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慧芬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体现教育对象的特点,“大学生化”本来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却存在着一些“非大学生化”的现象,如忽视大学生学习需要、照本宣科的“教材本位化”现象;削弱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越俎代庖的“教育者中心化”现象;空谈“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过度强调客观指标的“教育技术化”现象等。因此,有必要通过理念的厘清和实践的努力,让“大学生化”这一基本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无论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静态设计还是动态运行,都需要一个起点。对起点的不同选择,往往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必然会影响教育组成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教材、教育者、受教育者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要的组成元素,都可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起点。如果以教材为起点,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将会是编写教材、研究教材、宣讲教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学懂教材、背会教材、运用教材,教育评价的主要标准就成了学生对教材接受了多少。如果以教育者为起点,教材主要用于将教育者的教育期望作理论化、系统化、文字化的处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自己塑模成教育者期望的样子,教育评价的主要标准就是教育者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了多少。如果以受教育者起点,教材内容就会从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进行拣选和组合,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既不会是讲教材,也不会是谈期望,而是关切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合理运用教材,期望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关心的思想问题、发展实践活动能力,教育评价的主要标准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了多少。
三种起点,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以其自身的实际需求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起点显然受益更多。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三种起点的选择,不仅仅是“教材为本”、“教育者为本”、“学生为本”三种教育理念的选择,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难易度的选择。以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为起点,需要以大量的、细致的调查、分析活动为基础,还需要教育者有较强的教材使用、理论运用、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难度明显大于前两种起点的选择。因此,以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为起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需要认识上到位,而且需要行动上努力,需要教育者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付出更多艰辛的劳动。
以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为起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当其冲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的现状和特点有足够的了解。社会、学校、家庭,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精神、道德、政治、法制等教育前,应当先了解: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对这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行为要求,他们了解多少、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行为表现、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以何种形式进行学习等等。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作为拥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人才和队伍的专门机构,更应当发挥专业优势,发挥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通过制定实施师生沟通制度建立起与学生的密切联系,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学生的思想、行为信息,通过开展专门的研究活动分析、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和特点,以对大学生实际状况的准确、充分的了解,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起点的准确定位。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是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强、各方面素质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急需思想、道德、法制等知识的学习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的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既要包含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又要符合大学生在特殊发展阶段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对教育内容进行“大学生化”的处理和使用。
首先,体现大学生成长阶段的需求特点,区别同一内容在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要求,避免简单重复,引发倦怠、厌恶、排斥等不良的学习情绪。以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不能再重复中小学阶段以感性认识、情感激发和行动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应当着力引导学生对“国家”、“爱国主义”等概念的内涵进行理性认知,对不同的爱国观点、行为及评价标准进行辨析,以适应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其次,体现不同类型大学生的需求特点,确定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重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虽然统称大学生,但在受教育的层次、培养目标、学制专业等方面都有区别,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需求各有特点,因此教育内容和重点也应随之调整。以高职高专学生为例,他们在受教育层次上居于大学生群体的最低一层,培养学制一般短于同年入学的本科生,专业学习内容以实践性、技术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有较长的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对高职高专学生就应当重点加强应对居于大学生群体底层所带来的挫折感的自信心教育、实践实训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指导,相对于本科生提前开展融入社会生活所需的公民素质教育、就业所需的职业观教育等,满足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需求。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理论上虽然已经得到公认,但其应当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却经常得不到体现,甚至呈现出相反的面貌,在与教育者的互动中处于服从的、附属的、被动的位置,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有关,与强调标准答案的僵化的应试教育背景有关,与权威型教师和服从型学生的师生互动模式有关,也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因而需要加以改进,实现教育方法的“大学生化”。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更多采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用时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单位时间内灌输的知识量大、教授的理论系统性、完整性强,其缺点是互动性弱、学生参与度低,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在理论教育中应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增加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的使用频率和比重。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中要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赋予大学生更多的权力和责任。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应当尽可能让他们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在计划制订、人员组织、对外联络、后勤保障、活动实施、问题解决、总结反馈等各个环节,给予他们策划权、组织权以及一定的资金、物质、人力资源使用权,让他们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使他们真正得到锻炼。社会、学校、家庭应仅仅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起辅助作用,不能大包大揽、代办代做。
第三,互动交流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平等性,创新交流平台和渠道。传统的以教师和学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身份,人与人面对面开展的直接交流,受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等伦理观念的影响,很难实现真正的双方平等。而大学生喜闻乐用的网络交流载体,如 BBS、E-mail、QQ(群)、BLOG(博客)等,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教育者和大学生可以组成网络学习共同体,交流、沟通、分享思想和各种学习资源[2]。这种“人-机-人”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能够减少身份、地位差异带来的压迫感,使交流双方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不仅保障了大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也拉近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教育影响力的发挥。
标是使大学生具有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不是学校、社会、家庭等教育者教给了多少,而是大学生学到了多少;不是教育者教的效果怎样,而是大学生学的质量如何[3]。
目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无论是理论教学环节还是实践环节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教育者主导的评价,评价的思路都是:大学生有没有学到教育者希望其学到的东西。
如果由大学生来主导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的评价,也许思路会是:在理论学习或实践活动中,我期望的收获实现了多少;思想认识上得到了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惑;行动能力上得到了哪些提高,还有哪些不足;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还悬而未决……这些内容也许很难用量化的方式、统一的标准、准确的分数来给予评价,但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最直接、最具体的反映,教育者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利于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信息,如哪些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还未在教育中得到重视、哪些理论知识还未被学生理解接受、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还需要加强哪些能力的培养等等。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中,大学生不应当仅仅是被评价者,而应当同时发挥评价者的作用,在进行常规的教育评价之外,还应当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调研、访谈交流等途径倾听大学生们的心声,毕竟,作为教育对象,教育的质量如何,他们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些感受不应当被忽视,而应当被重视、被认真地倾听。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况姗芸.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5,(4):33-35.
[3]蔡桂如.有意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