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亿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设计院,北京100854)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1]。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做了全面阐述。他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总书记还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等重大问题,对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在新形势下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让群众说话,为群众说话,对群众说话,从群众那里吸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3]。这不仅是当前对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神圣职责。
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让群众说话,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让群众说话,有四层含义:一是让群众反映意见。做到让群众有话有处说,有苦有处诉,有冤有处伸。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会产生不平之气。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让群众说话“出气”。有时,即使群众的意见不很正确,也不妨让他们一吐为快。为此,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接待群众,要建立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为群众表达意见打开方便之门。二是让群众评说优劣。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开展了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推行了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任前公示制度,把检验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标尺交给群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比较好。比如,让群众给领导干部打分,谁优秀,谁称职,谁不称职,谁应当提拔重用,谁应当“下岗分流”,先听一听群众的意见。此举不仅有效地激发了群众的民主意识,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三是让群众献计献策。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作为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4]。重大的决策,要请广大群众讨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按多数人的意见拍板。工作有了群众基础,执行过程就会顺利,阻力就会少了。四是让群众自主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不是由少数领导说了算,而是由广大群众说了算,让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把话说透、说够,确实保障群众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为群众说话,积极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说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动嘴,最根本的是要想方设法加快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为群众说话,一是要看我们能否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比如,群众对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顾群众利益的做法是深恶痛绝的,作为领导干部就应该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即使搞建设也必须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前提,而不应该损害群众的利益。二是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当前,尽管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但小康水平还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的生活仍很困难。如果我们出于这样或那样的考虑而不正视这一事实,那就不是为群众说话,客观上就会损害群众的利益。近些年来,一些单位积极开展访贫问苦、挂钩帮扶以及党员干部“结穷亲戚”等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里,从而赢得了群众的真情回报,干群关系得到了融洽,这就是为群众说话。三是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的切身利益很现实、很具体。作为领导干部,就应该把这些现实问题、具体问题解决好、处理好。比如,一个单位的福利就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又如,群众对反腐问题十分关注,能否动真格碰硬、严惩腐败分子就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为群众说话的试金石。
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对群众说话,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群众的工作艺术。对群众说话,就是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5]。从领导干部的角度讲,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领导干部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名领导干部要成为各项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指挥者,首先,必须成为出色的宣传家和鼓动家。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交代任务,让群众知其然,而且要善于阐明事理,让群众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领导的正确决策才能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群众角度讲,加强对群众进行组织、宣传、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有的群众由于受到文化水平、活动范围、生活阅历、观察视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不够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不够全面,看问题可能失之偏颇;有的则从一己私利出发,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持功利主义态度,凡是给权利的就奉若至宝,凡是规定义务的就置若罔闻;有的奉行金钱至上,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讲不明。对这些群众,“说”就显得尤其重要。其次,要弄清楚对群众说什么。对群众说话,一是要说群众应该知道的东西,二是要说群众最想知道的东西,比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公民可以享受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等。当说不说,是渎职行为;尽说些不该说、不必说的东西,同样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的表现。只有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把准脉搏、对症下药,才会被群众所接受。再次,要研究怎样对群众说话。做好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研究。对群众说话的基本要求:一是耐心细致,二是生动活泼,三是通俗易懂[6]。做群众工作,不能像“秋风扫落叶”,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那里吸取智慧和力量,切实维护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做到:一是善当听众,广交朋友。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各种意见要认真倾听,正确意见要虚心接受和采纳,不同意见或逆耳之言要冷静思考。要鼓励群众讲真心话,反映真实情况。要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扩大联系群众的范围和视野,在加强同工人农民联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同知识分子的联系,还要重视加强同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各社会阶层的联系。二是察其疾苦,为民办事。古人云,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这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关系的基础。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群众的带头人,要体察群众疾苦,时刻想着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7],领导干部一定要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点上,立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领导干部还要特别注意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抓住“雪中送炭”的机会,让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秉公办事,取信于民。秉公办事既是领导干部品德的反映,又是密切群众关系的准则。秉公办事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敬重和爱戴,就是因为他们光明正大,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四是言出必行,慎重承诺。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既不能凭上级授予,也不能要求群众违心地认可,而是以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模范行为去赢得群众,关键在于说到做到。领导干部只有言出必行,才能树立威信。如果夸夸其谈,只许愿不还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笼络人心,群众对这样的领导干部必将持不信任乃至鄙视的态度。领导干部要处处为人表率,讲话、表态、答复问题,一定要深思熟虑,对群众提出的要求,一定要认真考虑,答复群众的事情,一定要狠抓落实;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群众解释,说明原因。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讲过头话,不办过头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8]。五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既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首要条件。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人表率。如果自己在工作中不深入群众,不率先垂范,出了问题埋怨群众,推卸责任,或马列主义待人,自由主义对己,倘若领导干部本身不正,做好群众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
历史的经验和实践表明,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们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9.
[3][7]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