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航/杨树旺/唐 诗/牛苗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所谓生态文明,一方面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另一方面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传统的污染性行业,矿业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一般来讲,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地震、滑坡、泥石流、矿坑突水、地面塌陷等。因此,如何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理论界和实证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自实施首轮矿产资源规划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发现172种矿产,其中页岩气为新发现矿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60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2006年至2011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查明资源储量均有较大增长。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从1.16万亿t增至1.38万亿t,增长18.9%;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从27.1亿t增至32.4亿t,增长19.6%;天然气从3万亿m3增至4万亿m3,增长33.3%[1]。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1.1.1 严峻性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工业化的建设步伐,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矿产资源开发引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欧盟、印度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区域,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碳年排放量也已超过10亿t,居世界第二。其中,矿产资源开发排放的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到了全国工业排放量的10%和85%。
1.1.2 低效性
现阶段,我国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小矿山,与大型矿业集团相比,这些小型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对环境的破坏也更加明显。一般来讲,大型矿业集团的采矿设备技术比较先进,采掘效率高,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相对较少;而小矿山受规模限制,不仅管理落后,实行粗放式管理,还存在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产生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1.1.3 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治理难度和成本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金属或煤就会产生100吨矿石废弃物,对土地的破坏也十分严重。例如,山西、陕西、内蒙等三大产煤大省的煤炭产量占到了全国煤炭产量的60%以上,同时,这些地区由于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地质灾害频发。以陕西省神木地区为例,该区域共有200多个煤矿,采空区和塌陷面积分别达到了99.12km2、27.73km2,形成了19个塌陷区,许多矿区的“地陷、水干、树死”现象已成为常态。
从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经验来看,矿产资源开发在对国家或区域经济发挥明显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往往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各种影响,甚至是污染。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对地质结构的影响;三是对水资源的影响;四是对大气、土壤的影响。
1.2.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时,不仅需要修建各种类型的厂房和生产、生活基地,还要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地表土壤剥离。此外,在实际的开采和选矿过程中,往往会伴生大量的矿业废渣和尾矿。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利用机制,许多矿业废渣和尾矿会就近丢弃在开采区和选矿厂周边区域,一方面,会使周边区域的地貌及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生态景观受到破坏,压占大量的地表植被;另一方面,受雨水和风力的冲刷,这些固体废弃物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矿区荒漠化,并最终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例如,20世纪80年代,青海三江源地区由于砂金资源的滥采滥挖,使沿岸河道及草场受到巨大破坏,部分开采区水土流失、草地沙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具体来讲,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二是水土流失。其中,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引致的气候情况变化,年降水量的变化,植物密度、大小及种类的退化,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增加等;水土流失不仅包括水土流失面积,还包括立方量(单位体积)水土流失影响面积。
1.2.2 地质结构的影响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不断进行,无论采取何种开采形式(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一般都会产生数量较多的采矿空区,引起采矿空区上层及周边岩层地质承载力的下降,破坏了地表原有的平衡,进而造成岩石冒顶、地质滑坡、地质沉降、地面崩塌、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具体来讲,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引致的矿区地表变形,可能造成道路改线,农田破坏,水电、通讯、邮电等基础设施的损毁,严重威胁矿区及周边区域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造成工矿区和村庄的整体搬迁;另一方面,如果在高陡山坡或河流沟谷中堆放矿业固体废弃物,在一定的气候、地形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也比较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河道淤积、河床上升等地质灾害。目前,在国有的1173家大中型矿山中,地下开采的比例为68.89%,其中,塌陷区的面积占到了矿山开发破坏土地总面积的39.57%,达到了84201.4公顷。
1.2.3 水资源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也会对矿区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造成影响,包括地下水资源减少、枯竭和地表水污染。其污染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这主要是由于在一般的采矿过程中都要进行矿坑排水,以确保矿体位于地下水位的上方。但是随着矿坑内的积水被大面积排出,矿区及周边区域的地下水位也会逐渐变低,甚至出现大规模的疏干漏斗,进一步加剧矿区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矛盾。这也是目前我国许多矿区出现水井干枯现象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选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和选矿废水,如果这些废水没有经过严格处理就排到河流当中,将对河流的地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在一些地下水靠地表水补给的地区,会进一步引致地 下水的污染,不仅会对矿区及周边区域下游居民、牲畜的饮水产生影响,还将使社会经济生活、生态及景观用水面临困难,最终对社会生活、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生态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害。
1.2.4 大气、土壤的影响
