵广杰一行四人于4月专程来长白山考察漫江木屋。10月,王纯信、王纪应邀参加在西安杨凌举办的国际木文化学会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发言,以PPT文图结合介绍长白山漫江木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反响。
2011年,抚松县漫江镇政府,将孤顶子木屋村的保护开发列入重要日程。
2012年3月,“国际木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长白山之旅”在抚松举行,漫江木屋文化迅速传遍国内外。
2012年3月,漫江孤顶子木屋村,参加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项目。
保护木屋、开发木屋文化,为后人留下祖宗传承至今的原生态家业,让长白山人创造的木屋文化得到传承、发展。
:
[1]清·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2]清·刘建封.白山纪咏[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3]民国·张元俊.抚松县志[Z].1930.
[4]张福有,等.百年苦旅[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