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赴新加坡代表团)
2013年10月13日至26日,来自中国气象局4个直属单位、3个内设机构、11个省(区、市)气象局的18人组成的培训团组(名单附后),在团长赵广忠、副团长田翠英的带领下,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14天的气象应急管理综合应对培训。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培训围绕“应急管理综合应对”主题,通过专家讲座、社会考察和访问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新加坡政府部门综合管理和城市突发事件应对情况,学习先进理念,借鉴经验做法。
中国国家外专局指定的境外培训机构为学员安排了多名新加坡相关领域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新加坡教育学院林良发先生讲授了新加坡国情总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宏教授讲述了新加坡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策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工商业发展部崔东红博士介绍了新加坡政府信息公开与民众意见交流的情况;新加坡公共工程局陈剑教授讲授了新加坡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南洋理工大学万华教授讲授了新加坡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所刘叔铭所长讲述了新加坡政府职能转换和新加坡城市应急救援体系与突发事件处置等内容。
学员们考察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遥感中心,听取了新加坡关于遥感应用发展情况以及城市烟霾的卫星监测研究情况介绍;参观了新加坡国会,对新加坡议会制度及民主议程作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考察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大巴窑社区组屋,感受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参观了新加坡滨海蓄水泄洪堤坝,了解滨海堤坝在新加坡城市供水和综合防洪计划中的作用;到新加坡民众联络所,详细了解了基层社区组织在自然灾害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
10月18日,代表团对新加坡环境部气象署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访问,全面了解新加坡气象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其在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应对灾害性天气、环境污染等事件(如雷电、烟霾等)时,如何协调组织联动等情况,这也是中国气象部门首次组团访问新加坡气象署,同行们在一起就气象业务系统、气象服务流程等情况做了较为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全体学员十分珍惜为期两周的培训机会,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踊跃提问,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培训中学员们分为四组,以“科学研究与管理”“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机制与法制建设”和“城市重大突发气象灾害应对联合响应”四个方面为重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学习和思考。
新加坡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宜居城市之一,有“花园城市”的美称。但其历史上也因强降水引发过严重水灾,因烟霾等造成过重大空气污染事件。作为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但却充满生机的发达国家,新加坡政府治国理念、全球视野和科技创新能力,在灾害防御和应对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新加坡自独立建国以来,持续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吸引各方人才,引进应用高技术手段,科学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关系,以规划统领城市发展方向,以建设提升发展水平,以管理保障城市高效运行,用科学的理念为防灾减灾筑牢了根基,从而在保证了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防御了各种灾害的发生。
2.1.1 通过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引领新加坡城市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加坡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RIEC),由总理李显龙担任主席,设立国家研究基金,每年投入10~30亿元资金用于科学研究,近年来以推动开发生物医药、环境及水务科技、互动与数码媒体三大战略科技领域为重点。将环境及水务科技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科技方向,凸显新加坡政府对环境科学的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作为环境及水务科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重要内容之一。他们推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几个重点环节,即持续增加国家研发经费开支、平衡学术性研讨与实用性课题的研发、加强研发机构与工业产业的互动联系等尤为值得关注。2013年新加坡的研究与发展投资增加到GDP的3%,有力地促进了新加坡的科技发展,应急管理体系在应用高新科技战略方针的指引下逐步形成并趋于完善。
