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狄峂伟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郝勤曾经给“体育新闻评论”下了个定义:“体育新闻评论是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对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运动有关的人和事发表的看法、意见和观点。”1从80年代至今,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等电视手段,以及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分支,随着我国“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日益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体育节目最初是以比赛实况转播类型出现的。我国电视体育与欧美相比起步较晚,最早追溯到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对八一男、女篮球队和北京男、女篮球队表演的实况转播。此时的评论员如张之的解说以激昂、快速著称,和宋世雄的高八度音调高亢有力。不难发现,此时的电视体育评论明显的带有广播痕迹。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栏目取得了长足发展,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播、通过卫星电视体育频道向全国播出。“电视体育节目向大信息量、强时效性和立体报道、综合报道方向发展,节目形式更加丰富、设置更加细化”2,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消费品,作为一种商品符号,成为社会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观念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体育比赛、体育明星、运动休闲用品以及运动休闲本身都成为了符号化的消费。参与这种符号化消费构建的大众传媒,在这时候本身也是一种消费品。因此,也就产生了电视体育类节目对本体的又一次背离——大众化与娱乐化。
首先是以大众化群体为定位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开始在选题内容上、受众定位上、语言表达通俗性上、评论记者群的身份上进行了全新改版。内容上不再拘泥于体育界,而是横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语言表达上也力求做到言之有物、通俗易懂。评论的作者群在主要由职业记者来担当的同时,可以有专家学者、运动员、教练员,甚至普通球迷,只要你对体育运动有着深深的喜爱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表现为电视体育的娱乐化倾向,在淡化技术的同时,表现出更加桀骜不逊的藐视权威的强烈冲动。专家型的评论员准确、严谨的评论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厚爱,然而一些以调侃、讽刺等轻松娱乐形式表现出来的体育评论则更能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如央视《我爱世界杯》栏目邀请娱乐界明星参与“侃球”以及包括李宇春在内的超女们在不同报纸、网站开辟个人世界杯专栏,用娱乐圈的人气吸引大众目光。娱乐圈大胆犀利的言辞、戏剧化的冲突模式、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表现手法以及强大的明星效应,无一不成为未来电视体育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位网友说:“我喜欢《南方体育》,就是喜欢一种人性化的表白,喜欢一种戏剧化的情景,喜欢一种故事性的叙述。毕竟,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如果我是一个标准的球迷,为什么要看你们整天讲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我想听米卢的丑事,我还想知道谁收了黑钱,但是,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我还想娱乐,想通过阅读获得一种快感。”那么,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在面对这一汹涌而来的生活化与娱乐化浪潮时,该怎样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呢?
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一部分,任何与体育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对象。例如白岩松、刘建宏在世界杯前夕开办足球谈话类节目《三味聊斋》,第六期“英格兰为什么总是哭”、第十一期“让不让孩子踢球”、第十六期“世界杯熬夜方法”,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话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球迷朋友的关注。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应大胆拓宽节目选题范围,从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到社会、人生的跌宕起伏,从世界聚焦的体坛大事到不为人知的幕后真相,从专业性的体育评介到生活中的体育趣事……电视体育评论应该开辟更广阔的舆论空间,挖掘更有价值、更有趣味的讨论话题,才能实现体育评论节目的创新。
《体育评书》节目的主持人梁宏达曾说过:“《体育评书》不是就体育论体育,而是把体育这个东西拉开了,跟社会、人文等各个现象相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说社会、说人生、说我们身边的人和事。”3社会多元化的结果之一便是知识冲破学科领域的束缚,而电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更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为一体,叙述视角可大可小,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
2008年《足球之夜》意外的遭到中国足协的封杀,原因出自2008年1月3日播出节目中,央视体育频道请来的一些嘉宾对中国足协2007年的工作评价大多不高,其中著名体育评论员李承鹏给谢亚龙打了不及格。这一客观公正的低视角的评论角度,虽然遭到了足协单方面的反对,却赢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
评论手段作为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中最具活力的创新因素,是电视节目个性特征外在的显著体现。涉及电视技术上的更新、节目板块的调整、评论形式的变革、主持人的更换、节目现场的布置、灯光道具的运用,以及关于节目时长、时段、频道等等的调整。
例如央视教育电视台《体育评书》,吸纳了中国传统评书形式,以二人转形式重点讨论体育赛事,并穿插以体育花边新闻和其他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三味聊斋》则由黄健翔、白岩松、刘健宏三人在开赛前对各球队在世界杯上的历届表现作梳理和评价,展望本届世界杯看点,预测各球队命运;《豪门盛宴》则囊括了前方记者、评论员现场解说、赛前分析、赛后点评,后方演播室现场嘉宾和场内观众互动,以及短信互动等多重表达方式。
每个电视体育评论节目都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播报方式,从形式上树立自己的品牌logo。如今有许多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单单重视节目内容上的选择,而忽视了节目形式上的包装制作,造成节目虽有“看点”但无“亮点”,对于节目的生存与发展非常不利。
在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电视体育评论节目要想拥有自己的忠实观众,树立自己的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便是个性的塑造。全国电视体育播音员主持人研究会会长孙正平说:“体育解说就像是策划春晚,准备很长时间,自以为能做到口吐莲花,旁征博引,总是不能调好所有听众的胃口。”众口难调的现象在体育评论类节目中并不生僻,有人认为刘建宏“坐黄牌的沙发”、“这种犯规就相当于汽车追尾,负责任的总是后面的人”等言论完全是以娱乐受众为目的,缺乏专业色彩;而另一些人对于段暄的“轴”却不认同,认为世界杯就是个乐儿,建议他的解说多一些元素,给咖啡加点糖。
无论哪一种主持评论方式,都代表着一种个人品牌特色。未来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倾向,从本质上说正是体育评论中的一次“人”的发现。它表面上以体育评论娱乐化为最大的特点和旗帜,反对刻板的技术化体育评论,而它的另一面就是充分彰显评论者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这种众口难调现象。当然,各大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也只有努力塑造多元的品牌个性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与收视市场。
总之,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在面对日益明显的大众化、娱乐化趋势,只有拓展节目内容、开辟新的视角、加强包装制作的更新创作、形成多元个性的品牌定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时代的需要,逐渐发展壮大。
[1]郝勤:《体育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杭孝平. 中国电视体育节目50年发展历程回顾[J]. 新闻窗,2009,(05):71-73.
[3]冯现玲. 如何规避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性[J]. 东南传播,2010,(11):115-116.
[4]谢力,王翀:电视体育评论的“述”与“评”[J]. 当代电视. 2002(05):50-51.
[5]杨威. 谈体育评论节目的深度报道. 记者摇篮. 200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