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旺纯
(盐城市第一小学,江苏盐城 224005)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2课《输入文字》主要是以“智能ABC输入法”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输入文字的方法。包括输入单个汉字、词组和标点符号三个部分。在该学科上册教材中,曾经介绍过“全拼输入法”输入单字,因此,学生有一定的文字输入基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输入整段文字。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也有部分学生操作实践较少,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指法都未掌握,用的是所谓的“二指禅”。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内容设计过深,部分学生会跟不上;内容设计过浅,好的学生又提不起劲,教学尺度较难把握。再从教材的体系来看,本课介于“画图部分”和“word文字处理”两个章节之间,属于相对枯燥的部分,如按照教材平铺直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在本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赞可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一小段(三至五分钟不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引,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可以帮助他们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之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一位教师的导入部分,设计的是通过唱儿歌《找朋友》到给古代汉字找朋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远古人类用工具刻字,前人用毛笔写字,我们现代人用电脑输入汉字”这句导入语,既点明了课题,又暗示了信息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作用。
另一位教师的导入,是要求学生在电脑上写出今天的日期。早就学过“全拼输入法”的学生一个个胸有成竹,满以为是小菜一碟,谁知在输入“〇”时却遇到了困难。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汉字输入还是有探究的价值的,立刻由浮躁变得认真起来。
总之,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情感的第一步,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情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促使课堂在情境中有机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教学效果在情境中不断提高。
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组与学生一起夺小旗的活动,并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给各小组陆续加上获得的旗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另一位教师组织的是一次古诗欣赏活动。让学生从“欣赏”到“朗读”再到“输入”。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解决单字、词组的录入以及隔音符号的使用。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都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使每堂课都变成一次愉快的学习旅程,让学生在玩中练、乐中学。
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回应和回答的提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促使学生深入地思索工具、软件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学工具并用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有效的问题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应简短、清楚明了。学生能快速了解问题并能明确知道该回答什么、怎么回答。二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问题应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三是有组织、有顺序。问题能使学生在联系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发展的逻辑结构。四是问题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强烈的反应,能引发更复杂的心理活动。五是问题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能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如:一位教师在完成输入单字的环节后向学生提问:“要想成为输入文字的能手,仅仅会输入单个汉字是远远不够的,据统计,汉语中有87%日常用语是词组,比如大家刚才练习的儿歌当中就有很多词组,如果我们能把词组作为一个整体输入会不会快一些呢?”该问题的提出,不仅自然过渡到“词组录入”这个环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另一位教师向学生提出:“按数字键或鼠标单击都可以选择你要的汉字,出现字词选择框,我们应该用哪种方式呢?”该问题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入方式。
总之,课堂提问应以“启发式”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引导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本节是一节技能课,但技能课不等于技术训练课。技能课应强调融入实际问题和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只有在贴近实际的技能学习与运用中,学生才能够自然地运用技术加以解决,才能实现学习迁移。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的特点;注重渗透方法;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一位教师结合新年大家都想送贺卡的愿望,让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自己输入文字制作贺卡。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另一位教师设计的是学生们经常开展的游艺活动——成语接龙,不过这次是要求学生在电脑屏幕上“写”出来。活动后不仅让学生演示自己的成果,还要对其他小组的完成情况作评价,学生借助这样的展示评价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输入词组的方法。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除了做完共同的作业,还可以再做一些额外的、难度大些的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用了“课件”,而且使用了“学件”。进入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如在单字练习中,学生在做完上一个有铺垫的练习后,再进行单字专项练习,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完成基础练习。练习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儿歌,既让学生没有枯燥感,也让学生有进一步练习的欲望。更主要的是儿歌和要输入的字都是随机出现,完成得较快的学生可以单击“大姆指”继续练习,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
另一位教师设计的练习也颇有特色,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都注意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如单字输入:春暖花开(直接选中)→智勇双全(需要翻页)→千山万水(快捷选中)→绿草如茵(怎么输入ü?)。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去挑战,每一个学生也都能有收获。
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得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1]任满琴.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5).
[2]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四种课型的界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1).
[3]盐城教育科研网(http://jky.yce.cn/)初等教研(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