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信,华攀龙,陈青松,曹 璐,华 靖
(1.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2.江苏万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10042;3.青岛腾禹环保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1)
火电厂是氮氧化物(NOx)污染大户,目前,已占到了全国NOx排放总量的38%,为此,国家出台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火电厂可采用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联合(SNCR-SCR)技术[1]。
由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具有脱硝效率高(可达85%以上),能够满足严格的排放要求,因此,SCR技术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接近70%。而在我国,据统计,这个比例已突破95%。
催化剂是SCR法的主体,它的脱硝性能直接决定着脱硝效率的高低。本文从SCR烟气脱硝过程出发,以催化反应的化学本质为依据,对影响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SCR烟气脱硝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从烟气进入催化剂床层开始到排出床层共经历了七个过程[2]:
(1)外扩散过程:混合了氨的燃烧烟气被称为气相主体,污染物NOx和氨随气相主体一起扩散至催化剂的外表面;
(2)内扩散过程:到达外表面的混合烟气通过催化剂的微孔进入催化剂的内表面;
(3)吸附过程:到达内表面的反应物被内表面上的活性点吸附;
(4)化学反应过程:被吸附的反应物在内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NOx被还原成N2;
(5)脱附过程:反应产物从活性点上脱附;
(6)内扩散过程:脱附下来的产物离开内表面,通过催化剂微孔到达催化剂外表面;
(7)外扩散过程:扩散到外表面上的反应产物扩散进入气相主体,随主体气流排出。
以上7个过程可以归纳为外扩散过程、内扩散过程和表面化学反应过程。外扩散过程的速度主要与床层内气体流动的状态有关,气体流速越快,此过程进行的速度越快。内扩散过程主要受催化剂孔隙和孔道长度的影响。表面化学反应过程的速度与反应物组分、催化剂性能、压力、温度等因素有关。
很显然,SCR烟气脱硝的7个过程是连续进行的,而一个连续过程的速度是由速度最慢的一步决定的。该过程中的控制步骤分析如下。
外扩散过程的速度主要与床层内气体流动的状态有关。对于影响床层内气体流动速度的因素,众多的研究者都认为,影响床层内气体流动速度的因素除宏观因素之外,主要是积灰造成的,加强吹灰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可消除积灰造成的影响。但是,大颗粒(俗称“爆米花”)积灰是不太容易被吹走的,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可能会造成催化剂床层垮塌而发生锅炉停运的危险。
内扩散过程主要受催化剂孔隙和孔道长度的影响。这类影响因素与催化剂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关。SCR脱硝要求催化剂要有合适的微孔数和孔径及合理的孔径分布。以保证气体分子在内扩散过程中能够迅速到达催化剂的内表面。如果微孔的孔径过小,小于气体分子的动力学直径,那么,气体分子就不可能进入微孔到达催化剂的内表面。另外,尽管微孔的孔径合适,但由于孔径分布不合理,就会产生“位阻效应”[2],这样就造成气体分子在孔道外的“拥挤”,使合适的孔径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样会减缓整个过程的速度。
表面化学反应过程的速度与反应物的组分、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压力、温度等因素有关。
与SCR脱硝工艺有直接关系的主要是氨与NOx,脱硝工艺要求必须有合适的氨氮比,同时要求在进入催化剂床层之前要充分混合。
催化剂的性能是影响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首先要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从催化反应的原理上分析,催化活性主要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等因素有关。SCR工艺所用催化剂的活性物质是V2O5,要求其含量必须合适;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大小,主要与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加工过程中比表面积的损失有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扩散过程还是表面化学反应过程,如处理不好,都可能成为整个过程的控制步骤。
表面化学反应过程中首先必须发生吸附,然后才能继续进行化学反应。因此,吸附是前提,也是关键的一步。
催化反应的化学本质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2],一种反应物首先被催化剂内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生成中间活性物质,这种中间活性物质再与其它反应物发生反应,由于改变了原先的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所以使该反应能够比较容易发生。具体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脱硝过程,由于催化剂的存在,使NH3首先被吸附活化,然后再与NOx发生还原反应。
3.2.1 影响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也要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作用分析。研究认为[3],在催化剂的微孔表面同时存在Bronsted酸和Lewis酸位,NH3能同时吸附在V2O5表面的Lewis和Bronsted酸位上,但在Bronsted酸位吸附得更稳定。当V2O5以多聚物结构存在时,NH3能与H2O生成稳定的,该物质就是SCR反应的中间活性物质,其在SCR反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催化剂中V2O5含量低,不能提供充足的酸性位,使还原剂活化不足,就会造成脱硝效率下降;但若V2O5含量过高且反应温度过高,则会造成催化剂烧结,减少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但若温度过低,就会造成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低温结晶。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大降低,造成脱硝效率下降。
3.2.2 影响SO2转化率的因素
SCR脱硝,希望SO2转化率越低越好,但是,如果催化剂中V2O5含量过高,则会造成SO2转化率上升。因为,V2O5不仅是NOx还原的催化剂,而且也是SO2转化成SO3的催化剂,V2O5对SO2转化过程的原理,同样是气体中的O2被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吸附、活化,然后促使其与SO2反应生成SO3。当催化剂中V2O5含量适中时,由于Lewis酸位或Bronsted酸位对NH3的吸附能力比对O2的吸附能力强,V2O5可优先选择性地吸附NH3,就可以将SO2的转化率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这就是SCR工艺选择性的原理。若V2O5含量过高,则等于给催化剂提供了多余的酸性位,使其有能力去吸附O2,从而造成SO2的转化率升高。另外,温度以及烟气中SO2的浓度过高,也会使SO2转化率升高。
