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丽
随着教育改革尤其是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空间也越来越广泛。新形势、新思想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的要求也给学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在进行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时,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也会采取不同研究方法,进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教育管理模式和风格。价值观不同,道德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会有自己认同管理模式和风格。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发展也因着不同管理模式和风格而影响改变着。在这样形势下,如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课题。
本着提高人民文化素需要的原则,各类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此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周围形式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适应学生管理工作新的要求及挑战[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经济的日益增长与社会发展不能良好的适应。一些腐朽思想和社会丑恶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断的影响着社会大众。尤其在这个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开放的年代,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在学习、生活上已经上升到了思想观念上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同时网络对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它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等观念的引导下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不断的推行。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了解每个人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学生自主选课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分散性和流动性,没有了原始班级的概念,原本班级的活动就难以开展,也没有了归属感。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给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高校在不断的扩招入学人数、毕业人数均成指数增长,加之当今社会的发展人才成为了重中之重。人才培养的速度极大程度上超过了经济形势发展的速度。毕业、就业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学生如何进行就业指导促进基本就业成为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另一个新的挑战。
人文主义视野下教育管理的理论是无论是在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在实践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人文主义视野下教育管理理论一再强调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实施管理工作时,摒弃其中不足之处从组织目标[2]、管理制度[3]、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首先,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人文主义者对于组织目标的强调更多的是个体的目标,这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高校好的规划与设想等组织目标是在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听取个体意见的基础上,充分代表参与人员意志的。其次,管理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人文主义者认为个体存在所需的规则即管理制度的形成是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的结果,它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是管理制度的基本来源。再则,领导行为对于高校的好坏具有重要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人文主义者强调的是领导行为过程中,其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不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其自身的信仰、价值观等强加给其他成员。最后,人文主义者认为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系统环境对个体成员的影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学生管理工作者对该理论的认识存在着一定我误区,将其付诸实践的时候也有一定程度的曲解。这些误区、曲解都是不容忽视的。对这些误区和曲解的讨论将进一步促进人文主义教育管理在我国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当下我国对人文主义学生管理的理解与实践主要表现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4]“细节关怀”[5]“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6]等等。更有甚者认为人文主义学生管理与学校制度管理的对立的。从上诉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对人文主要教育管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学生管理实施人文管理也就是要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如此一味的将人文主义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本身就是对人文主义管理的一种曲解。这是目前国内对人文主义学生管理工作理论认识的一个盲点,只有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才能抓住人文主义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人文主义管理强调人的需要,侧重于人的情感等心理因素。科学管理视点在于组织结构方面,侧重关心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组织更富有效率的问题。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型的教育模式,学校管理现实中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即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无疑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
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管理虽然相互对立,但是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根本上,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管理;其中人文主义精神是指管理工作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科学精神是指管理工作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理性精神。他们各自有符合教育规律与发展趋势、正确合理的一面,也有背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足的一面。社会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管理形成了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传统的人文主义管理侧重人性的陶冶与完善,却忽略了人类对现实价值追求以及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因而学生管理工作中只重视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不合理的,这样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管理在未来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学生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生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8],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既然它们都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应当坚持包括人文主义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完整的学生管理理论体系,促进学生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健康、全面地发展。人文主义管理和科学管理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一对基本价值,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既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管理的融合发展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建立激励机制。这个激励机制不仅仅学生要有,学生管理工作者也要有。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学生由被动管理变成主动参与管理,更有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激励机制包括目标激励和奖惩激励,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了目标不会盲目进行,有了一定奖惩使得学生管理过程更加积极主动。及时、合理调整学校奖金分配方式,确保学校各个工种的工作人员吗,只要在同一个层次就可以得到这个层次工作人员相应的收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还应积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者晋级评定工作,做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些为学生管理工作长期稳定的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对管理工作也将不在被动的接受,自觉执行的同时也为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学生管理工作也事半功倍。为了保证激励机制良好的实施,建立一支高效的、专业的管理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建立一支高效率的、专业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对于每一个学校而言,学生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要靠学校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实现的。将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真正做到工作者以身作则,以学生为中心,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也要有新的管理与之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即将毕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确保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上日程。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将学生工作纳入学生管理工作的日程中来。尤其要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与教育工作,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引起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同时学生刚入学是在整个学校环境学习和生活的起点值得及时关注,强化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可以帮助学生管理工作者及时发现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只要管理者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会被及时遏制。
第四,增加困难学生救助机制的渠道和方式。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入学机会,保证学生都能够顺利入学,已经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因为没有学费而无法读书的局面。在学校中还设立了很多勤工助学的岗位,以及各类奖学金、组学金项目。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保障,学生在无学习和生活压力的条件下也才有可能更好的配合学习的管理工作。学生的配合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第五,信息沟通要及时、到位。学生管理工作中信息的及时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做到及时、到位的沟通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学生管理工作才不至于盲目,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
第六,学生干部队伍要有活力。学生干部队伍是学生与管理工作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一个具有活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对学生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学校管理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不仅反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文精神也做到了科学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七,学生管理工作要全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白,例如学校公寓管理方面。学生公寓管理要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并重,管理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理论自实践中来,反过来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以人文主义为指导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想实现既定的或未知的目标,就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方法要创新,更重要的是整个管理过程要有创新理念来指导。只有人文主义指导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始终如一地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个活力涌动的生命,关注这些生命心灵深处时时跳跃的智慧因子。
[1]布什·托尼.强海燕,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3]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4]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5]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6]陈玉琨.学校管理的三个阶段[J].山西教育,200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