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蓓
《送考》一文,学生们初读便很喜欢,问其原因,皆相视而笑,我便明白,他们看懂了丰子恺笔下的童真与趣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地照见了自己的影子。但是当我问起,丰先生通过写《送考》一文,到底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感态度时,争议便在思考之后出现了。
一部分同学认为丰子恺表达的是对孩子的喜爱与赞美。因先生的作品一向礼赞童心的纯洁与可贵,本文中写孩子的活泼谈笑,行文中洋溢着暖意,让人读之欣然。
另一部分同学从文中读出了同情。如“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又如“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叫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分明可以看见先生对这些孩子也是同情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从文中咂摸到了些许“奇怪的腔调”。试举数例,如“万一考得取,可爬得高些。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散发着无限的香气,大家讲起了不胜欣羡的”。考学是为了求知,但用“爬得高”来作为考学的目标,则不免让人狐疑了。又如“我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胡乱编造些话来把学校骂了一顿,说它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这段文字写出了孩子们对于自己所考的学校其实并没有充分的了解,感觉在他们的眼中,考学可能和争夺蛋糕之类的事情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是看别人都考省立的所以也盲目地附随,所以旁人的一些言语便会如此轻易地让他们质疑自己的选择。以及“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中的动词“捞”,考学校变成了“捞一个学校”,言语中几乎已经有了讽刺的意味。还有文章的最后,“考取省立学校的人尤为起劲,跑路不嫌劳苦,置备入学的用品也不惜金钱。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似的”。当年时局动乱,民生凋敝,开头细细描写的旱灾便是在隐约铺陈着天灾人祸不断的时代背景,但这种读书以求荣华富贵的心态却还是根深蒂固,读到这里便不免让人疑惑,先生借此文要表达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是喜爱同情,还是批评讽刺?
我认为,喜爱有之,同情有之,批评亦有之。
这篇文章在选入教材的时候做了一些删节处理,我查看了原文,发现文章的开头本是这样写的:
“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牵牛花开花,就舍弃了它们,送一群孩子到杭州来投考。
种牵牛花,扶助它们攀缘,看它们开花,结子;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今秋我虽然依旧手植它们,但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我在墙上加了一排竹钉,在竹钉上绊了一条绳,让它们爬;过了一二晚,它们早就爬出这排竹钉之上,须得再加竹钉了。后来我搬了梯子加竹钉,加到我离去它们的时候,墙上已有了七八排竹钉,牵牛花的卷蔓比芭蕉更高,与柳梢相齐,离墙顶不过三四尺了。看它们的意思还想爬上去,好像要爬到青云之上方始满足似的。为此我讨嫌它们,不待它们开花结籽就离弃它们,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而结尾处更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籽的。”
综合这两段被删去的文字,再回看选文中“万一考得取,可爬得高些”,便觉得先生写牵牛花的种植实在是别有深意。先生自道是喜爱牵牛花的,往年秋天,扶助它们攀援,看它们开花结籽,都是乐事。正如先生一贯喜爱孩子,礼赞童心,这些本都是他最看重最呵护的东西。但今年先生离弃了这些牵牛花,却是因为它们“一味地向上爬,盲目地好高”,而在这群考学校的孩子们身上,不是也同样存在着“盲目”与“好高”的毛病么?更值得揣摩的是结尾,当这些考取了省立学校的孩子怀揣着关于荣华富贵的美梦,不吝金钱地奔波入学时,家乡却捎来了关于那些牵牛花的讯息——爬得很高,但枝叶都憔悴,是不会开花结籽的。
由此可见,先生的《送考》一文,于童趣之外,确实是另有深意寄托。
在我看来,孩子是天真而无辜的,但他们总会在成长的道路上接受外界纷繁的信息与复杂的影响,成人社会的那些虚伪世故与名利观念无时不刻不在侵蚀着孩子们原本纯粹的心灵。先生笔下来杭州考学的这群孩子,恰恰就是处于变化中的真实状态,他们的身上,还保留着天然的娇憨,但竞争已经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他们的心灵,所以他们也会盲目地好高求胜,甚至于把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都抛诸脑后,正如文中写到轰轰烈烈的乡间抗旱,但在这些学生眼中却是“向两岸看了一眼,就回到书上,依旧埋首在书中”。这是何等的可怜,又是何等的无奈!在先生的笔下,童真世界和成人世界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和矛盾的,而最大的悲哀,则莫过于时间总是毫不留情地把人从童真的岁月拖入成人的欲海。面对着这一群正在蜕变着的孩子,先生正是因为有怜爱才会有批评,但无知者本无辜,孩子们之所以会变,还是要归咎于成人的灌输和影响,先生对他们的讽刺有多深,对孩子们的同情就有多深。
其实,不独旧时如是,我们今天同样是面对着一群向着成人世界步步走来的孩子们,他们也有同样的悲喜,同样的境遇,当孩子们为各种压力所苦时,真诚地希望他们千万别忘了最初攀援的目标,求学是为求知,而非求名求利,纵然花花世界目迷五色,也不可忘却最初翻开书本时的虔诚与好奇。
丰子恺先生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而文学研究会的创作观一直提倡以人生和社会为题材,面向现实的进行思考和表达。故而丰子恺的创作很多时候都并非是一种“为有趣而有趣”的闲笔。我们在阅读先生的文章时,若能够破开浅层见深心,当可获得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