2.1.2 高新技术手段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是新加坡管理成功高效的重要因素。新加坡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手段在城市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居世界前列。通过GPS和大量的电子眼,可以全方位、全天候地搜集城市道路以及重点场所的动态信息,一旦发生暴雨积水、风灾、烟霾污染等突发事件,可以实时捕捉、迅速处置,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建立了先进的水位观测网,可以观测到全国重要区域以及地下水位的高度,并与警报系统联网,随时触动警报。全天候的自动化地震观测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观测到临近地区发生的地震情况,及时向本国民众发出警报。遥感技术在新加坡的污染防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国立遥感中心利用法国的SPOT、美国的IKONOS、中国的FY2以及本国的X-SAT等卫星,进行火点观测,及时发现火源以及污染传播的路线,为国际环境谈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新加坡气象署在WRF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本地化改进,采用四重嵌套网格,能够提供600 m网格距的精细化预报,同时还与水文模式、环境模式相结合,发布多种专业化的预报产品。在警报发布方面,气象部门研发了手机媒体、网站等多种技术手段,受灾地区的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在暴雨、雷电、烟霾、强对流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及时在业务中得到了应用。
2.1.3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为新加坡城市发展与防灾减灾相协调提供了保障。新加坡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发展与环境发展相协调这个科学问题。新加坡城市规划每10 a编制一次,1971—2001年共编制完成4轮,几轮的概念规划在城市发展结构、重大设施布局上都彼此承接。政府充分考虑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内合理地配置与布局,将专项规划都统一到总体规划之下是新加坡规划最大的优势。新加坡并没有一项独立的防灾减灾规划,但防灾减灾的理念却完全融入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中,覆盖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的所有内容,各项基础设施的规划都通过总体规划和开发控制规划协调、落实,保证了规划的协调统一。同时,新加坡的规划具有很强的严肃性,通过法制建设和行政行为促进规划的执行。规划法规定了所有的开发活动都要得到相应的开发许可,规划如需调整,要向国家发展部提交规划报告,经审定由部长批准或否决。如若批准还需要在报纸上进行公示,如有反对意见,尚需复议,通过才可施行。
2.1.4 城市建设的科学化,为新加坡构筑起防灾减灾的坚固屏障。在城市建设上,新加坡不仅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更为城市防灾减灾筑建了坚固的屏障。一是注重综合性,减少环境破坏,兼顾灾害防御。在各类工程建设施工时,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一体化推进,避免了此后各类管线铺设带来的道路重复开挖,有效地减少了因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也防止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造成灾害。政府组屋区是新加坡人口主要聚集区,所有楼房的底层,都是架空的,其不仅可以为不上班的老人、小孩提供日常活动场所和婚丧嫁娶的场所,同时在有强降雨发生时,也能够保证降水能够及时得到排空,不会殃及居民。在新加坡的中心商业区,正确处理了历史与现代、地上与地下、河与海、商业与居住的关系,城市建设既美观,又能够较好地防御自然灾害。二是注重永续性,新加坡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同时使园林绿化也成为防灾减灾的屏障之一。要求任何部门在建设上都承担绿化责任,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可以减少雨水的直接冲刷。三是注重协调性,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新加坡约将土地面积的15%用于道路建设,构筑了由普通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和轻轨系统组成的四级交通枢纽,居民出行非常方便。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推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将各种管线系统与道路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次到位,管廊宽13m、高5 m,车辆可进入检修,同时也为城市暴雨积水的排放提供了快速的通道。
在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新加坡将灾害防御工程设施建设有效融入城市各项综合建设,同时高度重视灾害防御的非工程措施建设。
2.2.1 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成就了“全面防卫”战略。由于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担心国土安全,担心种族矛盾,担心资源封锁,铸就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生存意识”的新加坡国魂。1984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全面防卫的理念,在全国建立涵盖军事防卫、民事防卫、经济防卫、社会防卫和心理防御的全面防卫机制。面对重大灾难,国家能够将所有的政府机关、私人企业及社会组织还有全部的新加坡人动员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优势来应付可能来临的威胁和挑战。
在心理防卫方面,新加坡政府除了领导阶层不时透过集会讲话倡导加强国民的心理防卫能力外,还有计划地推动国民社会化来达到预期目的。在治理国家中,新加坡强调国民的“心件”建设,也就是培养共同的价值观。政府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对市民进行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还经常为市民提供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市民诚信、规范、参与的观念。特别是每年2月15日,新加坡举办全民防卫日活动,由国防部领导带动,各机关配合推行,新闻部及艺术部参与设计标语海报,各大媒体也配合报导,全民防卫的观念深植人心。
