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 艳
(辽宁省盘锦市盘锦日报社,辽宁盘锦 124010)
不论是自己“找食”的晚报记者,还是“等食”的日报记者都一样面对与采访对象如何维持关系的问题。相对来讲,与采访对象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晚报这个问题要显得尤为重要。在日报工作时间长的记者一下子面对写社会新闻,第一大难题恐怕就是如何收集新闻线索,其实,每一名记者都知道,新闻线索在于积累和挖掘,采访对象在于寻找和维护,有了这两条做保证,没有不够跑的社会新闻,只有跑不完的新闻题材。而在跑新闻的过程中,对于新闻题材的寻找,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迅速编织一张稳固的人脉网,不断地扩充,不断地维护,有了“源头活水”,新闻线索当然“滚滚来”了。那么如何来编织这张“人脉网”呢,或者说,如何长期稳固地来维系曾经被采访过的采访对象呢,以下是笔者自己多年来的体会与经验。
采访多年,每个记者都会有不同部门,不同行业负责宣传方面固定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子邮箱等等,笔者看到,有的记者往往随手把联系电话记到采访本上,采访本用完了,电话也找不到了,下回再联系这个采访对象时,还得“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有时候干脆就找不着了,给采访带来诸多麻烦。其实,只要有心,专门拿出点时间,把所有自己联系过的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分门别类地誊写到一个本子上,公检法司,市政绿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部门等等,把每一个部门负责人和负责宣传的主要联系人的各种联系方式准确地记好,以便自己联系采访的时候准确无误地找到要找的人,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第一手资料。笔者就做了一本这样区别于同学与朋友的通讯录,如果需要记者的采访对象太多,在通讯录前面可以做个索引,方便查找。如遇需要联系的采访对象,翻到该页就可以了。有的采访对象经常联系,电话已经烂熟于心了,拿过电话就可以拨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讯录要保持更新,因为有的人联系方式经常换,因此也要进行相应更新。有时候,自己也要经常翻阅一下通讯录,看着电话号码想起采访对象,促使自己与他们保持经常性联系。
把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要完以后,不要“晾”在那里不管了,要保持日常的联系与沟通。比如,发完稿了及时相告对方,提醒对方见报的版面与具体日期,其实看似是一个不重要的提醒,但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与重视,对你的印象自然就加深了。平时,采访对象有需要帮忙的,也要尽力去帮忙。有很多时候,如果稿子见报了,采访单位会多要一些报纸,这时记者要尽力去帮着找报纸。来而不往非礼也。等到记者需要咨询什么政策,或者采写哪类稿件时,采访单位自然就愿意配合了。笔者在一次采访盘锦市兴隆台区渤海街道兴油社区老两口万里骑行重走长征路的新闻题材时,就是因为笔者经常与兴油社区保持联系,才在一次无意交流中获得了这个重大新闻题材。尽管如此,老两口刚开始并不愿意接受采访,因为他们对能否完成自己的长征路线并不确定,不想太高调示人,等老两口“长征”之路成功归来时,老两口所居住的兴油社区主动与笔者“通风报信”,这时,老两口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很愉悦地接受了采访,连续7篇稿件的连续报道,让老两口在盘锦市已经小有名气。最后一篇稿子见报时,笔者把连续7天的报纸整理在一起,一张不落地送给了老两口,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尽管采访之后见面少了,但老两口经常给我打电话聊天,把他们遇到的新鲜事、有趣事讲给我,关系十分融洽,新闻线索自然又多了一条渠道。因为“老两口万里骑行长征路”的成功报道,不仅新闻作品获得当年辽宁省好新闻奖,而且老两口所在的兴油社区也因为新闻作品的影响力而声名远扬,与笔者的联系也愈加密切。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有的记者抱怨,每天总给采访对象打电话麻烦人家要线索写稿件,都不好意思张嘴了。实际上,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看你怎么相处,如果把采访对象处成了朋友,朋友之间,礼尚往来,这时再打个电话,就不会有羞于张嘴的想法了。其实,采访对象也很希望与记者保持长期友好来往,有些单位都是有宣传任务指标的,记者和采访单位的意愿是一样的,这样就更容易相处了。朋友之间相处,节假日发个问候与祝福的信息,有忙需要帮的,要给予帮助,如果采访对象提供新闻线索了,还要及时给做线索费。把朋友应尽的责任尽到了,何愁不能成为朋友呢。笔者在近10年的采访中就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由工作上的伙伴发展成为生活中的朋友,每隔一段时间,这些朋友就要在一起聚一下,从工作到生活,从家庭到孩子,无所不谈。有人说,人这一生中,同学关系是最真诚的。其实,有些工作中认识的朋友也一样可以保持这样的关系。笔者倒是以为,与工作中认识的朋友有时交流起来更方便,因为在采访中,已经有了很多次真诚地交流,无形之中相互了解就加深了,再加上,彼此没有交流的“禁区”,因此很容易成为朋友。
一种情况是,关系稿或者人情稿符合新闻规律、具有新闻价值,这个就无需赘言了,要给予应发尽发。另一种情况是“假稿”,和采访对象熟悉了,也成为朋友了,在发来的稿件中,采访单位往往为了完成宣传任务而“造假”,这个就需要记者的一双慧眼了。但是同时又面临一个问题,发现了这些朋友传来的造假人情稿和关系稿怎么处理,发不发,发了什么后果,不发,影响朋友关系,怎么跟朋友“交待”。面对这个原则性的问题,记者要公事公办,不能发的稿子坚决不能发,同时也要与关系单位核实好,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新闻事实发生,如果有,是否有图片为证,如果没有,那直接告诉采访单位发不了,实话实说,也不要怕得罪采访单位的朋友。一次不给发,采访单位的朋友自然下回也不会传这样的稿件了。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与采访单位的正常联系,而且采访单位了解了情况后,不会再去动“造假稿”的脑筋,直接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或者传有效的稿件,彼此加强了沟通,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