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寅 刘志虹 邓小珍
Build-Transfer(BT)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BT模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项目采用项目投资人和总承包商一体化的方式,乙方既是本项目的投资人,又采用总承包方式承担本项目建设。
南京河西、麒麟低地板有轨电车BT项目是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创新商业模式首次获得的BT总包项目,也是南车集团实施总包经营战略首次获得的BT项目。
河西项目位于南京市“一城三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河西新城区,是2014年青奥会的主场馆所在区域;线路全长7.76 km,沿线共设13站,配置车辆8列,工程总投资约12.85亿元;项目为青奥会项目,预计2014年8月开通运营。
麒麟项目位于新兴的麒麟科技创新园,衔接几条地铁线路,将作为新兴产业园快速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线路全长8.95 km,沿线设置13 个站,均为地面站,配置车辆7列,工程估算总额为14.7亿元,预计2014年8月份开通运营。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风险被认为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广义的风险确认为风险不仅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广义风险认为风险即不确定性,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挑战,也可能带来机会。
本项目的风险为狭义风险,即公司在各项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测及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使得公司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使公司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公司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4个方面。而低地板项目公司主要存在的财务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政策风险。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国家的一些宏观政策调整(如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影响企业筹措项目所需资金,影响正常经营管理。
(2)利率风险。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BT模式中,企业多采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债务融资模式,利率的变动直接或间接影响项目的收益。公司融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给投资者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
(3)通货膨胀风险。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通货膨胀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资金和盈利的实际购买力,导致项目回购时政府所支付货币实际购买力远远低于投入时的购买力。
(4)投资方资金周转风险。由于投资方有可能同时承担多个项目,如果投资方在资金集中管理和企业内部拆借等方面管控不力,可能导致项目资金链断裂、不能及时注入投支付资金、项目无法正常进行等风险。
(5)成本风险。对于投资建设方项目公司来讲,如果项目建设成本超支,将会增加其资金投入,降低其投资收益率,增加其再融资的压力。
(6)财务管理风险。项目公司财务的监管不足,造成项目风险。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分包商专用账户存款是否确保工程款的及时支付,是否用于与本工程无关的经济活动;未及时监管分包商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农民工闹事,影响项目的进度及声誉。
(7)经验风险。项目采取概算下浮率的报价方式,初步设计概算深度不足,概算调整可能性较大,缺乏对BT项目的管理和成本控制经验。
(8)项目移交及收益回收风险。项目结束时,移交方式的不同对于项目公司的税收支付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随着税收政策的不同而不同,移交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对于业主能否按时按量按要求给予项目投资者报酬也具有很大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以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为前提,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程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遭受灭顶之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公司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客观存在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公司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却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针对项目公司存在的各种风险,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风险。
(1)对于宏观经济政策风险来讲,此项宏观经济风险较高,重要性强,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查市场需求,在专业人士的参考辅助下,及时评估风险级别及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的预警方案,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公司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新技术、新产品的变化等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方法,从而提高公司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
(2)对于利率风险来讲,此项风险直接影响着项目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现金流,虽然金额相对于项目资金来讲不大,但是却是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风险点,财务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关注利率的变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与银行签订利率相关的协议。
(3)对于通货膨胀风险来讲,此项风险主要是一种长期的风险,并且是难以避免的风险,因此,在最后项目回购过程中进行测算的时候要将通货膨胀率计算进去,进行有效规避。
(4)对于投资方资金周转风险来讲,此项风险对于项目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比较重要,因为投资方金额的注入是项目公司的日常资金使用、分配的先决条件,只有投资方投资款正常注入,项目公司的资金支付使用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5)对于成本风险来讲,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工作人员要定时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与分析,提升成本管理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加强成本控制,优化工程质量,提高成本利润率,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6)对于财务管理风险来讲,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资金的运作管理是核心,从资金账户的建立,到日常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资金支付的进度等都跟项目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项目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编制项目公司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编制现金流量预算;②提前进行预算筹划,及时跟供应商沟通协调,定期对其进行监管,加强对分包商资金管理的约束,要求按月报计划、专款专用并在相关文件中予以规定;③按月对分包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和反馈、沟通,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④每月做好资金计划,提前对资金使用进行审批,严格按照合同审核付款要件和单据,按计划和要求付款,保证项目的最终顺利完工。
(7)对于经验风险来讲,从项目公司的财务员工角度来讲,此次BT项目的运行操作是第一次,所面临的财务问题也是新的,因此要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及时咨询专业人士,跟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及时沟通,相互配合,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潜在风险,加强资产治理,提高营运能力,高效完成工作。
(8)对于项目移交风险来讲,此项目移交风险影响着最后项目公司整个项目运营成果好坏,是成功与否的重要节点,因此要重点关注,从财务角度,主要是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并且及时咨询税务局处理项目移交过程中的税务问题,以最利于项目公司的方式处理,建立投资收益回收管理机制,安排相应人员进行及时的追踪及监管,保证整个项目投资的最终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进行风险控制,合理筹划资金的使用,监督资金的使用,加强资产管理,进行公司治理,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