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龙
(赛科工业科技开发〈武汉〉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56)
在世界能源危机不断加剧,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受限的情况下,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发展正面临着三大问题:节能、环保和安全,而汽车轻量化则是节能和减排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在整个车体中汽车车身是汽车重量最大的部件,约占汽车总重量的30%。 所以汽车轻量化主要是汽车车身的轻量化,汽车车身轻量化则又是汽车材料的轻量化。这样,作为汽车轻量化材料的铝镁合金,近年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及应用。
铝镁合金件,因质量轻、强度高、抗裂性和成型性好在轿车上的应用比重不断上升,2000 系(AI-Cu-Mg 系)、5000 系(AI-Mg 系)、6000系(AI-Mg-Si 系)和7000 系(AI-Mg-Zn-Cu 系)等合金板材,能够很好的满足汽车对壳体的要求,均可用作车身框架材料。 如:Audi A8 的车身使用了6000 系铝合金板材,全新捷豹XJ 车身框架更是使用了全镁合金板材。
汽车工业中,按功能/子系统划分,可以使用铝镁合金的有:
悬吊系统总成——车轮,备用轮胎,控制臂(2 个,后方),控制臂(2个,前方),引擎架,后方支架
内装总成——仪表板、横梁,仪表板支架,椅背椅座,气囊零件
方向盘总成——方向盘零件
车身总成——保险杆补强横梁,铸造车门内衬,铸造A/B 柱,挡风片开关补强材,行李架,侧镜
刹车系统总成——ABS 零件,离合器/刹车踏板托架,踏板零件
电气机械零件——交流电箱,音响/EEC 零件,雨刷电机,交流电/AC 托架
动力系统总成——传动(阀体、箱、侧盖、启动器),传动箱(总重量12kg 的15%),发动机组,支撑托架,罩套(油/水泵,机车马达),汽缸盖,吸气歧管,引擎支架,油盖,前盖
铝镁合金按制造工艺可分为变形铝镁合金和铸造铝镁合金。
变形铝镁合金在汽车上多用于车门、行李箱、保险杠、发动机罩等结构件,以及仪表板等装饰件。如:通用Smure 轿车保险杠增强支架用7021 铝板制造,福特Lincoln Town 轿车保险杠增强支架用7021 铝板制造[1]。
铸造铝镁合金主要用于离合器壳体、阀盖、变速箱体、曲轴箱、发动机前盖、气缸盖、空调机外壳等壳体类零部件。因铸造铝镁合金在导热性和抗腐蚀性方面的突出优势,被广泛的运用于发动机缸体和缸套的铸造。目前国外很多汽车公司均已采用了全铝制的发动机气缸体和气缸盖。 如美国通用汽车、法国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在汽缸套、气缸体上不同程度的使用了铸造铝镁合金,甚至法国汽车公司铝气缸套已达100%。[2]
轮毂用铝镁合金:
铝镁轮毂因为质轻、散热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外观,而逐渐取代了钢轮毂。 在过去的十几年,全球铝镁合金汽车轮毂以7.6%的年增长率增长, 根据分析, 到2010 年时, 汽车轮毂铝化率可达72%~78%[3]。A365 是一种铸造铝合金, 它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又具有高的综合力学性能,世界各国的铸造铝合金轮毂都是此类合金生产的。 我国西南铝加工厂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合作开发了A6061 铝合金轮毂[4]。
铝镁合金按制造工艺可分为变形铝镁合金和铸造铝镁合金。本文主要介绍铸造镁合金的主要工艺过程,简要介绍铸造铝合金的工艺流程。
基本工艺流程有:
①将镁锭原料加入熔化炉,并预热到150~300℃
②采用SF6 和N2 做保护气体,封闭状态下在同一台镁合金熔炼保温炉内完成熔炼和保温
③将料杯预热到400℃以防热损耗过大,经浇注泵将镁液输送到压铸机中进行浇注
④以7~10m/s 的高速压铸机,在大充型流量和短充型时间内完成压铸,以防止镁液的凝固⑤去除因高速压铸造成的浇冒口、飞边、毛刺等⑥表面耐蚀处理。
基本工艺流程有:熔化、制芯、浇注、清理、加工五个工段,分别完成铝合金熔炼、砂芯、浇注、铸件清理、定位点加工工作[6]。
目前,镁合金的产量只有铝合金的1%。 镁合金作为结构应用的最大用途是铸件,其中90%以上是压铸件[7]。 限制镁合金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是,镁合金在熔炼和加工过程中极容易氧化燃烧,因此,镁合金的生产难度很大。 铝合金在成本、制造技术、机械性能、可持续发展(地壳中铝含量最多,占8.1%)等方面综合性能好,因此铝合金是现在及将来汽车工业中的首选轻金属材料。
我国汽车生产量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位。 而在汽车铝化率方面,我国的技术还相对比较落后。 当前发达国家汽车上铝材的使用已达138kg,铝化率达12%,而我国汽车上铝材的使用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用铝量仅为60kg,铝化率不到5%[8]。 因此,我国汽车用铝合金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刘天湖,孙有松.新材料新工艺在新型汽车开发中的应用[J].金属成形工艺,2001,1:49-52.
[2]申俊明,等.铝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C]//2008 轻金属与高强材料焊接国际论坛.2008.
[3]周洁,白杉.铝合金轮毂的市场、特点和制造工艺[J].铝加工,2006,3(168):43-44.
[4]刘世友.铝在汽车工业的应用前景[J].有色金属,1999,8:96-97.
[5]李玉青,吴殿杰.汽车轻量化以及铝镁铸件的应用[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5,4:49-50.
[6]李玉青,吴殿杰.汽车轻量化以及铝镁铸件的应用[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5,4:49-50.
[7]曾荣昌,柯伟,徐永波,等.Mg 合金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前景[J].金属学报,2001,37(7):673-685.
[8]马鸣图,李志刚,易红亮,等.汽车轻量化及铝合金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06,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