开采、选矿、加工和冶炼一般是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序环节,这些工序环节往往会产生出大量有毒的粉尘、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以煤炭行业为例,目前,我国煤炭采掘业每年排放的工业有害气体就达到了73.13万t。具体来讲:第一,当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伴随着雨雪或粉层降落到地表时,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使其重金属含量增高,而且由于大气的流动,这种污染一般都是大面积的发生;第二,在铅矿的冶炼过程中,通常都会产生许多铅尘,极容易使矿区及周围地区居民出现铅中毒现象;第三,现阶段,受技术、经济、制度等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对大部分低品位、难选和难治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通常将这些矿产资源列入尾矿或弃渣中,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对大气、土壤产生影响[2]。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要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必须积极协调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可以说,为了缓解并最终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森林、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这是因为森林、土地、水源等在自然环境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十分珍惜土地,并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和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破坏。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引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原因较为复杂,但是生态保护意识淡薄是其中一个较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居民的环保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深入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
贫矿、复合共生矿数量众多是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处理好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一方面对促进整个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尾矿等废弃物的排放,也能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重视尾矿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化研究。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尾矿、矿渣、粉煤灰等,不但数量多、占地面积大,而且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3]。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尾矿坝和废矿场中仍然存在一定资源量,具备进行工业开发的前景。也就是说,我们应加强对新的选矿、冶炼技术的研究,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以达到保护土地、保护环境、扩大矿产资源储量的目的。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的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许多尾矿都含有大量的有价组分和非金属矿物,因此具有相当大的综合利用潜力[4]。
要彻底缓解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高环境保护技术及设备的科技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环保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积极推动先进采、选、冶技术的应用,借助于先进的矿产资源利用技术,将矿产资源开发引致的环境污染程度降到最低[5]。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使用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不高,其综合利用水平更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引进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和高新技术,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将是影响我国矿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有序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强而有力的政策法规作支撑。但是,我国现行的与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一般针对性较强,缺乏宏观上的统一性、综合性。《矿产资源法》、《环保法》两者本来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矿产资源法》中并没有明确环境保护的相关责任,《环保法》也没有涉及到矿产资源开发问题。有鉴于此,应尽快构建出同时涉及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体系,将这两大问题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综合管理体制框架内。在现实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中,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应努力避免“各自为政” 问题的出现,可考虑采取“联合执法”的工作形式,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合力的、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运行机制:第一,应切实加强管理,坚持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对矿业建设项目的审批严格把关,从办矿技术条件、开采方案、共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多个层面综合考察。第二,要严格贯彻执行矿山建设中“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尽可能降低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6]。第三,对已破坏的土地和耕地要实行有序的复垦、恢复计划,以最大程度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一个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主要由三个层面的指标体系组成,分别是:第一,单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第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第三,规划、政策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一般而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如下阶段:一是项目评审阶段;二是项目决策阶段;三是项目监测阶段;四是项目审核阶段。可以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要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核,还包括对矿产开发利用活动全过程的监控,这是一项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工作,也是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保障[7]。
一般来讲,绿色矿业开发模式通常包含三方面的协调,分别是:第一,生态环境容量与矿业开发规模的协调。其中,生态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环境承载矿山和三废污染的能力。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容量与矿业开发规模的协调,在矿产资源开发前,一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区域环境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制定详细的矿业发展规划。第二,矿产资源开发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这就要求矿业企业借助于技术创新的力量,在矿产采掘、冶炼的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最小扰动和污染。第三,矿产资源开发速度与生态环境治理速度的协调。这就要求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中期、后期同时开展矿山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
长期以来,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一直将矿产资源视作生态环境资源的一部分,并将其作为一种非经济性且能够自由取用的物品,结果导致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这一现象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广泛存在。因此,要积极推动实行生态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资源税;二是改革矿业权交易市场;三是建立资源性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责任共担机制。
[1]国土资源部.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R].北京:国土资源部,2012.
[2]邵天一,沈伟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构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2):36-37.
[3]国土资源规划司.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4]夏青,梁钰.面向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J].自然资源学报,2006(2):288-292.
[5]王艳萍,余振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8):19-21.
[6]饶运章,侯运炳,熊正明.矿业开发的国家环境安全评价指标研究[J].金属矿山,2004(3):45-48.
[7]隗合明,余明刚,周军,等.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3):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