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影响

2013-08-15 00:49延安大学财经学院丁秋丹宇赟
中国商论 2013年30期
关键词:负效应流动人口农村

延安大学财经学院 丁秋丹 宇赟

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1]。流动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变量,正确认识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正负效应,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影响,采取对策积极解决它带来的负效应,使负面影响力达到最小化甚至实现向好的方面转化,合理引导流动人口,带来流动人口的正面效益最大化,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

1 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正效应

经济因素一直是促使农村人口流动的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原动力,也决定着农业人口流动的流量和流动趋势。农村流动人口有助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现代化经济结构的转变,刺激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强城乡间的文化、习惯的交流与融合,达到城乡间的和谐发展,它对城乡产生全面又深刻的影响。

1.1 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一,为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供求矛盾,成为城市中许多行业和工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数量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农民工构成的农业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加入到城市的各个行业当中,这可大大缓解城市劳动力的供需矛盾。

第二,流动人口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改变。流动人口使得城市化的速度、发展轨迹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空间聚集,加速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城市居民对自身以外的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观念的改变[2]。

第三,流动人口的到来刺激了城市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不仅是城市的生产者群体,它们本身也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消费力,他们在经营商业、服务业、餐饮业为自己增加了收入的同时会形成购买力,刺激城市商业,促进城市商品经济的流通,在活跃商业活动的基础上,流动人口的存在从各个产业方面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1.2 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一,可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的外流并在外地就业,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使一部分农村留守人口通过承包租赁拥有更多的农业资源,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第二,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我国外出务工农民的人均收入,远比农民仅仅依靠自己的小面积的土地种植农作物的收成换取的收入多,这就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第三,流动人口回流会产生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后,会潜移默化地把诸多生活新理念与新习惯、生存的新方式、经济发展的新信息、工作的新经验和新体会带回农村,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回归效应,影响着农村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逐步实现与城市文化的接轨。

2 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负面影响

农村流动人口在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城市与农村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其影响将继续伴随城乡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2.1 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的消极影响

第一,流动人口给交通和城市管理带来的问题。从流动人口给交通带来的问题看,农村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和户籍、劳务市场管理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二,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治安提出了新的挑战。大规模人口流动是导致中国犯罪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人口流动性每提高1%大约将导致犯罪率上升3.6%。此外,流动人口自身及其子女在城市社会中的安全问题、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冲突问题、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社区生活的适应问题等,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三,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公共基础产品的需求超出其发展速度。大量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增加了对城市公共资源的需求,而城市资源承受能力普遍不足,城市公共产品供不应求,在无法保障本身需求的同时还要顾及外来人口的需求,如教育、卫生、医疗、娱乐等基础设施缺口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不足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2.2 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的消极影响

第一,使农村人力结构不利于农业生产。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对流出区农村产业与经济发展不利。目前很多农村出现了大量的荒废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第二,流动人口加大了农村工作管理的难度。首先,流动人口构成复杂,当地政府难以统计出当地人口的实际数目,这就造成了人口统计的遗漏。其次,流动人口离开其原居住地,形成人户分离的局面,致使实际中婚育证明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再次,许多农民外出打工仅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家里,使大多数还在上中小学的孩子也成了民工的一员,这种缺乏知识、低素质的孩子就会继续着父辈的路,长此以往形成农村流动人口的低素质的恶性循环。最后,还导致人口流出区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现在的农村流动人口基本都是青壮年,留在家里务农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者,给农村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老人的养老就医问题也变得严重。

3 应对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负效应的对策

农村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必将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始终,正因为其范围和数量的空前,对城乡影响的巨大,就必须将它的正效应加以推广,减小负效应的影响,将负效应影响范围和影响力最小化。把流动成本降到最低,使农村流动人口进一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3.1 减少对城市负效应的对策

第一,发展多种交通运行方式并加大技术改造。发展一些城市地下、地面、架桥、空中等多种结构的轨道交通,合理地利用空间布局,发展多种交通运行方式,从而减少交通压力,较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第二,加强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的根基。要加强思想道德规范教育,教育流动人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已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当务之急,加强对流动人口法制建设,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第三,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吸引资金增大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城市的规划力度和管理力度。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等的建设,建设适合流动人口生存、生活的居住区。同时加大对卫生医疗和教育的投入,保证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健康与受教育的权利。

3.2 削弱对农村负效应的对策

第一,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的驱使,因此,要把农村年轻劳动力留在农村,核心措施就是着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努力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制改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流动人口对教育的关注意识。对农村进行教育宣传工作,让流动人口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前途以及对于整个农村家庭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针对流出人口的子女可以实行寄宿制教育,如专项托管教育,聘请老师代替老人作为学生的管理人。

综上所述,农村流动人口将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政府部门应积极解决此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短期负效应。从目前经济的发展来看,只要人们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克服消极作用,利用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管理手段,农村流动人口给城乡经济带来的正效应就会大于其现在所带来的负效应,最终充分实现流动人口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1]周博.浅析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和效应[A].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8(6).

[2]付晓东.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A].中州学刊,2007(6).

猜你喜欢
负效应流动人口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负效应的解决对策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论网络传播中新闻道德的负效应缺失
《寂静的春天》科技生态伦理观解读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