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学视角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

2013-08-15 00:45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传播者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赵 静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方面、层次进行不断的探索。尤其是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突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原有视域,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主要教育信息而开展的各种相关传播活动的过程。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五W模式”,将信息传播过程分解为“谁”( 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 to whom)和“产生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等五个要素,相应地开展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专门研究,值得我们借鉴。为进一步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化,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需要全力优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合力,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更大程度上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外化为实际行动。

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综合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受众有一种心理倾向,那就是对传播内容的评价与对传播者的评价是一致的。比如对传播者持否定态度时,对传播内容也持否定态度。现实经验也表明,如果“传播者形象与受众期待之间产生较大的失衡,受众就会对传播的信息产生反感或厌恶情绪,甚至会导致逆反心理。”[1]可见,尽管“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其中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的形象”,[2]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者的素质应该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一环。

1.提升传播者的人格素质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他们思维早熟,具有批判精神;个性张扬,抗挫能力不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时代感强,功利意识明显,这些个性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比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使每个人同时兼有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在感觉上传播过程似乎更为平等,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界限日益模糊,出现了“真正的观点自由市场”,[3]也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传播者应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提高传播者的业务素质

一方面,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精神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另一方面,将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保证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不断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等,真正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3. 增强传播者的能力素质

从传播者角度可能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也有多种,比如,如果传播者不能很好遵守道德规范时,道德信誉降低,会导致大学生对传播产生怀疑心理;传播者缺乏魅力,不能做到身正示范,也会降低大学生对传播者的信任度,并可能对后续传播内容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传播者态度偏激、简单化、说教味太浓同样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者由于传播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说服力,也会导致大学生疏远传播者。以上问题都可以看出,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传播者的素质至关重要。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素质,尤其需要增强传播者客观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效控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的能力素质。

二、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理论特质

传播内容能否凝聚人心,是否具有影响力、公信力和说服力,首先取决于传播内容本身是否具有先进性、包容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要在高校实现大众化,让大学生真正信仰,并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必须凸显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人民性。

1.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指引人民争取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取得革命、改革、建设一系列胜利的法宝,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解决现在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更好地应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与挑战。

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必须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毛泽东指出:“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5]“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6]因此,首先就是要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应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要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重点阐明其鲜明的政治立场,让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重点向大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即致力于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最终建成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把这些科学的理论给大学生讲清楚了,大学生才能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实现大众化的目的。

2.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的生命活力就来自于实践。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当今世界大势,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指导实践、服务人民。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在国际局势深刻变动,国内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尤其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能够有效回应现实问题。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能否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即面对当前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否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作出让人民满意和信服的解答。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7]“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8]要突出实践性和针对性,让理论活起来,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就不能满足于基本理论的探讨,而是要关注现实问题。“一个理论能否凝聚民心,能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根本问题在于它是否能够正确反映、实现、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9]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新知识,开辟新境界,才能为提高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生命力的根本。

具体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就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真正做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紧紧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做好大学生的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

三、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种有效传播方式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靠多种传播方式综合发生作用,达到提高其实效性、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目的。

1.坚持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教育者不能采取以自我中心的传播方式同教育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因为实际的教育效果不取决于教育者能说什么,说了什么,而取决于教育对象究竟能听什么,接受了什么。通常,单一传播方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尤其要坚持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相结合。显性传播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直接、外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的教育活动,主要是灌输式、诱导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灌输性或诱导性教育,因其目的过于明显,强度过大,教育对象容易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从而激起对这种教育信息的抵抗。隐性传播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形式和过程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等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具体来说,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相结合就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积极向上的活动形式结合起来。

2.注重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相结合

传播媒介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物,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传播方式中,传播者垄断着信息资源,受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容易造成“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格局,容易导致受众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大大降低了传播效果。因此当前要在利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增强校园媒体的实力和竞争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飞信、QQ群、数字化资源库等现代媒介,如北京高校可依托首都高校宣教资源库、“大学生在线”、“宣教之窗”等平台用生动、直观的信息化方式呈现教育内容,积极占领网络这一信息传播的第一高地,培育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充分尊重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借鉴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来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实现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型,这是切实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1. 尊重大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和特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思想、信息、情感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自由、包容、平等、宽松的氛围是优化信息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10]为此,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应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且注意修辞、讲究亲和力,以激发教育对象参与意识,避免逆反情绪,让教育对象有较大的自由度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接受教育信息,克服忽视教育对象接受能力和兴趣的空洞口号式“单向传播”的弊病,讲求信息交流的民主性和引导性,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沟通,激发、调动教育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动性、自觉性。因此,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要尊重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秉持从“现实的人”出发这一理念,教育信息的选择、整合与传递必须尊重大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特点,充分考虑大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特点等等,增强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就可能出现传播双方传而不通或交流缓滞等传播障碍现象。

2.尊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个性

受众是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的客体,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现实人,尤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受众是“90后”大学生,他们对信息有一定的选择、理解与判断能力,不会轻易为传播者所支配。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大学生都有不同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当面对众多的媒介和信息时,往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口味和自己所能运用的方式或喜爱或厌恶,或接受或拒绝,作出自由选择,没人可以强迫。鉴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年级等,区分不同层次,突出重点群体,以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

五、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播效果的反馈

反馈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以信息为中介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行为。“反馈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11]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回应,是传播者与受众就传播信息内容所进行的“对话”,是检验和衡量传播效果最直接、最真实、最权威的标尺和进一步调试传播内容、方式等最可靠的依据。“如果不存在反馈,或者迟迟才作出反馈,或反馈是微弱的话,那么,这种局面就会引起传播者的疑惑和不安,并会使传播对象感到失望,有时在传播对象中会产生对立情绪。”[12]受众反馈的意见性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显示了其自身的接受动机、需求和心态,表明和体现了他们对信息的态度和评价,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调节、修正传播行为的建议与意见。这一理论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播效果的反馈。

1.重视对反馈信息进行加工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者应注意收集和及时处理来自教育对象的各类有效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回的信息了解到相关教育内容、特点、方法与教育对象的希望、要求之间的距离,把握教育对象的需要、动机和心理倾向,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及时调整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增强其实效性。”[13]一方面,当今社会是一个多信息源的社会,学校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与实践“貌合神离”:表现之一是理论远离生活现实,成为“天外的声音”,表现之二是理论迁就生活现实,使之失去精神导向作用,导致出现“道远离人”、“人远离道”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学校、教师已不再是学生惟一或者主要的信息来源,这种现象对教育者提出的客观要求就是必须有效整合学校提供的信息和社会提供的信息,不断信息加工,而不是简单处理,以保证使之产生合力或互补作用。

2.对反馈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效果就是指广大受众在接受到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动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表现为一个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的逐步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然而,一般来说,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头脑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同样,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让大学生入脑、入心,从掌握理论到指导行为,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多阶段完成的过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从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到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到最终达到使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能够指导大学生行为、转化为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针对反馈信息,不断筛选、分析和总结,逐步改进传播方法,分阶段达到目标。

[1][2]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第9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西隐.中国高层文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夏兴有,王太周.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4).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12]【美】施拉姆·波特(赵永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3]赵静.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猜你喜欢
传播者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当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传播者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