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2013-08-15 00:50李东东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影响文化

李东东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合川401520)

流行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大众人群中广为传播与崇尚的文化,可以表现为流行音乐、流行小说、流行歌星,也可以表现为影星、服饰、发型、言行等。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和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学校园也不例外。青年作为一个能动的受众群体,密切关注着流行文化的嬗变与兴替,流行文化同时也对青年思想产生着不同向度的影响。

学术界关于流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青年影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与经验性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方式发生了变迁,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认真研究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特点,适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有利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

一、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特点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方式呈现出了一些时代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受内容的盲目性

青年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时期,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奇意识。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他们要求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用新观念、新方法去变革旧传统、旧事物。在观点林立的流行文化大思潮面前,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并不考虑观点的正确性、理论的完整性,而是以内容的新奇性来取舍,他们更愿意主动接受观点新奇的流行文化。但由于青年自身心理素质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往往表现出接受过程中的盲目性。首先,由于外来流行文化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使部分青年面对流行文化时,失去了应有的辨别力,不分良莠,全盘接受。第二,一些青年面对现实存在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逆反”情绪,对传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怀疑、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对作为新式生活方式的流行文化表现出“顶礼膜拜”的盲从。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还有一些青年对流行文化表现出一种随意接受的状态,他们通过图书、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不知不觉地接受某些流行文化蕴藏在语言、服饰、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思想观念,在这种不自觉的状态下呈现出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接受目的的娱乐性

娱乐是当代青年学习之余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说没有娱乐性,即使有大众传媒的存在,流行文化也很难在人群中传播开来,更不可能得到青年的喜爱与追捧。当代青年接受、追逐流行文化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娱乐。首先,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并不考虑其意识形态的指向性及其可能会对他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主要以娱乐作为接受流行文化的目的,渴望在流行文化活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对于大多数当代青年来说,听音乐、看电影、吃美食、上网等等,让他们从中得到了工作疲劳之外的内心松弛。第二,流行文化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它总能满足青年的愉悦需求,使他们的感官体验、情感愉悦、审美需求、自我实现、心灵释放等获得轻松的满足。这也是流行文化能够得到多数青年喜爱和追逐的根本原因。

(三)接受途径的传媒性

接受途径的传媒性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最主要的媒介工具。流行文化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在当代青年群体中传播和推广。大众媒介成为流行文化的必要传输工具,一种流行文化若不依靠大众媒介的传播,就不可能被青年所广泛接受。与以往的口授、文字记载等传统媒介相比,大众传媒具有受众数量巨大、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具有强互动化、影响广泛等特点。它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电话、电视、电影、QQ、MSN、微博等,一方面使青年交往和接受信息的时空观念得以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使各种流行文化传播的渠道激增,传播能力快速提升。

(四)接受方式的生活体验性

当代青年并不是以理性方式系统地把握流行文化,更多的是采取感性和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流行文化已经和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生活体验性表现在:一是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街头广告、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时装、畅销书等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一种存在状态,二是青年的日常生活是他们接受流行文化的最主要的途径。当代青年对流行文化的接受往往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流行文化不仅仅是当代青年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通消费行为,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生活风格,表现出他们的生活需求、爱好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引导当代青年正确认识流行文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特点,为了引导当代青年正确认识流行文化,提出以下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流行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当前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贯彻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青年是流行文化的重要消费群体,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和武装青年的头脑,使他们在流行文化的消费过程中,既开阔了眼界、放松了身心,又把握了方向,引导青年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勇于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二是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共同理想教育,抵御腐朽思想。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主题教育活动,多渠道帮助青年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使他们认识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错误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三是抓住典型,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以发生在青年身边的重大事件作为教育题材,及时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全国上下呈现出空前的团结与爱国激情,这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时机,把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灾难变为唤起青年学生爱国热情的好事。

(二)引导当代青年全面辩证地看待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涉及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既有其存在的客观现实基础,也有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根源。对于流行文化,我们不能片面地、简单地说它“好”或者“不好”,那样不但不能如实反映它的本来面目,还不利于它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才能看清流行文化的本来面目。首先,引导青年看到流行文化的积极一面。一些研究者否定流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认为流行文化是非知识阶层不假思索进行消费的“商业性文化”。这是十分片面的。潘知常在高小康《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就我而言,对于大众文化(即流行文化),倒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一笔抹杀。作为商品社会的主要消费形式,大众文化是完全应该被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推广和保护的。”流行文化的某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兼容性。它对某些健康理念的追求,如校园运动风尚等,对青年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其次,引导青年看到流行文化的消极一面。随着科技和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流行文化快速传播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诱惑”。从形式来看,流行文化是人类文化中较为通俗、低级的一种,缺乏审美创造性和艺术力量,其中还夹杂了大量的虚假成分。从内容来看,流行文化中夹杂着一些负面信息,可能直接对青年身心健康和学业带来负面影响,对青年正确世界观、审美观等的培育带来消极影响。