在经济防卫方面,新加坡运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量吸引外资、各方人才来发展科技工业,以确保在交战期间或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经济照常运作,日常生活尽可能保持正常。2012年新加坡717 km2的国土上拥有7 000多家跨国企业,数家大小型本地企业,世界级的机场与海港和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国民生产总值达3 052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高达65 048新元,成为东南亚商埠、航运、金融、信息的中心。
在社会防卫方面,新加坡政府致力于维护种族和宗教的和谐。号召各民族尊重彼此文化与传统,跨越族群界限融洽共处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并号召全体新加坡人为国家和社区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各相关部门职能清晰,城市建设的方案规划上,各部门、各机构都主动“跳出小我”,力求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高的利润回报。在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上,坚持以政府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满意、全球称道为最高标准,各司其责,合力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在民事防卫方面,新加坡政府加强民防部队建设,建立了预警系统、保护系统、救援系统及指挥调度承担自然灾害等预防和救灾等工作。组织制定涵盖社区、学校、工商业的应急指导计划,满足社区教育和支持公众民防水平提高的需要。如在社区计划中,制定“室内应对措施(IPP)”、“新加坡民房部队与人民协会居家备灾计划”、“民防紧急应对手册”、“社区推动演习”、“社区紧急应变课程(CEPP)”等,通过实践操作、家庭访问、工具使用培训和社区活动,明晰社区救援、疏散、急救和损害控制的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要求。
2.2.2 以民防为核心构建灾害防御体系有力有效。新加坡建立了提升民众民防技能、寻求民防帮助以及应急处置与救援的一整套灾害防御体系。一是建设民防部队。始建立于1989年的民防部队,其主要职责就是在灾难及紧急时期保护国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目前已成为新加坡全民防卫的职能部门,有2 100名正式官员,3 100名专职国家公务员,10 000名民防公务员。训练了60 000多名民防志愿者,其中,骨干志愿者7 000名。二是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和指挥平台。针对过去发生的水淹事件和雷击事件等灾害,建设了水位监测系统、雷击风险预警系统,发布各种突发事件信息,实施公共预警系统(PWS)。依托位于民防总部的民防指挥调度中心和遍及全国的指挥通信网络,设立“995”紧急救助电话,满足民众在消防、应急救援以及紧急医疗救护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建立社区民防委员会。每个社区都在公民咨询委员会下成立了独立的民防委员会,负责社区民防工作。民防部队每年都会和社区民防委员会合作举办多次诸如论坛、讲座、训练、演习等民防安全活动,还利用多种媒体,传授民防应急知识。四是统筹建立防御设施。所有住宅楼宇均建造有家庭或楼层防空壕。地铁站加固,作为民众防空壕,形成一个全面的掩护系统以补足PWS。几乎每一栋建筑均与公园绿地、公交车站、银行、商场、诊疗所等公共设施相互衔接。所有的路牌、标识设计时尚,主要灾害防御的措施、工程、通道,在指示牌上一目了然。五是建立救援系统。民防部队还承担城市搜索与拯救、炼油厂和煤气泄漏与爆炸、地下灾害、高层建筑火灾和倒塌、重大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等为主要任务,兼有参与国际救援的任务。六是建设综合应对工程。为解决未来淡水资源困境,政府积极推进海水淡化、污水净化和蓄集雨水三项举措。2008年11月,政府在新加坡河入海口处建造的滨海堤坝完工,将河水与海水分开,形成新加坡国内第15个大水库。综合预防措施有效的化解了该国未来可能遇到的水资源危机,与此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强降水给新加坡带来的危害。
2.2.3 在灾害应对中善于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与民众的信息互动,充分利用各类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新闻媒体、社区组织等,发布、收集信息。遇有灾害发生,公众可通过网站,热线,或官方推特(Twitter)、各单位的APP手机客户端获取所需的紧急信息。比如公众可通过公用事业局的手机简讯预警获得水患警报。各政府部门和包括总理李显龙在内的众多政府高官均建有自己的facebook。在应对灾害时,政府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发布渠道引导和把握社会舆论。如2013年6月17日烟霾天气加剧后,政府迅速行动,国家环境部于19日晚召开记者会。从20日开始,新加坡政府每天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将空气质量指数及所有原始数据公布,包括每小时空气污染指数,确保完全的透明度。政府一些高级官员(包括李显龙总理)也通过新闻媒体采访、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及时发布或发表对事件关注的信息,全面发动基层组织和社工向附近居民派发口罩,让公众感觉到政府正想尽一切办法处置危机,政府的有效引导,确保了社会对烟霾危机的科学应对。此外,新加坡非常重视对公众的防御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编制了分类别的《紧急应对手册》,免费分发给所有公众,提高公众自身应对灾害的能力。
在危机的预防和化解方面,新加坡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与法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2.3.1 风险评估与侦测机制。2003年爆发的“非典”使新加坡政府认识到,要应对复杂、非传统的风险,不能只依靠过去的观察和模拟情境来推测未来的风险。2004年新加坡启动“风险评估与侦测机制系统建设(Risk Assessment and Horizon Scanning System,简称 RAHS机制)”。RAHS有如一台远程雷达,通过综合网络及跨部门密集协作应对潜在安全威胁,及早发现可能引发灾害的原因和线索,全面收集、分析及解读各种情报和信息,分析安全威胁的发展趋势,利用所收集的情报组建模拟境况,对各种可能构成安全威胁的状况作出预警。RAHS侦测和研究的重点不仅限于恐怖主义活动,也包括常规军事威胁、传染病疫情、自然灾害和足以导致国家经济出现动荡甚至崩溃的突发情况。
