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台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考

2013-08-15 00:49文丨陈滨潮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老百姓民生民众

文丨陈滨潮

(浙江省磐安县广播电视台,浙江磐安 322300)

1 引 言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是依靠本土化生存,区域色彩浓重,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自“闪亮登场”以来,全国各地的地方电视台竞相效仿,发展迅速。民生新闻经过十几年孕育,现在到了关键的节点上:是不断创新前行,还是抱残守缺被淘汰?作为身处行业之内的工作者,伏案提笔,将近年来对民生新闻的观察与思考赋予笔端,以供广大电视工作者一起探讨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当前地方台民生新闻浮出水面的瑕疵

2.1 节目品质和格调降低,娱乐化倾向趋于严重

生活在基层的广大老百姓是民生新闻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养料”,是民生新闻壮大的“富矿”,在确保获得高收视率和占据较高市场份的“商业化”面前,民生新闻自觉或不自觉的向商业化、娱乐化方向靠拢。为了吸引民众的眼球,有不少民生新闻变成了“花边新闻”,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被“娱乐”了,所谓的“平民文化大餐”与民生新闻所倡导的社会批判相去甚远,变成了“不靠谱”的刻意表演。最典型的莫过于因“干露露骂人”事件引发的广电总局对江苏教育电视台停播整顿的处理,该台此前于2012年11月24日录制竞猜节目《棒棒棒》时,违反国家有关宣传管理规定,擅自变更节目设置范围,大量播出非教育教学节目,致使恶言丑行在网上传播,造成的社会影响极为恶劣。虽然竞猜节目非民生新闻,但电视制作者刻意的“娱乐性”已经渗透到了电视的不少领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课题。尽管民生新闻娱乐化倾向在地方台新闻界有一定市场,但笔者认为这绝不是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方向。

2.2 热衷琐事,止于表层,缺乏报道深度

民生新闻以其简单明了及快速平面的报道风格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但民生新闻热衷于琐事,止于表层,缺乏深度的报道方式又显得过于肤浅。譬如一次意外交通事故、职能部门的个别乱收费、弱势群体的遭遇、邻里矛盾、宠物丢失等等,诸如此类,都被放大后作为民生新闻加以报道。“过于琐碎与表面,其实是一种‘琐闻’传播”[1]。在“琐闻”现场,记者更像是一个电影导演旁边的“场记”,记录着闹剧的出场顺序,或者不胜其烦的就事论事,少于对事件的剖析及追问,更谈不上新闻深度的挖掘及升华到理性层面的评判,留给受众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起到了蒙蔽作用。[2]”其实,当我们静下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这些看似“琐闻”题材的“本质”后面包含着更严肃更深刻的话题:譬如涉及到公共道德、公共意识、社会心理等社会问题层面。也许你会说,这是社会学家研究的领域,与新闻工作者没有太大太多关系,但笔者想说的是,新闻工作者不正是“真、善、美”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假、丑、恶”的揭露者吗?遗憾的是,尽管民生新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探索,对于事件的简单描摹,止于事件表层的新闻比比皆是,而真正具有理性剖析和深刻报道的新闻却少之又少。

2.3 同质化倾向严重,造成受众的视觉疲劳

地方台民生新闻的关键词是“本地”,这就极大的限制了本地区单位时间内的新闻总量,地域的限制和人口总量的限制,就好比台湾地区和整个大陆地区新闻总量的差距。在台湾,一个小猫小狗走失了,十几家电视台在一天内能滚动报道十几次,在大陆网民网上留言看来,这纯粹是无厘头的新闻报道,居然要耗费那么多公共资源,无法理解。同样,地方台为争夺收视率,同一地区不同的民生新闻栏目重叠、类同,电视观众在不同民生新闻栏目中会看到一个内容相近、画面似曾相识的新闻报道,看来“抄袭”并不只是小学生们的专利。小城市表现还不明显,但在不少大城市,更容易出现各家电视台乃至同台不同频道之间抢夺有限民生新闻资源的状况,使得新闻的同质化问题更加突出。当我们看轻了民众所生活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的时候,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及品位就难以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实在是一种“浪费他人时间”的伤害,一次次伤害的叠加,让老百姓慢慢的降低了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2.4 过多的负面新闻份额和过度的苦难报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猎奇”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地方台民生新闻为了提高收视率,刻意去迎合民众这种心理,表现在对一个意外灾祸,或者一个凶杀现场详尽报道上,忽略了媒体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带给社会不良的影响。这些所谓的民生新闻真的是老百姓现实生活状态的吗?回答是否定的,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只能是老百姓平静生活中个别现象,如果电视里整天充斥着赌毒、凶杀、灾祸等新闻报道,给社会种植的只能是一个负面种子,传播给受众的是一个错误的信息:即这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充满邪恶的世界;民众好像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车祸与纠纷不断、没有丝毫安全感的世界里,对于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加重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滋生。新闻媒体服务地对象是民众,客观地报道生活中的灰暗面,理性地批判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传递爱心、体察人间冷暖,通过新闻报道增强民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媒体人应力戒刻意捕捉血淋淋的场面、悲伤者的眼泪,对于“不幸”和“痛苦”的报道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3 当前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考

