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传播语境下政府强化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2013-08-15 00:49文丨邵高俊祎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网民舆论政府

文丨邵高俊祎

(浙江传媒学院,杭州 310018)

透明、公开的网络虚拟世界形成后,随之引发网络舆论逐步替代传统媒体舆论的趋势。据统计,在2012年全国范围内所热议的100起热点话题中,因网络舆论信息所造成轰动效应事件已超过半数。诸如2012年轰动全国的雷政富不雅视频、“元芳,这事你怎么看”、“韩寒代笔门”等等。这些网络热点事件在丰富网络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真实性等提出了很多质疑,如郭美美炫富、干爹门等,这些负面的热点事件,不同程度侵袭着我们的价值观,对社会道德范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网络虚拟环境的舆论信息对现实世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并逐渐成为现今社会舆论信息的源头。但网络较比于现实环境而言,在公众获得更多权益的同时,也严重缺失着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导致无法对不良、虚假等类型的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阻止,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众对事件的思考和判断,最终将使整个社会环境朝着不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强化政府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已逐渐成为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举措。

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及强化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1.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1.1.1 网络信息传播主体的复杂性。网络环境是由现实科学技术发展所衍生的新世界,对使用者并未设置任何准入限制,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任何非实体触碰形式的交流。网络的全公开状况,使少许网络居民在接触某些特定信息时,逐渐导致自身行为趋向于“暴民”,进而在其中大肆宣扬违法、虚假、诈骗等言论。据2012年网络网民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已然高达5.13亿人次,其中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人数占总比例超过50%,80%左右人群收入在2000元左右,其中受教育程度多为高中及以下。该数据表明,由于网络使用者素质和年龄偏低,若不进行信息引导,必然在将来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1.1.2 网络信息传播内容的真伪性。目前的网络极为“自由”,参与者可以在相关平台发布任何类型信息,并不顾版权在网络中提供免费下载,由于信息大多为即时发送,中途缺乏审核,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确认,这也是导致我国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虚假、负面信息肆意传播的主要原因。而网民在获取信息后,并不思考其真实性,仅依从信息“轰动效果”的程度进行转载,缺乏基本的辨识,使舆论逐渐偏离原有轨道,威胁社会稳定。

1.2 强化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时期,在不断鼓励科技强国的同时,也衍生出综合管理与发展的矛盾。公民在快速更新换代的产品和思想下,较为容易忘乎所以,对社会以及网络虚拟信息缺少基本认知,进而盲目地认同、采用以及传播任何信息。社会的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只有不断地唤醒公民的责任意识,才能够在现实以及网络中进行有效的规范,进而逐渐形成规范的舆论环境,彻底隔绝因虚假信息而为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2 政府强化网络舆论监督及其引导的具体举措

2.1 加大政策引导,强化网络传播引导功能

作为网络道德规范治理的执行主体,政府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监督,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以促进推动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当将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贯穿于政府网络治理的全过程中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认真切合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制定并实施网络治理政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指导,将目标锁定在建设和谐文化上,积极促进生成和发展和谐、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型网络道德规范。

目前,我国已经在政府治理的层面上制定了一系列的针对不同层级、相互配套的治理政策体系。当然,对于网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不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的,对于未来网络道德规范治理,政府应始终坚持政策与教育相结合的手段,加强政策引导。

2.2 规范行业发展,提高网络媒体传播自律

2.2.1 引导行业自律。网络行业除传统企业所衍生的O2O互动社交网站外,还有B2C、B2B等新型的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门户等,这些网站的影响力之大、涉及面之广,让传统传播媒介望尘莫及。但其也存在很大的法律问题,如在法律暂时无法触及之时,有些网络媒体不能够很好地严以律己,这就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和引导。此外,还需要不断提升网民素质,我们知道网民是网络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其数目过于庞大,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导致网络目前状况的主要因素,所以说,逐步提升网民素质,能够在源头上彻底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

2.3 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网络信息传播机制

政府在与网络不良舆论的斗争上,通常处于弱势,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信息公开量不足,在某些虚假信息出现后,政府只能徒做解释,使其公信力逐渐下滑,也让虚假信息的发布者“尝到甜头”,进而更加肆意妄为。只有政府更为透明化地在网络中公开信息,特别处于危机公关之时,信息的第一时间发送,能够有效地遏制虚假信息的生产。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网络中之所以任何信息都能够得到传播,原因在于缺乏监管和审核。在全面增强网络信息管理的同时,应规范化地设立“把关人”或称审核者,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在源头上对信息进行控制,有助于综合管理更好地执行。

总之,在政府以及相关组织机构作为信息的审核者的同时,网民更应积极参与其中,为有效地健全健康网络做出贡献。

[1]李政.网络危机传播研究综述[J].科技传播,2010年12期

[2]汪晓霞.试析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功能[J].传媒观察,2008年09期

[3]乔丽莎.公共决策与网络舆论良性互动研究[J].新闻世界,2010年05期

猜你喜欢
网民舆论政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