2.3.2 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新加坡只有一级政府,设立5个市(虚拟市),共有87个社区。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上下贯通,运转协调。应对各种灾难事件,新加坡形成了由政府倡导并推动,基层组织为主导,基层领袖为骨干,义工为基础,宗教组织、社团和自愿组织,商业及工会组织主动参加,民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格局。人民协会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桥梁,负责开展社会援助、社会保障等服务,由政府总理担任主席。为推动组织社区活动,人民协会又下辖3个社区服务的基层组织: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和居民委员会。为把灾难应对及防治工作真正落实到社区,在全国推广《社区安全与保安计划》,并通过参与社区计划,同各阶层民众和社会团体进行交流,研究如何在危机发生之前,加强国人应付灾害和恐怖主义威胁的思想准备,同时避免多种族及多元宗教的新加坡在遭受灾害后出现种群紧张的局面。
2.3.3 政府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协调机制。缔结跨国间的协议与合作框架,如开展区域论坛、功能性组织的会谈、建立防务合作关系、参加设立跨国的危机紧急基金等国际间的合作,应对全方位的安全挑战。同时还强化政府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推出“北极星”演习系列,以测试各机构的紧急应对灾难事故机制及各机构间的协作能力。如2007年“北极星5号”,模拟全岛交通紧急疏散演习,参与人数达2 000人,参与单位包括民防部队、卫生部、运输和地铁等22个部门,影响人数达3 000人。
2.3.4 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新加坡是一个崇尚“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法律之内最大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国家。具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既有同国际接轨的法律,又有适合本国国情的独特法规。其主要特征为:一是法律体系周全缜密。新加坡建国至今共制定现行法律400多种,使宪法、国会法令与附属法规、司法判例、法律惯例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执法严厉。从前总理李光耀起一直坚持这样一个信条:不仅乱世用重典,盛世也要用重典;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加坡有一套严格的执法机制和执法程序,强调法律的公众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新加坡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其他路可以变通;四是执法分明、各司其职。每个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都按照特定的部门法规、条例运作,分工明确、权责分明;五是司法独立、不受干预。新加坡法官一经任命后就依法和公正程序独立地行使职权,不受政府或个人的干涉;六是适应形势、不断改革。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尊重旧法规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清理改革,使司法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
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新加坡颁布了民防法(1986年)、消防法(1993年)、民防避难法(1997年)和《调查法》(2007年)等。以此构建了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按照《民防法》将消防与民防两个部门合二为一,组建民防部队并从警察部队中独立出来,成为内政部下属的直属部门之一,从1997年起,民防部队被任命为“灾难总指挥”,全面负责综合事故的管理工作,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更好地保护全体国民生命财产安全。《民防避难法》对开展建筑物倒塌、交通意外、水灾、化学工业事件、水难等灾害作出明确规定,政府和法定机构建筑内的公共防空壕,市民可在紧急情况下避难的公共场所,包括地铁站、学校、民众俱乐部、地下停车场、家用防空壕。《调查法》规范了调查委员会和调查组的组成、权力、任务和规则,主要是查出事故的原因,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新加坡的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每一类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个级别。在城市突发事件的处置中,遵循“事先严密防范、事中认真处理、事后温情善后”的原则。实际上,新加坡的气象灾害相对较少,主要有电雷、暴雨引发的城市淹水以及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烟霾。
2.4.1 雷电 新加坡由于特色的地理位置,对流性天气频繁,年平均雷暴日数在160 d左右。打雷下雨时所有学校会根据气象署发布的预警及时停止户外活动,信息发布免费,并及时更新。气象署还开发了手机应用,用户通过手机也可以及时知晓雷电活动情况。由于防御措施的及时有效,新加坡已多年未发生雷击造成的灾害。
2.4.2 淹水 特别是暴雨和高潮位同时发生时,排水系统难以排出超过负荷的洪水。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内涝(淹水)的应对工作,经过40 a的治理,新加坡低洼水患面积从1970年的3 178 hm2减少到2010年的62 hm2。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在新的建设项目开始前先提供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根据城市建设局等单位针对现在和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完成排水系统,建造水库、堤坝等能减少洪水危害的项目,这些项目同时还为城市用水提供了蓄集作用;二是应用洪水防护手段,如修高台阶阻止洪水进入建筑,垫高道路,修建防水闸,老建筑采取防水措施等;三是不断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利用地势引导水流到污水处理厂,定期清理河床、排水渠和道路排水口,维护泵站和潮汐水闸的正常运行。同时,政府还非常重视个人在淹水处理中的作用,居民发现积水可以拨打电话通知政府相关部门来处理,社区设有紧急联络人,及时应对紧急问题。
