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医院校《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医学人文渗透※

2013-08-15 00:44:40罗海鸥晋献春赵朝庭张春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4期
关键词:中医学医学教育西医

罗海鸥 晋献春 崔 烨 赵朝庭 张春霞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医科,重庆400037)

浅析西医院校《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医学人文渗透※

罗海鸥 晋献春*崔 烨 赵朝庭 张春霞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医科,重庆400037)

医疗环境的变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知识技能学习并重已成为当下医学教育的共识。通过分析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况以及中医文化及临床实践中所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提出把必修课程《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课堂变成加强医学生人文修养的阵地,通过传递中医文化来渗透医学人文,是强化和加深西医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教育;生命教育;中医学

医学中的人文思想在中西方医学的古老传统中就有体现。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在其《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有着丰富的医学人文思想,把为“病家谋利益”作为医学活动的最高标准。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非轻”,“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诸子庄老”,中医学的望闻问切等也体现了对病人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医学人文精神。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医学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关怀,人文医学理念要求医师在做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病人的可能感受,因为医师的行为目的不只是祛除病灶,应该是让病人获得高质量的生活。1989年3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发布的《福冈宣言》中明确指出:“所有的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看做和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1]。世界医学教育会议在1998年8月通过的《爱丁堡宣言》中明确指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2]。”这就不仅要求医者,具有广博的自然医学知识,还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对患者要做到尊重、诚信、同情、耐心。因此,医学人文的研究和教学对医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2 现代医学人文教育的兴起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Flexner报告所建立的医学教育模式将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走向科学化是当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人文科学教育处于次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医学的转折时期,伴随高新医学技术出现的医疗费用急剧上升,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增多,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现代医学;达特茅斯医学院院长特尼博士在“现代医学中良知的重要问题”讨论会中指出,虽然现代医学的基础更加理性,但原应融科学与人文为一体的医疗实践却越来越偏离人的价值[3]。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医学技术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日显突出,促进了医学人文学科的建制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使医学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忽视人文教育的负面效应,医疗实践中缺少人文观念,医生如同看病的机器。因此,在1984年美国医学院会《美国医学院协会关于全科医师职业教育的计划》的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以适应多元医学模式下的医疗发展需要[4]。医学人文学科在美国的发展也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80年代以后,在欧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一些国家的著名大学也陆续建立了医学人文的教育和研究机构。

3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医学生是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中直接录取的,人文素养比较薄弱。而我国现行的医师人才培养机制大多专注于医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对那些与医学相关联的重要执业能力都普遍重视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的淡薄甚至缺失。中国医师协会有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引发的[5],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者们已认识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国内一些高校建立了医学人文研究所或中心,对医学课程体系整合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医学人文学科教育与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6-7];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医学继续教育中也渐渐渗入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等,尚存在明显不足,医学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医学人文的终身学习机制尚没有形成,为此,医学教育者们提出了从树立意识、改革课程体系、改进医学人文教学方式、探索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改善医疗执业环境等方面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改进毕业后医学人文教育模式[7-8]。

4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的体会

4.1 西医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西医院校尤其是医学专科院校,同一些文理综合性大学相比,在促进医学与人文融通上,存在教师资源、课程资源明显不足。医院是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临床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着医学生也就是未来医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近年来,许多医院存在重学历,重技术,轻人文素质的倾向。部分教学医院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没有把人文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更没有具体的医学人文教育计划,临床教师忙于医疗工作,而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因此,以中医学为载体,强化和加深西医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是改进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4.2 中医学与医学人文精神 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的养生学,以儒学思想为指导的医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传统学术相互融合而构成的其他理论,构成了中医学坚实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文化背景、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是组成中医学体系的三大板块。在三大板块中,文化的价值最重要,但却又最不明显。学习中医文化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教育,难以获得眼前的利益,却可以提高一个医生的基本素质。把中医学课堂变成加强医学生人文修养的阵地,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传递中医文化来渗透医学人文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国明代医家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应当看作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成文的医学道德法典。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有一段极为诚恳的告诫:“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类论述,在历代论医德的文章中数量甚多,充分反映了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墨家“兼爱”,佛家“普度众生”等人道主义的崇高意境。而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望闻问切、饮食调养、情志调畅以及“偶尔治愈,常常缓解,经常安慰”的格言,也处处体现了医生内心的谦逊与关爱。

4.3 《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的体会 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中医学中的人文思想巧妙设计于理论和实践课堂教学之中。首先,注重课堂过程中的人文互动,从走进课堂,到关注每一学生的循循善诱地讲解,到平等地讨论,教师不断加强人文修养,通过人文启动人文。其次,将临床实例与人文思想相结合,坚持每次课一个人文故事,如通过“杏林春暖”、“但愿世间无疾病,不患架上药生尘”等形容医生的医德和技艺的典故,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的感召,同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分享医学心得,进一步感悟人文。另外,在讲授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包括学术研讨、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主体学生放在主要地位,让学生与教师探讨临床中如何与患者沟通,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前提下,为患者做出对患者的伤害和经济负担最小的临床决策,这种方式的人文教育无疑会给医学生们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在教学实践或见习课中,带领学生对患者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实事求是地让学生感悟与医学人文相关的临床决策,在教与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目前,在我国推行医学人文教育面临众多问题,身为从事医学这一伟大事业的人,需要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不能忘记医学乃是一门“非仁爱之人,不可托也”的科学,要时时努力规避或减轻人类的身心痛苦,回归医学的终极意义。

[1]杨镜.医学人文讲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3-317.

[2]方铁红.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65.

[3]张大庆.医学人文讲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8-331.

[4]黄蕾,程黎明,杨文卓.借鉴美国经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82-284.

[5]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6.

[6]顾鸣敏,黄钢.中美英医学院校医学课程整合的比较与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30(5):68-69.

[7]万学红,卿平,石应康.“从树干到树叶”:医学八年制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67-370.

[8]熊美凤,林新宏,谭剑.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实现专科医师医学人文素质的优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76-77.

Superficial Analysis on Pervasion of Medical Humanities in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in the Medical schools

Luo Haiou Jin Xianchun✫Cui Ye Zhao Chaoting Zhang ChunX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XinQiao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7,China)

The changes of medical environment have made higher demand for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Consensus has been achieved 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medical skill and knowledge simultaneously.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in TCM culture and clinical practice,it was put forward that it wa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humanities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by spreading chinese medicinal culture in the medical schools.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Medical education;Life education;Chinese medicine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4.042

1672-2779(2013)-14-0061-02

苏 玲

2013-05-21)

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No:2010-2-7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中医学医学教育西医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4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