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山西 榆次 0306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重要使命,通过教育要使广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承国家意志和优良传统;同时要使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一个健全的大学生和职业人。高职院校属于高校领域,更加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2],高职学生既要担当学生、工人、创业者等多个不同的社会角色,又要面对课堂、车间、企业等多种不同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使高职学生顺利走出多角色的困境,妥善处理环境变换带来的各种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坚持基本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也应该提倡“教无定法”,即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开展“精细化”教育,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家庭实施分类教育、细节教育、感化教育,注重从生活和学习中的细节中找到突破口,努力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这样的精细化教育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使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更加具有持续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紧跟新时代、确定新目标,通过“精细化”教育,力求培养一大批“德技”兼备的高端技能型综合人才。
“精细化”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在企业管理中通常被称为“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工作在制度约束的前提下,更加强调精致化、人性化、细节化,注重工作的执行力。“精细化”既体现管理至上又尊重人性需要,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在工作内容上使得分工更加具体、责任更加明确、关系更加和谐、问题解决更具艺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强调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强调德育同不同专业与学科的相互配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3]。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和套路,它的宗旨就是倡导用细致入微、和谐温馨、尽职尽责的工作状态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启迪教育者以创新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持续改进,要求思政教育者运用人性化教育手段,在工作层次、工作方法和能力素质上不断提高。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必须体现“四化”特征:
1.“人性化”特征,就是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4]”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充分认可受教育者的自省能力,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科学性”特征,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指导,以此为依据确立教育目标、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要对不同系部、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专业特点、熟悉学生情况、把握职业核心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学。,把握本专业学生的整体性特征和差异化需求;
3.“实效性”特征,思政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创新最关键的还是要体现在实际效果上,如果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没有提高,那么再多的创新都是无用功。因此精细化管理方法是否有效,必须放到实际教学中去检验,应该由学生说了算。
4.“可持续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总结继承思政教育工作者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和宝贵心得,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把握新形势、最求新高度,这就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并把创新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将符合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与方法实现代际传承。
近年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诸多领域全面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细化”:
1.在进行“人性化”教学方面,学院坚持针对不同系部、不同专业进行分类指导,依据90后学生的个性特征组织教学内容,“量身定制”了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方案,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指导思想和“因人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院制定了“三证”学生实施方案,为每位入学新生建立个人品德档案,这一档案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表现进行统计整理,由同学们负责制定详细的条款及评分规则,学生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学生公寓建立了家长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将公寓管理员称为德育老师,赋予他们更多的教育使命;
2.在“科学性”方面,学院提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科学理念,致力于构建科学高效的育人体系,实现学院各系部、各部门的全程参与。同时,充分调动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照顾;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训,使教育活动更加遵循教育规律,开展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育人实效。
3.在“实效性”方面,坚持将思政育人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通过“精细化”的思政教育工作感化人、激励人、改造人;同时挖掘学院传统活动的育人效果,在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军训教育活动、毕业典礼、学生表彰大会、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中体现学生身影、加入教育思考,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
4.在“可持续性”方面,加大对思政教育的培养培训力度,使思政教育后继有人、蓬勃兴旺。通过为思政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思政教师的不断发展,思政教师实施双向发展通道,既可以进行职称评聘,也可以进行从事管理岗位,同时可以思政教育名师评选,鼓励他们办讲座、做报告,充分开发他们的育人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将思政教育实践进行总结提炼,以实现经验传承的目标,如发表相关论文、承担课题研究、出版文集、专著等,实现经验推广和相互交流。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学院成立了由程太生院长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校本教材编委会,根据高职大学生的年龄结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心理趋向等特征,开发出了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切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义》,学院规定院级领导每学期要为学生做1~2场主题报告,校本教材的实施不但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水平,而且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的有效实践充分证明,思政教育工作的“精细化”,是从细节入手,从情感突破,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从感情上接受老师,从行为上效仿榜样,在思想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可喜变化。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很好。“精细化”是思政教育的方法论,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通过对学生进行的匿名问卷调查,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互动教育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广大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队伍建设层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敬业精神充分激发,工作系统的组织动员和资源调动能力不断增强,相关系统的协调配合更加默契;在社会影响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思想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果得到了交流院校的认可,并受到广泛关注,促进了兄弟院校间的沟通交流和经验分享。
[1]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55.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4]郭风志,胡海波.从政治型到文化型:中国当代德育形态的嬗变路向[J].东北师大学报,2008(4).
[5]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