以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乌节路为例,1986年和2010年、2011年发生过3次淹水事件。政府在1999年史丹福沟渠修好后,乌节路等地的积水可以很快地被排放到滨海堤坝。滨海堤坝有7个抽水量为40 m3/s的巨型水泵,可以将过量暴雨雨水抽出排入大海,每台水泵都能在一分钟之内将奥运会标准泳池中的水抽空,7台水泵同时运行时,总抽水能力达280 m3/s,9 s可以抽完一个标准游泳池。2011年采取了重修排水渠,加高路面、铺建有孔路面等措施,在建筑设计上,也增加了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手段减缓雨水在地面堆积的速度。同时加强了信息的发布手段,通过多渠道提供天气信息状况,为公众提供了24 h电话汇报沟渠阻塞情况,受水患影响的学校及建筑物管理层和居民可以获得水患警报。水位触动感应器数量从90个增加到150个,并对公众公布。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近2年来乌节路没有再发生水患。
2.4.3 烟霾 由政府牵头组织开展协商、抚恤、物资、联动、教育、抵制和创新等一系列工作。一是积极推动加强区域合作,联合马来西亚、文莱及泰国等国组成“东盟次区域跨国烟霾事务部长级指导委员会”,建立跨国界烟霾污染的管控机制。二是各政府部门推出防御烟霾行动计划,解释烟霾将如何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大家该做出哪些改变来减低烟霾对生活的干扰。三是积极开展烟霾预警系统建设,利用科技手段对烟霾进行监测预警,提出科学应对建议。
仍以前文提到的2013年6月份的烟霾事件为例,其起因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连日“烧芭”引起,加上气象条件的影响,使新加坡空气污染指数一度突破400大关。政府立即与印尼协商,并启动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抚恤:为个人提供呼吸系统疾病的看病补贴,部长亲自为老年人戴N95口罩,免费开放会所、安全区和付费频道,保证居民能呆在室内;物资保障:保证口罩供应,军队和社区义工帮助发放口罩,老人和体弱患病者优先得到;协同联动:成立政府抗烟霾委员会,环境部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教育部采取停课等措施减小烟霾对学生健康的损害、人力部要求雇主为保证员工健康采取停工等措施,外交部门积极与印尼协商、国防部安排军队帮助政府运送物资、国立大学等科研单位及时分析卫星云图的监测,为政府协商提供资料和依据。宣导教育:宣传PM2.5和PM10的知识,发放戴N95口罩的图文说明;媒体扮演正面角色,与公众一起战胜烟霾天气;抵制:抵制与“烧芭”行为有关联的企业,并且要求新加坡企业不与“烧芭”企业有业务往来;创新:应用更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对火点的监测更加有效,加强对烟霾的防治,提高天气预报对污染的预报能力。
新加坡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以及政府部门未雨绸缪应对突发事件的理念值得借鉴,特别是这些理念在社会末端得到运作和充分体现的事实,无疑值得我们深思。结合气象工作,新加坡在灾害应对、科技创新和城市应急救援体系防御体系建设、气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城市重大突发气象灾害应对联合响应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将对改进我们的工作有较大借鉴意义。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民本、法制、高效等理念,我们各级政府强调的也不少,我们思想中也有这些元素,工作实践中也在运用,但是我们对这些理念的核心价值认识还不足,行动还不够自觉,效果体现得还不够到位,这说明我们在观念更新、作风转变、方法改进上还有待加强。因此,在学习借鉴先进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转变作风,真正让一些先进的理念进入思想、进入实践、进入实绩评估,推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在新加坡50 a的发展历程中,忧患意识、创新发展、民主法治、和谐公正是新加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质,新加坡独立至今短短50 a,就从150户的小渔村发展为520万人口的环球企都,从第三世界跃升第一世界,靠的就是珍惜有限、创造无限、驾驭变迁、倡导创新和精英治国、亲商亲民亲环境的理念。尤其诚信、规范、效率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这对我国气象业务与技术,气象灾害应急与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在我国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在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气象社会管理等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必须要大力进行气象科技创新,尤其要发展全球和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精细化预报技术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等,要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实现业务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技术领先了,业务发展了,气象社会管理就会更加有效,气象事业才能持续发展,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才能做得更好。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才的引进与管理。引进与培养高端人才成为一项国家战略,由政府最高层来推动,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套机制,有针对性和策略性地引进外来人才,并将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引进后加强高端人才的本地化培养。注重对人才实施有效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无论公务员还是企业员工,其招聘、晋升和奖惩,都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优秀人才一方面享用优厚的待遇,另一方面激励他们施展才干。中国气象局始终高度重视气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建议可从三方面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一是将气象人才全球化战略作为中国气象局的最高战略,设立一个全国气象部门人才引进管理机构,负责执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人才政策,对政策的实施和成效进行跟踪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区域和省级发展目标进行协调和调整。