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邓海建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2008年基尼系数曾达到0.491,此后逐步回落。基尼系数用于判断收入公平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1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无论是“埋在春天里”的悲怆,还是“死在编制里”的决绝,都反应出贫富差距悬殊的语境下,基于个人生存发展权益之上的自然焦虑。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弥合收入差距的顶层设计难免让人生疑。
关注基尼系数,既是民生诉求,也是发展考量。一方面,基尼系数太大,说明贫富落差大,穷人权益会受到制约,分配的公平属性也难得保障;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会导致高收入群体有支付能力但缺乏购买意愿,而低收入群体则望物兴叹,消费拉动更为困难。基尼系数上的关切,不仅仅是个“钱”的问题:物质之外,还有橄榄形社会结构及良性社会心态问题。
今天,时隔九年之后,国家统计局再度公示权威基尼系数。尽管这个数字是并不算漂亮的“0.474”,也尽管这个数字与日、德小于“0.3”、印度也只有“0.37”的现实尚有差距,甚至尽管这些数字也与民间测算、民众观感之间尚有高低不等的落差但毕竟是对民意的因应。透过这些数字,公众既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各级政府采取惠民措施后,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最高的0.491逐步地有所回落,也看到“我国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
对公众而言,基尼系数首次“脱敏”,定会被解读成“寄寓公平取向”的一个信号。一者,它启示我们的相关统计数据,要跟得上民众及发展的需要,从“羞答答”的传闻中走到台前来,哪怕数字再不好看,真相比遮掩更得人心。
基尼系数的纠结,就像我们当年对PM2.5的吁求,数字不是目的,治理才是根本。再客观的数据,总是理论或模型上的标点,无法代替柴米油盐的人生。越是对基尼系数看重,说明公众越是希望有更公平而美好的生活,“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但愿是宏观制度设计与微观权力作为纠偏与校准的第一步。(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