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热自阴来王青蒿,
肝胆血热身低烧。
凉血止血暑湿着,
清热退蒸疟疾疗。
【释义】 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长于入阴分,能透阴分之伏热出于表,其又走入肝经,走血分,能清退虚热,凉血而除骨蒸烦热。其芳香而散,能清热解暑,故常用于外感暑湿之证。青蒿截疟有神功,尤善除疟疾寒热往来,为治疗疟疾之良药。
【药解】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主治:①用于清透阴分浮热,阴虚发热之夜热早凉,骨蒸劳热,无心烦热等。②用于疟疾。③用于暑期外感证以及血热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捣汁鲜用。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治疟疾寒热。”
2.《本草新编》:“退暑热。”
3.《医林纂要》:“清血中湿热,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证。”【常用药类】 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为长,入阴络搜邪,善于清骨间邪热;白薇常用治阴虚兼有外感者,且能清胃中虚热而又善于益阴除烦;地骨皮长于凉血除蒸,清肺降火;银柴胡主清虚热,除疳热;胡黄连主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青蒿善于清泻肝胆之虚热,退无汗之骨蒸,或不明原因之低热。
【临证应用】 青蒿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分,伤阴劫液,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热病后低热不退等,常与鳖甲、知母、牡丹皮、生地黄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常与银柴胡、胡黄连、知母、鳖甲等同用,如清骨散;治疗疟疾,可单用较大剂量鲜品捣汁服 (《肘后方》),或随证配伍黄芩、滑石、青黛、通草等同用;治疗湿热郁遏少阳三焦,气机不利,寒热如虐,胸痞作呕之证,则与黄芩、滑石、半夏等药同用,如蒿芩清胆汤。本品解暑热,常与连翘、滑石、西瓜翠衣等同用,如清凉涤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