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葛 珊
近年来,民生类新闻栏目在各地方电视台迅速的崛起,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理念的转变,以及观众对知情权、话语权渴望的增强等等各方面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例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浙江电视台6套的《1818黄金眼》、以及由民生新闻延伸出来的帮忙类民生节目《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等等。这些地方台民生新闻类节目多以平民的视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关怀民生,做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新闻,用日常的话语,来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深受老百姓们的欢迎,因此在当地都有不错的收视率。
而在民生新闻类节目中,主持人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中及时的传播信息、如何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抒发人文关怀,如何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在老百姓心中树立公信力,这些都事关到主持人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定位。
而作为民生新闻栏目“门面”的主持人,就应该富有人文精神的气息。不过,从目前我国的一些民生新闻报道来看,依旧存在某些民生新闻主持人对自己定位把握不准的情况,例如在一件新闻事实播完后,主持人没有用平衡报道的心态,而是将私人的感情带入其中对这件事进行了点评,很容易就造成了对新闻公平公正的缺失。又或者有一些主持人没有摆正和群众的关系,自我感觉特别好,就会对观众有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没有把受众当成朋友,这样必定会造成受众的流失,即使新闻报道做的再好,观众也许就会因为对主持人的反感而不看这档栏目。
因此,民生新闻的主持人需要树立的是亲民的形象,因为主持人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老百姓,因此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关注社会生活,情系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为他们伸张正义,和观众交流心声,除了播报新闻,也要倾听老百姓的声音,看看他们对这件新闻事件的看法,把话语权适当的交给观众,这本身就是民生新闻主持上的一大特色。
遇到了这样的主持人,就会让老百姓们觉得,这些主持人们并不是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制高点向自己传达信息,而是像身边的“邻居”、“朋友”一样,在唠家常,把这一天的事情说给大家听。因此,很多时候,老百姓遇到了纠纷,最先想到的是让其信任的民生新闻主持人。就像前面所提到的《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而范大姐和小强两位主持人在浙江也是家喻户晓。例如,到了秋天,一些农民喜获丰收却苦于没有销路,为了不想眼睁睁的看着果子烂在地理,于是他们就拨打了帮忙热线,主持人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帮忙联系了当地的供销社或者超市,解决了农民朋友的困境。还有到了年底,一些无量企业主拖欠农民工工资,让他们没钱回家过年,上讨未果后,这些弱势群体也会拨打帮忙热线寻求帮助。由此可见,民生类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民生新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为在语言上有着强烈的亲和力,所以在不少地方的民生新闻中都有一档地方方言的说新闻栏目。而作为方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几乎毫无例外的,会在节目中融入富有当地特色的方式来说新闻,一改字正腔圆的传统新闻播报方式,一些个性主持人甚至用演艺的方式来表达新闻内容,这也是近年来民生新闻发展中的一个新现象。例如我们金华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叫做《天天三句半》,主持人是由一位个性主持人和一只八哥来完成,主持人用三句半的形式来说新闻,而身边的这只八哥鸟就会被人配音成鸟的声音用“半句”来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点睛,别具一格的节目创新形式,让大家收看新闻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节目一推出也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热议。
而在如今的民生新闻中依旧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甚至有一些比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主持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即使是素质较好的主持人,也难免偶尔会有“失语”的时候,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生新闻主持人,首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是发挥民生新闻主持人引导作用的主观能力和基本要求。
现在民生新闻中粗制滥造的节目很多,主持人缺乏素养的也有,因此主持人必须要积极培养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精益求精”,才能当好节目忠实的“把关人”,参与节目的选题策划与实施,才能更好地引领公众的意见。
比如北京卫视《第七日》的主持人就具有这一优秀的品质。节目中有一期展开了关于《买房还是租房》的讨论。主持人从前段时间股民过亿是喜还是忧说开去,很自然地引出了话题: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我们刚讨论完股民过亿是喜还是忧,股市火了,大家把钱都拿去炒股了,有人就盘算着,是不是房子就能便宜点了,哪知道,依然看涨。有关数据显示,北京房价该季度,平均上涨10%。这不前两天又有人说话了,中国人观念不对,没必要人人都买房,应该像百分之六十的美国人那样去租房。到底租房好还是买房好?先别忙着下结论,我们听听是都是谁说的,他们都什么年龄,每个月赚多少”。
接下来,主持人不紧不慢,选取了两个代表人物,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位是北京我爱我家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先生。在北京,胡先生把原来买的房子卖了,开始了租房的生活,这让他原本拿来按揭购房的三千元钱成为了租房的租金,这样,他的房子就可以从五环以外,搬到了二环线以内。如此以来,胡先生的生活变得更为方便,省去了每天路上来回的大量时间,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上。这也使他整个人轻松了。所以胡先生觉得,如果买房子,就会使他手头上的资金被套住,没办法流动起来,就很难去进行一些投资。但是如果租房子,就可以把手头上这些流动资金盘活,投资到一些理财产品上去,用这些钱就挣更多的钱,等将钱到挣到了一定程度,再去买一所更好的房子。
另一位,是家住宣武区的李先生。李先生一家四口,四十四年来就一直窝在一间仅十平米的小屋里。老人住的地儿既是厨房,也是洗澡房,冬天的时候,孩子和父母就都睡在屋里的一张大床上,眼下天气太热,孩子也只能被迫暂时寄住在同学家。李先生说自己在小屋里住了四十四年了,他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就是想要一套自己的住房。
故事讲完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产生了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态带来了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要求又让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在给观众带来心灵震撼的同时,关于“买房好还是租房好”的讨论己经显得暗淡无力,结论也更是次要了。
主持人最后一句精到的点评:“生活境遇不同,选择自然不同,当大伙都在讨论眼下是买房好还是租房好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一群像李先生这样的家庭。都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从这种比较中感受自己的幸福。”这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说到了观众的心坎里,让观众情不自禁地感叹知足常乐的真谛和生命的睿智,发人深思。
因此,民生新闻主持人固然需要“说”出影响受众的“话”,来激发活力、引人思考,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主持人只需“点到为止”,甚至是“戛然而止”更能引人深思。引人思考,并不一定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很多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任何节目都会有自己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地方电视台是政府的喉舌和重要的宣传渠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节目主持人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用自身良好的修养和业务素质,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 林芃.试论主持人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关系—以《热线777》为例.东南传播,2011
[2] 陈静.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文化审视.东南传播,2007
(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浙江金华 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