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技改项目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解析

2013-08-15 00:44:02黄亮节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5期
关键词:化工类原材料污染物

黄亮节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上海201204)

1 化工类项目环评中清洁生产分析的必要性

清洁生产这一概念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9 年首次提出的,具体是指将整体预防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当中,借此来增加生态效率。自清洁生产被正式提出后,世界各国在不断的实践中证明了清洁生产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污染末端控制的效果,应当在实际生产中予以优先考虑,并将之作为主要的环境战略来采用。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在少量资金的投入下,废水产生量能减少10-20%,普通污染物则可减少8-15%,重点审核污染物能够减少20-40%。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污染末端控制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并不以某些特定的污染物作为控制对象,而是通过采取对产品和相关生产工艺的绿色设计以及低毒或是无毒原材料和安全高效生产设备的选择,并进一步加大生产过程的管理力度和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等综合性的措施,从根源上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

在化工项目中应用清洁生产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降低污染物的末端治理难度,从而使企业可以规避潜在的环境责任风险,以此来提高项目建设或是技术改造的环境可靠性。由此可见,在化工建设项目技改中,有必要引入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并进一步强化对清洁生产效果的评价分析,这既可以满足环保管理审批的需要,又能为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增产增效提供强有力保障,所以实施清洁生产对于化工类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化工类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大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法规,有关部门也加大了监督和管理力度,这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有所改善。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两者追求的目标都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以某聚氨酯树脂生产项目技术改造为例,对环评过程中的清洁生产进行具体分析。

2.1 评价指标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保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借鉴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专家调查打分法,并以聚氨酯类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出发点,同时结合其生产项目的技改特点,在清洁生产评价中增添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指标,下面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2.1.1 原材料指标。对原材料指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毒性。该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甲苯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丁酮、丙酮、甲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上述材料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毒性最高的是甲苯二异氰酸酯,次之的是甲苯,其它材料的毒性相对较低,按照调查打分法,该部分的得分为4.2分。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该项目中使用的原材料的获取途径均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该部分得4.0 分。③可再生性。该项目中使用的原材料多为有机化合物,使用过程中基本都需要进行重新合成,可再生性较差,得分为1.8 分。④能源强度。所用原材料的反应条件都比较温和,属于低能耗,得2.5 分。⑤可回收再利用性。所用原材料在回收以后经过处理能够合成其它产品,具有较好的回收利用性,得2.4 分。按照上述分析,并借鉴同类厂家的评分经验,该项目原材料指标的总体得分情况为14.8分。

2.1.2 产品指标。对产品指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使用。该项目生产的产品为新型的水性和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低,得分为3.2 分。②寿命优化。由于本产品属于消耗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阳光辐射和温湿度的影响,所以使用寿命较短,故此可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来提高其使用寿命,得分为1.8 分。③报废。本产品基本上不会报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小,得分为3.6 分。④销售。本产品为内销和外销相结合,得分为1.6 分。综上,产品指标的得分为10.2 分。

2.1.3 资源指标。该指标需要按照工程实际分析中的相关数据经计算后得出,该项目的主要产品有水性树脂、固化剂、皮革和油墨树脂等,结合产品的不同类型,对其原材料、水、电能消耗及其它进行评分,具体得分为原材料5.0 分、水6.4 分、电4.1 分、其它4.1分,资源指标总得分为19.6分。

2.1.4 污染物产生指标。按照工程分析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后得出如下结论:废水与废气的得分均为9.6,污染物产生指标得分为19.2 。

2.1.5 废物回收指标。由于该项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并未产生出任何废物,其清洁生产评分为9 分。

2.1.6 生产设备、工艺和环保措施指标。该项目属于典型的有机聚合工艺,整个反应过程全部在反应釜中完成,产收率非常接近100%,符合清洁生产的工艺要求,得分为9 分。

2.2 指标评价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该聚氨酯技改项目清洁生产的总评分为81.8 分(各个部分得分的总和),用该分数与国内同行业的近似产品及其它化工企业的物耗和污染物指标进行对比,该技改项目中的多项指标全部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为此该评价方法可以作为技改项目环评中清洁生产分析的可行性量化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类比对象的选择上应当尽可能选取生产工艺较为先进的,这样有利于提高清洁生产分析结论的准确度。

[1]赵宝江.王丽萍.李江.余浩.磷化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化工环保.2012(8).

[2]高智勇.化工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注重的技术关键[A].安徽省化工学会2010 年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及低碳经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7).

[3]林帼秀.企业清洁生产促进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评价与清洁生产审核[J].广东化工.2009(6).

[4]吴良兴.综合指数法在合成氨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猜你喜欢
化工类原材料污染物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成才(2023年14期)2023-11-16 03:26:16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养成教育的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观点
中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11-13 01:00:50
知识无穷尽
意林(2019年16期)2019-09-04 21:00:12
化工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
山东化工(2018年20期)2018-04-02 16: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