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以学术性、实践性,规范化、国际化为特色,为提高本刊编排质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特向广大作者介绍有关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及要求,供您在写作时参考执行。
题名简洁、准确,能恰如其分地概括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中文一般不超过20个字。避免使用希腊字母和上下标。
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每个名字之间用逗号(,)分开。
单位的著录一般到系一级或者室一级,单位应著录全称(不用代号)、所在省市名和邮政编码。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篇幅在200~300字为宜。摘要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
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中收录的主题词,亦可从文章选用自由词。
以上各项内容要求有与中文对应的英文,作者署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大写。例:ZHANG Min,WANG Xianwei。
章、节的标题前,本刊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编号,按4 4.1 4.1.1⑴ ①级、序排列。章编号从0开始,例:0引言。
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情况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案、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要言简意赅,不与摘要雷同。教科书上已有的基础知识,不必在引言中赘述。
正文写作要求精练,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内容创新,数据可靠,方法科学,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文字通顺简洁,可读性强。引用他人观点、资料、数据等,必须列出参考文献(公开出版物)或作脚注(非公开出版物)。
图和表要有自明性,附图力求简明清晰,图中的文字、符号要与正文一致。图表置于文中的相应位置,按顺序编号,并给出中文图题、表题。
不泄密,对需保密的内容应作技术处理。
本刊要求,每篇文章的篇幅(包括图表等)一般不得超过8000字。
结论不可简单重复正文中各段小结,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论证、考察或试验所得的结果做出总结,对理论的或实用的价值、意义进行评述或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看法和建议。
致谢单独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面。
本刊采用《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的“顺序编码制”著录,即按其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要求每篇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3篇以上。
只列公开出版物(未出版、非正式、非公开出版的书刊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可作为脚注)。
参考文献的作者项中列出前3名作者,姓在前(全称)名在后(外国人名用缩写),多于3人的,后加“等”或“et al”。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专著:[序号]编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目[D].地点:单位,年.
论文集、会议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目[C]//文集主要责任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
科技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序号]标准起草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年.
专利:[序号]设计人.专利题名:专利国家,专利号[P].公告日期.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其他未定义文献类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稿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并请给出通讯地址及电话,以方便联系。
1)计量单位与符号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不得已时选用非规范的单位或符号应考虑行业的习惯,或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加以注解或换算;
2)文中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文中陈述的主语;
3)文中的变量说明一般不要编排单独的符号表,对于公式中变量的含义需要说明的,在公式后的段落中加以说明。
投稿时须随附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保密管理部门出具的论文不涉密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