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 刚
(大同市广播电视台,山西大同0370000)
电视节目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好的电视作品应该是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如果说社会是个万花筒,电视节目则应是一个多棱镜,它不但真实的反映社会的千姿百态,同时还能通过载体的衬托,内容的取舍,从而更加多侧面的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反映事物本质的美。所以,追求创作美,不仅能增加电视专题节目的可视性,而且会给观众留下明朗而深刻的印象。
在改造自然中,人们移山填海、改土造田,农民辛勤劳作种出了绿油油的庄稼,收获了粮食,这是善行为,它揭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善行为。它被作为电视专题向人们报道时,被人们接受时就形成了内容美。在拥挤的车厢里,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老人遇到了困难,孩童失散了亲人,这时有人扶老携幼,这是善行为,它是美的,如果被专题包容,这也是专题节目的内容美。还有作为心理过程,残疾人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去创业争取成功,将此作为一篇电视专题报道,它便有了电视作品的内容美。
电视专题节目的内容美首先是真实美。真实是新闻作品的生命。新闻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吸引那么多人去听、去看,关键是以真实取胜,只有真实的东西它摸得着、看得见、嗅得到才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让人产生美的感觉。我台的人物专题《十年还债路》,说的是原县乡镇企业局退休干部胡丙申不怕苦不怕累,辛苦挣钱为别人还债,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他的道德品质令人钦佩。通过记者深入、细致的采访,没有一丝一毫的笔墨渲染,自然、真实地把胡丙申这个人的人物个性和社会环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一种强大的真实美就跃然纸上,使受众对主人公的敬意油然而生。这就是真实的力量,所以专题节目惟其真,才能尽显其美。
电视专题节目的内容美其次是是崇高美。崇高能提高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鼓舞人的意志和毅力。作为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新闻,往往能是人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潜能去和卑鄙、丑恶做斗争。电视专题的崇高美,主要表现人的巨大力量,并显示人们征服和掌握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如:舍己救人中的英勇顽强、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卫士、最美司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还有改造山河中的卓绝奋斗,社会的先进力量要反对或摧毁社会的落后力量。
电视专题节目的内容美第三是新奇美。新闻的的新奇美,就是积极地报道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某一新事物从发现到被媒体报道被受众知晓,人们从开始的新奇投入到跟踪了解到最后的知道真相都是出于新奇。所以,新生事物是时代的产物,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凡是具有新奇特点的事物都可构成专题作品的内容美。因而,我们的记者在采写专题节目时一定要注意抓事物新奇的内容,使作品更加充实,更具魅力!
电视新闻是靠动感的画面和声音的有机融合来传递信息的,所以画面镜头拍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视成品片的质量。
2.1 巧妙运用造型,增加画面的装饰美。在拍摄过程中巧妙运用造型可使画面有装饰美,我们一般常用的有字母型构图、符号型构图、“S”型构图等。字母型构图是指画面结构和某个字母相似或雷同的画面构图方式;符号型构图是摄像构图抽象的表现方法,常见的有:辐射型、一字型、直角型、三角型等;“S”型构图是一种富有变化的曲线构图。运用这些方法来拍摄,可以使固定画面形象而有动感。
2.2 主次分明,增加画面的层次美。一个电视画面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就是画面的主题,为了能充分展示主题特征,在拍摄时,摄像师常常会采用同环境下某一物体作为陪衬。还可以通过选取恰当的角度和景别,穿插运用光、色、影调、线、形等造型元素,同样也可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电视画面。试想一下,晴朗的早晨,旭日初升,侧逆光下,仰拍一串带着露珠的葡萄,和同样环境下顺光俯拍同一串葡萄,画面效果肯定不同。
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中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在专题节目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解说词是一种听觉语言,朗朗上口,优美动听,入心入耳的解说词,可使一部电视专题达到最理想的信息传播效果。追求其韵律美就是达到这一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3.1 注重选择词汇。
解说词要让观众容易听,愿意听,所选用的词汇包括词语的搭配要适合于人的听觉习惯,要在观众容易理解的范围内去遣词造句。具体地讲,就是要着重启用声音响亮、音感强烈、音调悠长的字眼,多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顺口顺耳的词语。例如:不够响亮的字“与”、“及”、“至”、“如”可改用成“和”、“跟”、“到”、“像”等比较响亮的字;单音词“时”、“前”、“但”、“或”应改为双音词“时候”、“以前”、“但是”、“或者”。这样可充分发挥汉语声感优美的特性,做到解说词语言质朴、悦耳动听、韵律明晰,使观众听得清,记得明,易于接受。
3.2 讲究调配声韵。声调优美是汉语的一大优点。在写作电视专题解说词时利用语言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四声的相互配合,使之平仄交错、此起彼伏,就会产生轻松活波、出神入化的韵律美。
在电视节目中,画面语言是电视的基础语言,每个镜头每幅画面都有其固有的含义。前期拍摄了大量的镜头,到底选取哪一些,怎样选材能准确体现主题,这是体现编导意图最关键的一环。
(1)用细节提高信息含量。“细节,实际上是指影视作品中的某种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揭示作品题旨内涵或激发观众视听兴趣的特写。他将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放大给人看,去除杂物,强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强化观众对被摄物体的认识和感受,并达到透视事物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所以,电视专题片应该准确使用细节,多用近景和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的细节,把人物基本特征介绍给观众。不难看出,鲜明、真实的电视细节,往往能成为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没有细节的介绍是无法打动人心的,也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好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更丰富,使事件更生动,是电视节目更具吸引力。在剪辑过程中,用细节说明人物,用细节深化主题,这就是电视专题节目的美学。
(2)用长镜头增加真实感。长镜头是指镜头尺度和延续时间都较长的镜头。它往往用推、拉、摇、移等多种拍摄方法,连续地对一个场景进行拍摄,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段落,从而保持被摄物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曾经有专家提出“蒙太奇是思维,长镜头是眼睛,有了眼睛就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事实上长镜头不仅有“记录”功能,而且还有具体描述功能,它的作用就是对事物做真实性的具体描写,不加任何修饰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因此在电视专题节目中适当地运用长镜头既可以形象而准确的事件过程介绍清楚,又能保持事件发生过程的原汁原味。当然,在创作过程中长镜头也有不足之处,通常来说,长镜头节奏较慢,有时提不起观众的兴趣;在剪辑时,有一些制作者很少考虑观众的收视体验或者没有真正地理解长镜头的运用实质,还有甚者,有些编导出于惰性,为图省事,剪辑时几个长镜头到底,影响了节目质量。可见,任何剪辑技巧的运用都应该服务于节目主题和风格,都应该根据节目需要来决定镜头的取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影响电视专题节目创作美的因素还有很多,但都应建立在内容真实,语言平实,风格朴实的基础上,要先让大家看懂,再让大家获得美的享受,不能本末倒置。作为电视工作者,尤其是电视专题节目的编导们,应该认真做好每一期节目,想观众所想,对观众负责,让观众在物质上富有以后,还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