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北南
大众传播作为科技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已经随着科技的进步迅猛发展,科技对人们生活的促进作用也在日益扩大。当前很多现代的传媒方式都更加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传播是一种向公众传播和普及科学方法、技术知识、科学思想的社会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基本特点的总结和解析,得出以下一些内容。
大众传媒是政府和社会公众交流科技文化的最佳方式和载体,也是联系受众和科技的重要纽带。科技信息在传播时经历了信息的产生和加工,然后进行接收和利用的过程,这些都是通过大众媒介来进行的。大众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复制和扩散,促进了科技知识的交流和进步。在对已有的结果进行二次创作之后的科技知识更适合受众的接受和反馈。
科普作为一种公益事业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益性是对国家、社会和受众都有益的。大众传媒同时也在提供载体为科技普及工作服务,能够促进公众对科技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我国目前为止,很大一部分的传媒单位仍然是国家事业单位,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大众传媒的公益性,在进行工作时会将重点放在大众的普遍受益上,不会将重点仅限于部分人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对大众传媒的公益性提出新的挑战。
大众传媒在传播时,会受到受众的普遍的青睐,故而其导向作用十分强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的心理特征和态度。大众传媒的信息具有包容性、广泛性、权威性等突出特点,会不断地改变公众的行为意向、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对大众传媒进行规范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个特点,使其能够帮助民众建立起科学的意识和对科学的见解,要能够对科学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有很多种,这些不同的手段已经延伸到了民众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不同媒介的组合和创新,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传播的效率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其中,从我国国情来看,电视和互联网是最主要的方式。两者的主要使用受众不同,但在两者的结合下基本覆盖了全部的民众。这两种传播方式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的传播结果。
在当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大众传媒不断改变和进步,使其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使其科技传播的功能、内容、手段、观念、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鲜明的体现出了时代性的特征。具体的,大众传播可以体现出科普观念的时代性和传播手段的时代性,同时最主要的也可以体现出传播内容的时代性。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不断变革、日新月异。
大众传媒通过大批量的传播内容、庞大的传播载体和媒介以及数不胜数的受众具有了很强的大众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传播方式的经常性十分凸显,传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远的艰巨任务;其次,是传播受众的群众性,媒介在进行科技传播的过程中面向的是全体公众,使得所有的公众都会在这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中有所受益;再次,传播主体具有群众性,传播的主体除了记者、编辑等专职的科技传媒人员外还有很多的科技人员、技术人员。
通俗性是指大众传媒对科技信息和学术成果进行“二次加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或直观形象的画面,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传播和介绍给广大公众。
现代传媒缩短了传播者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由传统媒介的单向传输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其他媒体的结合,使受众在科技传播网站和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具有更大地自由度。
娱乐性是大众传媒的一大特点,大众传媒能使人和集体得到娱乐和享受,并培养社会成员的鉴赏能力。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中的不少内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或愉悦功能。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作为传媒的工作和研究者,还需要对我国传媒界科技传播的力度、质量等问题进行研究,争取提升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