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丰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进人21 世纪,随着江苏省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力推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机遇。进入“十二五”,江苏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事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因此,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二选择,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部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3 年来,评选了一批优秀作品,提高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化能力。同时通过大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综观大赛中的作品中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为此,给职业院校的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的严峻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需要信息化?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定属性,学生不仅要学习健康和运动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特殊的技术、技能。因此,术科课程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术科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针对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缺失,我们从《篮球》内容着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国家前期没有颁发课程指导纲要。前3 年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我们参照2009 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后两年的大专阶段,我们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参照《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高职高专)的要求,各自编制教学大纲。由于中专第三年指导纲要中没有安排,出现了课程衔接的断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
其中的《篮球》内容,多年来,一直以普修为主。依据2009 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有关篮球的要求和郑厚成主编的《体育与健康》(南方版)的教材内容,组织授课,培养了一些基层篮球骨干。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开始启动,为了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结合2010 年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2010~2011 第一学期开始,对高职三年级开设了篮球专项选修课,经过一轮实践,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为了进一步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也借鉴了高校篮球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教学团队;修订高职篮球专项选修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制作了教学课件,收集了教学视频。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更加深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施,打乱了原本的学校教学计划和进程,同时也给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新问题——教学摆脱地域间界限。我们根据
教学信息化具有网络、主体、信息三大技术特征,我们构建了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
1.2.1 指导思想
鲁昕部长讲话中指出:“多渠道提高各专业学生的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在此指导下,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内容,以坚持树立创新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师资队伍信息化能力培养、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社会技能型紧缺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明确课程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1.2.2 《篮球》信息化建设目标
《篮球》信息化建设目标,通过篮球教学内容与信息化的建构,丰富篮球学习主题的信息量,开发和超越篮球信息化教学的虚拟价值,更新学生的认识结构,实现知识、经验、价值的重组,提升篮球教学在同一时空向整体发展的水平。
自《篮球》教学信息化平台开放以来,全校有200 余人通过注册使用,受到学生广泛欢迎。通过学习,学生喜爱校本《篮球》教材内容,认为教学模式独特,学习方法灵活、学习素材丰富,考核内容全面,教学实践性、针对性、实用性强,尤其阶段性实习的学生也通过平台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目前,我省体育与健康课程长期以来主要划一的课堂为教学形式,以技术为教学内容,以提高专项技能为目标,教学过程训练化程度较高。一方面,这种课程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不能完成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关于《篮球》的教学目标和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高职《篮球》通过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为准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师信息化能力、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管理机制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
加强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建设,整合优势课程资源,提高课程综合化是当代课程发展的趋势。传统的高职《篮球》教学,着重传授专项技术的学习和5 人制篮球战术的介绍,突出的是项目的专业性和竞技性。由于各学校硬件差异、课时的限定和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的教学仅限于基本技术的训练和随意性的教学比赛,学生迫切想学习的战术内容因多种原因无法获得,导致普及性、大众化程度不高,使得教学效益低下。
高职《篮球》在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以提高技术为主的传统模式。内容以5 人、3 人制篮球运动为主,结合街头篮球、篮球球游戏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内容结构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内容注重对篮球球文化的认识和传播,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解与简单学习,对开展小型篮球竞赛的组织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实践课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强调战术配合学习和多组织对抗性游戏或比赛。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篮球》内容知识结构。
教学环境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方案的重要保障。教学环境指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方面指校本主题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内容的整合,主题知识库的建设,教学团队的能力提升;硬环境方面指:校园信息化网络的建设,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构建,篮球教学所需硬件的完善等。
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首先,是《篮球》知识库的建设。它是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围绕《篮球》学习内容这一主题,以不同时空相关信息知识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篮球》知识库的内容包括:篮球理论类知识;篮球术科教学;篮球实践经验;篮球情报、书刊、资料和文件;篮球信息资源导引的相关信息网站(NBA、CBA 官方网站等等)。其次,是组织学习《篮球》知识库的内容。第一步,是信息传播。这里的信息是教师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教学模块中的教学单元,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教学设计要以流程图形式呈现与资源最前位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第二步,是信息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与教师、同学进行适时的信息交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间掌握信息的流动,扩大和丰富篮球学习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
在建设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信息化平台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决定其质量的品质。首先,要树立信息化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师能从体育学科角度,具有积极的获取信息的态度,有探索教学或科研信息的意识,并且能够通过指导学生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建设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过程中,教材提供给我们的资料极少:仅有一部分简介内容,因此要完成课程指导纲要的目标,就必须自己从各方面、多渠道收集资料,同时也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收集资料,否则难以完成。其次,具有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譬如,教师在收集了篮球的各种信息后,按照理论、技术、战术或按文字、多媒体文件分门别类,并经过自己的整合或分解,准确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为学生的课后提供保障的能力。在我们的实践中,获取了大量教学视频,而我们只需要通过剪辑、编辑精确地置入教学流程的合理接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们《篮球》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组建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了教师团队的信息化素养,为高职《篮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及课程特色,组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教学团队,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拓展教学的时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人为本教育观和素质教育思想,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职《篮球》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研与实践,着手建设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完成当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顾坤华,赵惠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社会协同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13,(3).
[2]龚晖.教学信息化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3-1-23(11).
[3]车明朝.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
[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何志林.上海市体育学类《大众足球》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M].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