二是注重培养气象人才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作为促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精英,气象人才不应仅仅局限于本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擅长,而更应在培养气象精英们在思维、意识方面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三是切实研究制定与国家人才战略相衔接,适合部门特点、可具操作性的气象人才配套政策制度,推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的科学化、常态化。切实建立气象高端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其创新能力,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起到领军人物的作用。
新加坡通过创设高新科技带与相关产业工业设施,创设新加坡科学园、纬壹科技园,建设创意产业等来落实国家创新战略,通过以主导产业领域引导研发方向与目标,平衡学术性探研与实用性课题的研发,加强研发机构与工业产业的互动联系来实施国家科技发展总体战略。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也可从中得到启发,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顶层设计和科学管理:一是顶层设计要跳出“小我”,尤其要加强顶层规划与分规划的衔接,制定气象科研发展的总体战略和管理制度,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确定气象科研关键领域和制定一系列完整的管理措施。二是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园地、创新团队,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要以主导气象业务领域引导研发方向与目标,将学术性研究与实用性课题研发相结合。三是推动气象应急管理研究型综合业务建设,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借鉴新加坡风险评估与侦测机制系统建设经验,近年来,气象部门开展了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业务,取得了良好的防御效果,但由于气象灾害种类多、灾害风险预估需求大,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台风、干旱、高温、霜冻、低温冰冻等多灾害风险预警,建立和完善多灾种早期预警业务,实现灾害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真正建立起从业务需求—科学研究—业务应用—检验反馈—改进提高再应用的科研业务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开展灾害应急管理的综合研究,在进一步明确灾害应急工作职责、流程和措施的同时,确保部门联动高效。
培训是提升技能的重要方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培训工作,将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化,每位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培训,提高工作素养和工作水平。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各类业务培训,也曾经组织过应急管理培训,建议中国气象局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应急管理综合培训,邀请高校、政府有关部门的专家对应急管理法规、理论知识、应对举措、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全国气象部门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组织能力。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灾害防御及应急知识的普及。我国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宣传,但社会对气象知识和灾害防御知识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有许多部门和社会公众不甚了解,今年“菲特”台风对浙江余姚带来的影响足以说明这一点。一是建议中国气象局推动气象科普宣传社会化研究工作,建立相关机制,推动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社会化、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建议联合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力量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宣传教育,促进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作用的发挥,呼吁出台“灾害防御法”,从法律层面上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并以此促进各级府和社会公众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新加坡在气象观测、环境监测方面使用了多个国家的卫星资料,但对中国风云三号卫星资料的几乎没有使用。我们近年来在国内大力推广的SWAP和SMART两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应用平台,新加坡同行并不清楚。在我们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覆盖的亚太地区,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并未以应用我们的卫星资料作为气象观测与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说明我们在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应用方面的宣传和国际间交流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气象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推动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在亚太地区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