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980
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成为自己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命运有时候会安排我们去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比如大人物身边的小角色。
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近期美国知名杂志《纽约客》的前台小姐珍妮特·格罗斯出版了她的《前台回忆录》,书中讲述了她从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后去《纽约客》求职的经历。在通过神一般的撰稿人EB·怀特面试后而进入杂志,却沮丧地发现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回复漫画投稿,其他大部分时间坐在电梯旁边前台接待的椅子上,环顾一切,并顺便对着一个带过去的电炉发呆”。
在这个位置上,她一干就是27年,而且从来没能在杂志上面发表哪怕半个字。这本杂志的职位升迁太难了,“就好像你看不见梯子在哪里,谁扶着梯子,更不用说怎样往上爬了。”杂志的资深编辑特里佐证说。
不过前台也有前台的好处。格罗斯跟《纽约客》的各路专栏作家们谈情说爱,去欧洲度假超过10次,每次差不多都一个月。她有一头让作家们销魂的金发,他们教她如何理解艺术,如何疯疯癫癫感受生活,直到后来,她碰上一个真正爱她并愿意跟她共度余生的人。这人不是作家,而是个企业家。
于是,时间冲淡了她的怨气,她在回忆录的结尾处说:“是谁占了谁的便宜,还不一定呢!”
有趣的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作家土摩托也感受过某些“小角色”的好处。他在美国时曾去硅谷一家上市公司打工,就发现同事们开的车和该人在公司里的级别、职位毫无关系。比如“门卫老头开着一辆崭新的奔驰SUV,出纳小姑娘开着5系宝马”,而他的老板,一个资深的工程师,却“开着一辆低档的日本小车”。这并非老板低调,原因在于,这个公司所有的老职工都有股票期权分红,老板因为刚来,没能赶上。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可以肯定,不是每个“小角色”都有坐上公司老总位置的那一天,但可以想象在我们职业生涯结束之时,一定会发现,生命的精彩不在于一定要当各自领域的的大鳄、魔头或操盘手,命运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回馈我们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其他都是次要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