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永恒
在中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动员广大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责任。尤其是主流媒体,由于其独特的属性,不仅在舆论引导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始终承载着社会主流舆论,体现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反映着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具有最高文化品质和公信力。作为最基层的宣传单位的县(市)级广播电视台,上面有中央台和省台的压力,下面有观众越来越挑剔的眼光和口味,周围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硬件设备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又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如何在各种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开拓创新,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是对主流媒体的重要考验,也是主流媒体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又重大的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体现主流上下功夫,在打造权威性上做文章,在提升公信力上求突破。
作为县(市)级单位的宣传媒体有广播、电视、地方报纸、政府网站、手机报平台等宣传媒介。县(市)级广播电视台虽然在频道、人力、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无法与上级电视台相比,但基层的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资源直接、丰富,拥有动作迅速、发布及时等诸多优势,而且离人民群众的距离最为接近,能更准确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动态,更能全面的掌握新闻事件发生,与广大群众具有天然的“亲近关系”,更容易发现或搜集到有群众关心、关注的新闻线索,更容易做出有吸引力的新闻节目,也是最受当地群众喜爱。因此,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更容易凸现自身或所在地区的地方主流媒体作用。
权威性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反映了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是新闻媒体实现舆论引导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主流媒体肩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志,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职责。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导向是第一位的。因此,主流媒体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持党性原则,自觉维护团结稳定的工作大局,切实做到引导而不误导,帮忙而不增乱,疏导而不“添堵”“救火”而不“浇油”。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争取大多数受众的认同、信任,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坚持正确导向,占据主动,体现主导。
近年来,各类型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在社会舆论热点不断出现又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这一主流媒体要担当起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发挥出上传下达、联系沟通、解疑释惑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提高宣传质量、增强新闻舆论引导进而体现公信力。因此,地方广播视台要敢于触及热点问题,在热点、难点问题报道上,主流媒体不能缺席、缺语。做好热点、难点问题舆论引导,要做好热点舆情严判,选准热点,按照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特别是针对突发重大事件,要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避免社会舆论关注点失衡、失误、不公的现象,要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出发,按照冷静、理性、建设性原则,及时发声、准确发声、和谐发声、主动引导,该热的热,该稳的稳,该冷的冷,善于深度分析,解疑释惑。要准确把握热点发展趋势,多运用群众参与、专家访谈、平等讨论等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加以引导,最大程度挤压谣言传播空间,避免社会恐慌。另一方面要真实、全面地报道事件的发生和进展情况,用正确的、健康的观点去强化群众认识,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和判断能力,抢占舆论导向主阵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地方主流媒体最大的优势是离群众最近,可以面对面,非常直接的把信息传递给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强烈的愿望始终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效的统一起来,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主流新闻媒体要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当前,广大人民群众针对各种疑难问题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主流新闻媒体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要更加讲党性、讲政治、讲原则、讲民生,要按照为党委、政府为忧、为广大人民群众解惑的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起到桥梁和缓冲剂地作用,要认真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为广大人民群众解疑释惑,引导群众去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把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传达给有关部门,这不仅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情绪上有一个缓冲,还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更好地得以解决。在日常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开展舆论监督要立足于尽可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和困难,以平衡群众的心态,理顺情绪,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及社会给予的温暖,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各级新闻宣传媒体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县市级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最了解本地方的各种情况,更应担当起先头部队的任务。按照胡锦涛同志要求的“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一项活动实践好,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把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作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基层第一线,深入群众家中,关心身边事、融千家言、倾听百姓心声,聚焦百姓生活,把老百姓的所需、所求、所盼真实地表现出来,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事,用群众的眼光来观察我们身边地变化,用群众的视觉来描绘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办成群众爱听、爱看、信赖的广播电视节目,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主流媒体,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