(三)引导当代青年正确评估流行文化的影响

我们不仅要引导青年全面辩证地看待流行文化,认识流行文化的本质,还要引导青年学会正确地评估流行文化的影响。首先,在影响的“质”上,既要看到流行文化的积极影响,又要看到消极影响。流行文化内容既包含着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兼容的积极部分,也包含着低级、通俗甚至有害的部分。所以,当流行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得到青年的关注和追逐后,它对青年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必然的,且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同时,它也会影响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载体、途径、管理、环境等,这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其次,在影响的“量”上,既不能将流行文化影响估计过高,也不能无视其影响。流行文化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它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出现、扩散、发展并消失,又以一定节奏、在一定间隔内重生和复现。也就是说,青年对流行文化的赞赏、促进、追逐,是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然后在某一天,他们对这种曾经疯狂追逐的文化现象显得不屑一顾,经过若干时间又重新追逐。流行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以不同周期和节奏变动不居的社会文化现象。周期长短和节奏快慢决定了流行文化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大小。一种流行文化可能长久不衰、影响深远,而有的则像“飞鸟般飞过,不留任何痕迹”。所以,我们要引导青年实事求是地评估流行文化的影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四)探索适合当代青年特点的流行文化引导模式

当代青年接受流行文化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以理论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引导模式尽管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远远不能适应当代青年的需要,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引导方式进行引导。一是网络途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普及以及QQ、MSN、论坛、微博、微信、飞信、校内BT等在青年中的流行使网络成为适合当代青年特点的流行文化引导的新兴途径。在调查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青年们经常用校园论坛、校内BT等来分享学习资料、影音视频,许多青年还经常收到学校相关部门群发的“箴言短信”等,互联网络的这些功能有力地拓展了青年流行文化的引导途径。二是文娱活动途径。文娱活动主要是指青年日常校园生活中的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校园运动会、毕业舞会等,包含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娱乐休闲气息。此类活动“寓教于乐”,青年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响应,在发展爱好、展示特长的同时,通过文娱活动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增强身体素质,达到“身心兼修”。三是社会实践途径。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自愿服务、公益劳动、医疗技术教育三下乡、科技扶贫、挂职锻炼、考察调研等,让青年认识和了解现实国情和人民疾苦,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提高人格修养和道德水平。

(五)文化主管部门应规范文化活动

文化主管部门包括党委宣传部、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行力度,对流行文化生产、传播进行严格的监管。第一,文化主管部门应对流行文化生产、传播部门提供政策指导、法规咨询,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于有利于青年身心发展的流行文化,文化主管部门应采取政策鼓励的办法支持其传播。对于正在传播特别是主要受众为青少年和青年的流行文化,主管部门要进行相应的价值评估,充分评估其利弊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如果阻碍了青年能力素质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一定要及时叫停。第二,文化主管部门应对触犯法律法规的流行文化传播主体进行严厉的惩处。如有些网吧是不健康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青年是网吧的主要消费群体,各地相继出台措施,采用网络身份证、在线限时等方式防止青年接近不良网络信息。但是,一些网吧为了眼前经济利益,逃避责任,给青年的成长造成恶劣的影响。对这样的网吧应严厉惩处甚至吊销执照。

(六)大众传媒应强化自身建设

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之一。因此,大众传媒应强化自身的建设。首先,大众传媒行业协会应充分履行其职能。一是制定和执行大众传媒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处理各传媒机构之间的关系,并对触犯行规的机构进行处罚。二是对广播影视、报纸杂志内容、文化场所经营作风等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三是对大众传媒行业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结果,研究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给行业规划、发展以参考。只有大众传媒行业协会充分履行职能,促进大众传媒行业发展,才能为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流行文化产品。其次,名牌电视节目和娱乐名人应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名牌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广泛受众且影响力巨大的名牌电视栏目,对青年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现有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节目品味,

猜你喜欢
影响文化
文化与人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