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荣
(甘肃省陇西一中)
南朝是当时南迁的汉族封建地主建立的。他们在北方彪悍的少数民族强势南下的形势下,不得已南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小朝廷更替不断。他们也继承了政府采集民歌的传统,但他们采集民歌的目的不是为了“观风俗,知厚薄”,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声色之娱。汉乐府诗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歌特色已荡然无存。那些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民歌自然也在“屏蔽”之中。南朝民歌主要来自城市都邑,实际上是“都市之歌”,这决定了南朝民歌地域的狭隘性,也难免有小市民低级的趣味,梁裴子野《宋书》说:“王侯将相,歌妓填室,鸿商客贾,舞女成群”。这是南朝民歌几乎全是情歌的原因,而且有些还具有浓厚的脂粉气。
和南朝隔江对峙的北朝,由于游牧民族各军事集团在中原争夺,政权更替频繁,使中原长期陷入大分裂,大动乱的局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崇尚武力,相互征战、杀伐,使北方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根本无暇组织采集民间歌谣。“自晋永嘉后,运钟丧乱,宇内分崩,群风肆祸,生民不见俎豆之容,黔首惟睹戎马之迹;礼乐文章,扫地呢将尽!”。这是北朝民歌流传下来较少的原因之一。
在北朝动乱的年代里,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的激励下,那些“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必然层出不群,但由于北朝各代统治者忙于攻城略地而无暇采集民歌,广大人民由于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许多有现实社会意义的民歌只能口口相传,最后逐渐散失,这也是北朝民歌数量少的原因之一。
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和汉人杂居一起,语言隔阂很大,相互交流困难,彼此不了解。“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折杨柳歌辞》)。语言的障碍,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歌不便交流,也不便记录。这也是北朝民歌散失,至今流传下来较少的原因之一。
北朝民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艰难生存,并大浪淘沙般的流传下来,虽然数量上远远少于南朝民歌,但北朝民歌经历了历史的洗礼,现在流传并保存下来的六十多首北朝民歌,无论在思想内容的深度,还是题材的广度上都高于南朝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大多数是情歌,其中绝大部分是积极健康的。最能体现其民歌特色的是那些天真和痴情的描写。“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这种打破常理的想象,自然是一种极度的夸张,但对如胶似漆的爱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爱情的描写,和汉乐府《上邪》中“我欲与君相识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异工同曲,是古代民歌对爱情描写的继承和发展。
以情歌为主流的南朝民歌,在内容上的一大特色是,这种爱情婚姻观和封建礼教是格格不入的,“合冥过藩来,向晓开门去”,说明彼此只能暗中来往,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不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南朝乐府民歌中情歌的大量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大胆追求。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魏晋以来封建礼教对男女婚姻束缚的相对削弱。这是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努力奋斗的成果。南朝乐府民歌中“神弦曲”大部分也是人神相恋的故事,这是劳动人民超越现实,在神话中寄托对美好的理想向往与追求。
在南朝小朝廷有意识的采集下,在风景迤逦的南国风情的影响下,催生了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题的代表作《西洲曲》。全诗歌辞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婉转动人,集中体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北朝时期,入居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断相互攻杀兼并,他们用血腥的杀戮和落后的军事统治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很少重视文化建设,致使北朝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现在记录的北朝民歌仅存六十多首。
北朝乐府民歌虽然数量少,但他们的社会意义却是广泛而深刻的,他突破南朝乐府民歌的题材局限,深入到北朝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多视觉描写社会生活,多角度的反映了北朝时期的社会现实。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歌》)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残酷和压迫。
北朝民歌中,还有一些直接写战争的,“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峡谷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这首民歌是北朝长达一百多年战乱的真实写照。北朝的长期战乱,不仅使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且在那大动乱的社会里,大量士兵、征夫、流民、游子无家可归,流落他乡,许多思乡的民歌便应时而起。“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乡?”(《紫骝马歌辞》)诗中用风吹山头树的落叶比喻动乱时期人民大批的逃亡和迁移,漂流四散。
北方辽阔的草原,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孕育了北朝波澜壮阔的民歌。“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气魄宏大豪放,动人心魄,高度概括了北方游牧生活北方草原的壮丽与高远。
以上北朝民歌的内容是南朝民歌所不具有的,也是北朝民歌远远胜于南朝民歌的方面。北朝民歌中也有情歌。但在北朝民歌中,由于北方人的粗犷豪爽,他们对爱情的表达也是直截了当,毫不掩饰的。而南朝民歌则表现得委婉含蓄。一柔一刚,风格迥异。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把女子要求出嫁的心情,非常直率地说出来。北朝民歌的这种大胆与追求与南朝民歌的委婉含蓄形成强烈对比。
在北朝崇尚武力,战争频繁的大背景下,浓缩了北朝民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代表作《木兰诗》应运而生,流传至今。
由于南北朝乐府民歌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同,地域风物不同,民族习惯不同,人性气质、文化习染不同,在思想内容上形成了显著不同的风格。南朝民歌题材狭窄,表情细腻,缠绵,委屈婉转。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抒情干脆,直抒心曲,亢爽,泼辣,刚健清新,气势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