3.1 在深度上下功夫,做有思想的民生新闻

“平民意识”是民生新闻的核心,对于重大题材以及与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我们都应该“拿出时间做调查式的深度报道,将问题的来龙去脉剖析得清清楚楚,类似于一个小专题”[3]。一方面对于一个事件的纵向解读和横向剖析,是占绝大多数民众最大的愿望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一家媒体整体实力和新闻敏感度的具体体现。我们对某一事件表象的报道就像一阵风吹过去,顷刻间没有了踪影,给人的感觉虽然“一时鲜”,但不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为民生新闻中的事件,在做报道时,要做到:不仅要告诉民众是什么,还要追问为什么。带着老百姓对事件所关注的问题做深入报道,将会使节目更具震撼力、感染力。就民生新闻的深度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既要维护当事人权益也要倾听另一方的诉说,所谓“兼听则明”,民众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事件本身的是与非做出自己的判断,让观众通过报道吸取教训,引导群众以理性方式表达合理诉求。同时,加强对事件背后事实的跟进报道,引导民众审慎看待社会现象。

3.2 加大对重要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做有力量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还在于扩大报道范围、反应面,重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发挥民生新闻对改善民生的能动作用。譬如国际局势、中央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为老百姓所关心;再譬如:居住城市的重大活动、相关的政策法规、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都应该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记者应该在采访时政新闻时及时捕捉到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挖掘出与民生的深层关系,从大量文件、有关部门的日常行政工作中,以百姓最想了解的方面来揭示有关政策方针将会或已经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要把政策、方针、举措的制定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提炼出受众感兴趣的信息,拓展民生新闻的发展空间,从关注“鸡毛蒜皮”到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方面对民生的影响,使民生新闻摆脱传声筒的形象,成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老百姓与政府互相了解,这才是民生新闻的真正内涵。

3.3 融入人文关怀,使民生新闻具有自己的理性、情感和智慧

我们说要关注民生,这句话本身就渗透着“普通百姓”的情怀。在电视报道中,要用通俗化的语言,采取图片与评论结合、电话连线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自己放在与报道对象平等的位置,摒弃高高在上架子,尊重当事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人文关怀能深入到民众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在给予受众生活和情感关怀的基础上满足他们对事理的本质探析需要。只有切实加强对老百姓的人文关怀,民生新闻才会真正具有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具有自己的灵魂,从而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走的更远。“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同样是新闻资源的富矿,他们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民主精神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等,蕴涵着丰富的新闻价值,应该得到更为充分的反映。[4]”新闻工作者应该将镜头更多地对准民众广泛的生活,展示其真实、美好、积极向上的一面。

3.4 把镜头对准占国民多数的老百姓,提升老百姓的话语权

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反映老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合理诉求,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报道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既可以让百姓通过直接采访,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将电话热线、短信平台、互联网联系起来,在新闻报道中显出声音,鼓励百姓参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倾听老百姓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及对社会事务的意见和建议,让老百姓说自己要说的话。笔者以为,现阶段民生新闻最需要做的是,在关心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同时,应该在报道中赋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挖掘农村的趣闻轶事,关注农业种植、养殖方面的最新科技,以及农副产品的产销信息等等。对于目前征地补偿、村务公开等热点问题,有必要邀请律师及专家现场解答,重点给予政策上、法律上的解读和支持。城市居民也能通过报道来了解和感受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小平同志也曾说过“要让人民群众有说话的地方”,这样的民生新闻必定有利于加快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1]竺承苑.电视民生新闻的危机与对策[J].视听纵横,2008(3)

[2]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

[3]张爽,张金桐.论“民生新闻”的特性及其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8(7)

[4]赵波.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深入民心[J].新闻三昧,2006(7).

猜你喜欢
老百姓民生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老百姓的微笑
老百姓的话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