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3-08-15 00:54马雅玲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校企德国职业

马雅玲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公共事业系,陕西 西安 710068)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及动态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于十九世纪中后期逐步形成的。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这种新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从德国巴符州推广开来,受到其它各州的效仿。八十年代初,德国教育部开始在职业教育领域和德国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如:汉斯塞德尔基金会,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实施“双元制职业培训”试点工作。二十一世纪初,分别召开了第四届德国联邦职教所学术大会和第十三届德国高校职业教育大会,会上着重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作了重要的指示。会议提出了“培训攻势行动”,其主要内容是在全德国范围内特别是在相关企业、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并放宽企业参加职业教育的相关规定等。会议在《2003培训攻势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为大多数青年人夯实持续就业能力并促进其职业发展及个性发展的一个基础平台。近年来,双元制模式已经逐渐渗透到德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专业,并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各类大学的学习和推崇。作为“双元”的培训企业与职业院校是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两个基本支柱,这种职业教育是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教育。

2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实施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又在职业院校里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的一种双元融合的培养形式。首先,学生在上大学之前要先在企业进行为期三年的一个职业的培训学习,然后在去相关的大学就读三年半的职业教育。即:学生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之前,自己先找一家企业工作,并和企业签定雇佣培训合同,之后再找一所将要就读的职业院校并到学院报名,而且这所学校与这个企业有合作关系。学生选择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大学里都有开设,因为学校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是由企业决定的、要求的,学校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服务机构,只提供课程授课等。企业从一开始直到学生上大学就给学生付工资(大约每月700欧元),学生从开始工作到上大学整个过程受企业指导,企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各项活动的参与性、论文及科研项目都与企业有关系,尤其是这些上大学的学生都来自企业,能够很好地将其所知所能影响其他伙伴(直接考入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在学校学习期间可找到答案,这种高质量的工程师人才特受企业的青睐(比如:驰名世界的宝马汽车公司每月送15个学生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宝马公司每月给学生发工资)。另外,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利用假期还可去企业上班,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到企业去通过实际操作的培训,使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因这些学生逾越了工作入门阶段,之后工作起来更顺手,大大减少了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盲目性和人才的不适应性。学生一毕业即能作为一个较熟练员工发挥马上工作的作用,这也是双元制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地方。由此可见,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是两个学习地点的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学生在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中获得直接的实践经验,且亲身经历行业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更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所以,学生颇受企业的欢迎。总之,双元制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协作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和打造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职业院校主要承担学生形成某种职业素质、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所需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等,着重回答学生“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企业主要为学生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会更好的问题。企业组织的所有实际操作训练及培训活动都是让学生亲历亲为,实训指导老师只是作场外指导与咨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

3.1 健全而完善的国家立法和企业培训机制是双元制发展的基础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和政府的支持。双元制是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为了切实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德国政府专门进行了职业教育立法,立法的宗旨是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企业和学校分别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密切合作,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等法律规定,各自履行着双元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的权利和义务,使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经费来源等方面均有了具体而明确的操作规程及要求,各州遵循联邦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精神,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又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由于有这些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驾护航,加之德国校企合作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合作企业里都配备有供学生生产实践所需的相应的生产岗位及相关的设施设备、供学生实践教学的培训车间,而且设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企业还制定了完整的培训规划,有专门的培训经费等,这使得双元制的机制层面更为健全和完善,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也为整个职教体系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2 严谨而务实的师资遴选制度是校企双方打造人才的关键

企业和职业院校教师的遴选和培养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企业对其专职的或兼职的实训指导教师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遴选。作为专职的或兼职的实训老师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必须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经验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合格后,且没有犯罪前科的,方能成为实训指导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授课教师入职的条件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再次通过国家考试合格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且没有犯罪前科的。由此可见,严谨而务实的教师遴选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也为德国双元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3 “双元”培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双元制模式主要培养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实际操作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流沟通、自我学习及革新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宗旨不是以获得学历为目标,而是利用独特的教学育人手段,培育熟练的技术工人,广而浅的知识学习,熟而精的实践操作。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的技能培训,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所使用的先进设备和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培训学习实用性与实效性,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

4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众所周知,高校负有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找不到满意的员工,招工难现象此消彼长。其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学校与企业脱节,职业教育面临“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没有,学校培养的学生企业用不上”的困难境地。因此,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是关键。在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框架下,思考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和社会化,体现职业教育多样性、职业性等特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借它山之石,走自己之路。

4.1 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有较为完备的法制保障体系

双元制突出企业与学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其培养过程有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较为完备的运行机制。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倡导开展校企合作,但大多以单纯学校制的培养模式为主,其结果是学生与生产一线难以紧密结合,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虽然学生亲临生产一线,但由于在时间上的集中安排而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工作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目前还缺乏专门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尽管近年来国家已制定了相关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大力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措施;还有很多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育人的理念,有些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仅局限于奖助学金的设立、文体活动的资助等“合”而无“作”的状态,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并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持续发展,确保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4.2 行业协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明确规定了行业协会的地位,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业协会的成员。行会中有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和由企业、雇员、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委员会,负责职业考试的相关事宜以及确定企业的培训资格。行会还负责管理学生作为企业的学徒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企业每月必须向行会缴纳一定的费用。在企业,由行会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考试;在学校,由行会管理进行理论考试等。而我们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谋划、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也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制度,且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等。因此,政府应设置相应的机构,协调并指导学校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整、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方案的开发、设计、实施等。

综上所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要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所取舍地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多元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鲁昕.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0(11):8-9.

[4]周敏慧.试论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及其表现形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105-106.

[5]南海.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公益性[J].职教论坛,2011(19):4-9.

[6]翟海魂.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的责任[J].职教论坛,2005(7S):1.

猜你喜欢
校企德国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职业写作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爱的职业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