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于静
“对数”作为高一教材的内容,被安排在第一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第三节,共分三个课时完成。在新的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中,作为基础模块的内容,教学要求是“理解”,是本章学习的难点。
被恩格斯称为“17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之一的对数,它是一种计算方法,在应用上有着非常大的优越性:对数计算可以把高一级的乘、除、乘方、开方运算依次转化为低一级的加、减、乘、除运算,特别是在进行大量的计算时,可使计算的效率成倍的提高。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利用对数进行大数计算已被新的运算工具所取代。因此,中学特别是职业学校对于传统的对数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删减,但我们知道,研究对数的性质、对数恒等式、对数运算法则及换底公式时,都要根据对数的定义进行;另外,对数函数应用还是广泛的,后续的教学内容也经常用到。所以透彻理解对数概念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
对数的概念对职高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一方面职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弱,另一方面对数概念又特别抽象,讲解这个概念时,学生不易理解、掌握,一时学懂了也容易遗忘。究其原因,只是学生不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教科书中仅给出一个引例细胞分裂个数w=2n,若已知w,如何求n?随即引出对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就会造成(1)学生不理解概念的实质,只会死记硬背,以至于学完对数后,还是不知道对数是什么意思。(2)学生只会形式地模仿解题,不善于独立思考,更不用说进一步的理解应用。(3)知识掌握不扎实,高一学完对数,到高二便忘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对数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真正深刻的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在应用中得到巩固呢?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要达到上述教学要求,其中概念的引入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的开始。因此,自然的引入对数的概念就非常重要了。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及理解水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点改革:通过具体实例引出对数,然后通过具体的数量关系的分析说明对数是一种运算,再通过引出对数运算的实质引出对数的概念。具体操作如下:
【想一想】某种细胞分裂时,每次每个细胞分裂为2个,问:
1.经过3次分裂,可以得到多少个细胞?
2.经过几次分裂可以得到8个细胞?(很简单,口算出答案)
3.经过几次分裂可以得到w个细胞?(如何表示这个求解的式子)
第一个问题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的问题,即指数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已知底数和幂求指数的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逆问题,这个问题怎么求?第一个问题抛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做一做】回顾以前学过的运算:(1)求 23=____(乘方运算),(2)x3=8,求x=____(开方运算),(3)2n=8,求n= 通过观察可知n=3,若是 2n=7?如何求n的值?(又是上面的问题)
这时观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通常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代数运算,在这里也都不能解决问题。但实际生活中又必须进行此类运算,因此,必须引入有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在这里,仍然没有给出对数的概念,吊足了学生胃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议一议】观察下面几个指数式子:2n=6,n=___?2n=7,n=___?2n=8,n=___?2n=9,n=___?式子中的n都在什么位置?叫什么名字?在不同的式子中它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答案:分别是以2为底和不同的数对应的指数,那么这些n就简称为对数。如何表示呢?引出对数运算符号log,把它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符号相类比,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它是一种运算符号。然后分别记为n=log26,n=log27,n=log28,n=log29。由此可见,对数运算是乘方运算的一种逆运算,对数的实质就是求指数式中的指数,这里,再给出对数的完整数学定义:
一般地,如果ab=N(a>0且a≠1),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做:b=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例如:34=81,所以4是以3为底81的对数,记做4=log381.这样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概念的实质。
【说明】对数作为一种运算,由ab=N引出。在这个式子中已知一个数a和它的指数求幂的运算就是指数运算(或乘方运算),已知指数和幂求这个数的运算就是开方运算,而已知这个数和它的幂求指数的运算就是对数运算。从方程的角度来看,这个式子中一共有三个量,知二求一,恰好构成以上三种运算,这样引入对数运算是很自然的,也是很重要的,这就完成了对ab=N的全面认识。
(1)log是类似于√ 的一种运算符号(对数logarithm的缩写)不可理解为因式,不可拆分,不能看做loga·N。
(2)对数式的书写格式,即底数、真数、对数的位置要写正确,底数偏下字体要小,真数居中正常大小。
(3)对数式可以和指数式进行互化,即:ab=N logaN
后面紧跟一组指对互化的练习题,反复使用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巩固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这样就为接下来再进行的对数性质、对数函数等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主要介绍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是对数学习的第一课时,其中对数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自然的引入对数的概念、对对数定义实质的准确解读就非常重要了。
本节课通过预习导学案将学习内容分板块设计,首先从现实中的问题引入对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对数的现实背景,认识到引进对数的必要性。再与以前学过的乘方开方运算类比,得到逆运算的结果。最后通过一组相同的式子得到对数的定义。这样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练结合的原则,将对数定义以小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提纲中的小问题为线索,亲历对数定义的探究过程,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的安排,是顾及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数概念的教学一直是职高学生的一个难点,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技术能力水平,循序渐进,总会有一定的办法和收获。
[1]黄俊,王惠秀.对数定义的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11年02期.
[2]陈永箴.对数概念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198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