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宏杰
某市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两位校长立刻决定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甲校长立刻制定学校读书计划,强行规定教师每月读书一本,写一本读后感,否则通报批评,扣除绩效;乙校长显然对读书活动采取“不温不火”的态度,先是在某个场合送教师人手一本书,不经意间组织大家谈谈读书感受,利用网络号召大家写写读书感悟,鼓励一部分喜欢读书的老师谈谈读书感悟,对喜欢读书的老师不仅大加赞扬,还报销了他们所有购书费用。一年后,乙校长所在学校的读书活动蔚然成风,而甲校长所在的学校读书活动销声匿迹。
同样是读书活动,为何两所学校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我想这就取决于校长管理的“道”与“术”。
“道”,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也是人修身养性之本。“术”,是人的做事方式,也是人的驾驭之道、进取之道、防御之道。在读书活动这个问题上,两位校长都认识到读书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然而,不同的“术”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如果说“道”是一种智慧的话,那么“术”就是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如何把智慧运用到最佳化的方法和策略。这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若能有机结合便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道”是“术”的母体,“道”也是“术”的前提。没有了“道”的映衬,“术”便是一种独木之林;没有了“术”的传承,“道”便成为空洞的理论。大禹治水能成其功,就在于顺势而为,以疏代堵;否则,他就是再殚精竭虑,最终也不可能成功。
对于一个现代校长而言,我们需要“道”的教化。“道”可以给予一种眼界和心界,“道”在他身上体现的是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然后运用教育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提升自己的“道”,这样才会更准确把握教育的真谛,才有可能为教育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
校长还必须懂得“术”。“术”,不是权术,应该是一种教育智慧或者教育谋略。因为面对繁杂的教育生活更需要管理者运用智慧去谋划和解决每一件事情,正确的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对校长们同样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学校管理需要“道”,但必须懂得“术”;运用“术”的时候,必须懂得“道”。有“道”的“术”,才会让校长高瞻远瞩。有“道”的“术”,才会使管理走向良性循环。因为有“道”,校长就坚守了教育的真理。因为有“道”,校长才可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俗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这个意思。“术”,此时便是一种锦上添花,便是“道”实施的一种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