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 瓷

2013-08-15 00:49石明振
中学语文 2013年32期
关键词:弹珠毛毛灯笼

石明振

[江苏省淮北中学雨凝文学社指导老师:赵同宇]

风很轻,从不远处的河面上一阵阵漾过来,带着田野里特有的清香。耳中是血液急速流淌的声音,夹杂着一些轻微的响动。细细听才能分辨得出,那是偶尔经过的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和喇叭的嘟哝。此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奔了那么远的路,从几百里外乘火车,转汽车,坐公交车,搭乘轮渡,然后是步行,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乡,却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来到这曾经无数次独处过的河边,不为别的,只是害怕。电话里得知了拆迁的消息,有点失魂落魄。脑海里只闪过几个苍白的字眼,挖土机,塔吊,断壁颓垣……突然想起一句话,下大雨了,不用跑,前面也是雨啊。于是定了定心,收拾点归家的行囊,一路向北。

可是还是害怕。年少的时候和人斗嘴,你道花好月圆赏心悦目,我偏说花残月缺别有风味;你道雕梁画栋舒心称意,我偏说枯枝败瓦惹人遐思……年少轻狂,口无遮拦,不知其中味。

嘴里微微有些发苦。转过身,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无数次奔跑过的田野。金色夕阳下,麦苗已经很高了,从脚边一路铺陈到天边,像是一块宽阔的绿锦,田间小路则成了架构的经纬。这种触目皆绿的视野,并非只有家乡才有,却只有家乡的最亲切。贴心棉袄般的感觉,让人情不自禁地回忆童年。

也没几个年头,依稀少年模样。不顾父母的阻拦,喜欢赤着双脚,偶尔蓬头垢面,赢了十几个弹珠都能开怀大笑,和伙伴斗嘴输了都会伤心大哭,捶胸顿足。伙伴间的关系干净得像是白纸,喜怒哀乐却又把这张白纸涂抹得五颜六色。春天三五成群,结伴到田野里找毛毛芋吃。想得到可口的吃食是必须要有眼光的,你看准了,胖一点瘦一点没关系,颜色一定要是嫩绿的,触手感觉像是摸着初生小鸭子的绒毛,那样的毛毛芋才鲜嫩多汁,入口甘爽,包你回味无穷。春光如此漫长,光采毛毛芋是不够打发时间的,一般还要到河边的小树林里去掏小鸟。这是爬树健将大展伸手的时候。姿势美丑暂且不论,身形都是很灵活的。有的双腿夹住树干双手交互往上攀爬,有的双手勒住树干双脚一路走上去,不一会就攀到了鸟窝旁,轻伸手臂,取下小鸟,小心装在兜里,一路滑下,然后就等着一群不会爬树的孩子过去百般讨要,这时候少不了大肆奉承一把。而抓到小鸟的必定骄傲而且慷慨,想得到小鸟的一定不会空手而归。喂小鸟用的是虫子。找那种半人高的小桑树,找到有叶子像烟卷一样卷起来的,摘下来,打开,里面一定有一只尚在安睡的小虫。等到小鸟长大,羽翼丰满,也不用知会一声,一顿足,展翅高飞去也。

最最让人回味的还是月光下的游戏。没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乡间,晚间无比寂静。夏日七八点天才黑,月亮一露脸儿,吃过饭洗过澡的小孩子们就出来做游戏了。月光像是冰过一般,惹得肌肤生凉。也不用找什么地方,晒粮食的场上就是小伙伴们的游乐场。有时会玩一些小游戏,比如比赛唱童谣:麻野雀,尾巴长,娶了媳妇儿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喂老狼,把媳妇儿背到炕头上;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还有太多太多的童谣已经在记忆的河流里模糊成了几片小小浪花。那时候我们还会自己做灯笼。找一个矿泉水瓶,齐胸割下瓶口那一块,倒插进瓶身,找一根蜡烛塞进瓶嘴,在瓶身上钻几个小孔,用几股绳子穿起来,合成一股,拿一根称手的小树枝一牵,点燃蜡烛,一只简易小灯笼就做好啦。月光下提着灯笼做游戏尤其有趣。

“回来啦”,是熟悉的乡音。回忆成了断线的风筝,思绪被生生拉扯回来,原来已经到了村子。夜,淡淡月光下,不见有小孩子玩耍,也听不见鸡鸣犬吠,竟是一片死寂。加快了脚步,再走了几步,只看到,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一堆堆的,像是一座座坟。不远处停着几辆挖掘机,冷峻地站着,钩子长长伸出来,像是在勾魂。

早就知道家里已经被拆了,可是,想不到,亲眼见到这场景,还是会觉得不堪入目,无比地心痛。

我知道,就在挖掘机轰隆隆的行进声中,有些东西,再也留不住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将再也找不到一样东西来验证。月光下的游戏将不再有孩子喜欢,那么美的童谣将不再有人传唱,彩色弹珠,亲手捏的泥人,将不再成为孩子们童年里的意象。当他们长大,他们将不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的。回忆会发黄,褪去,等到我们风烛残年,也许我们也会怀疑,那么美好的东西,真的是存在过的吗?

脚边就是一堆瓦砾,轻轻蹲下,我抚摸着那锋锐的边缘,一声轻叹在耳边响起,不知是谁的。也许,会有几个人会像我一样,觉得这不是瓦砾,而是碎掉的瓷吧……

猜你喜欢
弹珠毛毛灯笼
弹珠
圆珠笔打造弹珠机
糊灯笼
弹珠游戏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鸟与灯笼
挂灯笼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