WO3的加入,能提高V2O5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SO2的转化率。烟气中碱金属氧化物会促进SO2的转化,因为它们是V2O5催化SO2氧化的助催化剂,因此,在催化剂的原料和制造过程中,要尽量避免K、Na等成分的加入。
3.2.3 影响NH3逃逸率的因素
SCR脱硝,希望NH3逃逸率越低越好。NH3逃逸主要与催化剂中V2O5的含量不足有关,V2O5含量不足,不能提供足够的酸性位,从而不能使NH3全部有效地参加反应,造成NH3的逃逸;反应温度低,会降低化学反应速度,也会造成NH3逃逸;另外,NH3逃逸与在工艺设计时选择的氨氮比过大也有关系。
3.2.4 SCR运行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SCR的运行条件包括:温度、空间速度、氨氮摩尔比以及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等,对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发挥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SCR的运行温度一般控制在300℃~42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低温段NOx的脱除率相对较低,随温度上升,NOx的脱除率逐渐增大,这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是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倍增长的。而低温段由于反应速率低,会造成NH3逃逸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SO2的氧化率也会升高。
(2)空间速度(SV)影响
空间速度(SV)是表面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指标,其是对催化剂处理能力的描述,定义是单位体积的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气体的体积(单位为h-1)。研究发现[4,7,8],NOx的脱除率会随着SV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SV的增加会缩短反应物在催化剂中停留时间,使反应物与催化剂活性位接触时间和概率下降,从而造成NOx的脱除率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当SV很小时,会引起NH3的氧化等副反应的发生[5]。
(3)氨氮摩尔比的影响[4]
氨氮摩尔比也会影响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当[NH3]/[NOx]<1时,NOx脱除率随着[NH3]/[NOx]值的增加呈直线性上升。但若[NH3]/[NOx]值超过1.1时,NH3的逃逸量将随之增大,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都控制[NH3]/[NOx]<1.03。
(4)水蒸气的影响
研究表明[4],水蒸气对催化剂的NOx脱除率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水蒸气具有碱性OH-,虽然其与酸性位的结合能力弱于NH3,但若其含量较大(超过5%)时,会导致较多的活性位被水蒸气占据,从而使NH3与活性位的接触机会大大减少,导致NOx脱除率下降。
3.2.5 其它影响因素
除以上分析之外,影响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其它因素主要是催化剂的中毒。
催化剂中毒的本质就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被催化剂毒物覆盖[2],使反应物无法接近活性中心,因而使催化反应无法进行。这种覆盖可能是毒物与活性中心发生物理吸附,也可能是与活性中心发生化学吸附甚至化学反应而变成别的物质。如果是物理吸附,一般可以使毒物脱附而使催化剂恢复活性,这种中毒称之为暂时性中毒。如果变成别的物质,就将无法使其活性恢复,则称之为永久性中毒。
影响催化剂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飞灰的沉积。飞灰中含有大量的催化剂毒物[6,9],包括碱金属(K、Na)、碱土金属(Ca)、As、P、Pb等,都能够导致SCR催化剂中毒,而中毒原因复杂且不同,碱金属元素能够中和活性位的酸性并减少活性位的数量;碱土金属元素的沉积会造成孔结构的堵塞;飞灰中的砷会堵塞进入活性位的通道;磷对于催化剂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取代V和W上的活性位。Pb在飞灰中的含量虽然较低,但其的毒害作用也不可忽视,研究表明,Pb的毒性被认为在两种碱金属钾和钠之间。另外,烟气中的HCl气体对SCR催化剂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方面,在烟气温度低于340℃时,HCl会与NH3反应,生成NH4Cl黏附在催化剂表面;另一方面,催化剂表面上的氯离子会与V结合生成VCl2和VCl4,从而破坏了活性位。不仅如此,HCl还能够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如KCl和ZnCl2等,生成的盐同样能够使催化剂中毒。
SCR脱硝技术要求催化剂要有高的脱硝率、低的SO2氧化率和NH3逃逸率,要保证催化剂的优越性能,必须考虑影响SCR脱硝性能的诸多因素。如果从催化反应的化学本质去分析,几乎所有的影响因素都与催化剂微孔表面上存在的Bronsted酸和Lewis酸位有关。如果催化剂微孔表面上能提供适当足够的酸性位,则催化剂就能显示出优越的脱硝性能,而催化剂中适中的活性组分含量、载体巨大的比表面积、合适的反应温度、合理的空速、尽量减少催化剂中毒等因素,均能具有且保持催化剂微孔表面上能有适当足够的酸性位,从而保证脱硝催化剂具有优越的脱硝性能。
[1] 环境保护部. 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0号)[S].
[2] 赵毅,李守信.有害气体控制工程[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1.
[3] 孙克勤,等.SCR钒基催化剂吸附氮和水的密度泛函研究[J].环境化学,2008, 27(1):33-38.
[4] 朱崇兵,等. 蜂窝状V2O5-WO3/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29):45-50.
[5] 孙康.宏观反应动力学及其解析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6] 云端,等.V2O5-WO3/TiO2SCR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及分析[J]. 煤炭转化,2009(32)1:91-95.
[7] 范红梅,等.V2O5-WO3/TiO2催化剂氨法SCR脱硝反应动力学研究[N].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3):377-380.
[8] 雷达,等.SCR烟气脱硝化学动力学模拟研究[C].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9] 曹志勇,等.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失活机理综述[J].浙江电力,2010(12):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