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怀
(山西省原平市匙村国营苗圃,山西 原平034100)
云杉,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一年生枝淡黄色,老枝呈淡褐色;芽圆锥形,有树脂,上部芽鳞先端不反卷或略反卷,小枝基部宿存芽鳞,先端反曲;叶较粗,四棱状突起,近辐射伸展,长约1~2cm;球果圆柱形,幼果紫红色;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云杉四季常绿,冠形优美,枝叶茂密,适宜孤植、列植或群植在街道、公园、庭院,尤其适用于规划式园林,如广场、纪念性建筑的绿地。近年来,树高在2m左右的云杉大苗更是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栽植、小康村美化及通道绿化等。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直接关系到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云杉大苗在我国北方的广泛使用,并成为较好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其移植栽培技术越来越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云杉大苗的移植栽培技术进行了归纳。
最适的移栽季节和时间首先应适合于保湿和树木愈合生根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其次是树木具有较强的发根和吸水能力,有利于维持树体水分代谢的相对平衡。
云杉的移植时间以早春萌发新梢前为最适宜,在山西省北中部以4月中旬为最宜,也可在秋季树木停止生长时移栽。一般应带土球起苗,并适当疏枝及摘叶。移栽时以无风阴天最好,晴天时宜在上午或下午阳光较弱时进行。移栽后,最好在树顶上进行遮阴,并经常向树冠及附近地面洒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减少叶面蒸腾,以利成活。
苗木移植过程要经过起苗、运输、定植、栽后管理四大环节。每一个环节必须进行周密的保护和及时处理,才能防止被移植的苗木失水过多。移栽的四个环节应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时间,最好是随起、随运、随栽,及时管理,形成流水作业。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的质量、成活率、养护成本及绿化效果。
挖掘前应对分枝较低、枝条长的苗木进行拢冠,以便挖苗和运输,并减少树枝的损伤和折断。为了既保证栽植成活,又减轻苗木重量和操作难度,减少栽植成本,云杉大苗的土球直径一般是树木胸径的6~12倍,土球高度大约为土球直径的2/3。起苗时,严防伤根,尽量减少大根劈裂,对已经劈裂的根应进行适当修剪补救。最重要的是保持根部湿润,避免风吹日晒。长途运输时,土球挖好后立即用草绳和草帘打包,土球较小时,可不用草绳打包,而用麦秆、草帘包扎即可。为减少枝叶水分蒸腾,可喷蒸腾抑制剂和适当疏剪枝、叶。天气干旱时,移栽前1~2d适当浇水,以防土球松散。
栽植穴的准备要适地适树。协调“地”与“树”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是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促进树木生长的重要环节。
栽植穴的规格一般比土球直径和土球高度大20~40cm,甚至1倍。栽植穴壁上下体垂直,而不应成为“锅底”或“V”形。在挖穴时,肥沃的表土和贫瘠的底土应分开放置,除去所有石块、瓦砾和妨碍生长的杂物。土壤贫瘠的应换上肥沃的表土或掺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
对于城市用苗或城市绿化,栽植前要再一次按大小分级,使相邻的苗木大小基本一致。配苗后,还要及时核对设计图,检查调整。
云杉大苗栽植的深度必须适当,并要注意方向。栽植深度应以新土下沉后树木原来的土印与地面相平或稍低于地面3~5cm为准。栽植过浅,根系容易失水干燥,抗旱性差;栽植过深,根系呼吸困难,树木生长不旺。栽植方向应保持原生长方向,以免冬季时树皮被冻裂或夏季时受日灼危害。栽植时除特殊要求外,树木要垂直于东西、南北两条轴线。行列式栽植时,要求每隔10~20株先栽好对齐用的“标杆树”。如有弯干的苗木,应弯向行内,并与“标杆树”对齐,左右相差不超过树干的一半,做到整齐美观。
栽植时,先测量或目测已挖树穴的深度与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再对树穴作适当填挖调整,要先下基肥,把腐熟有机肥均匀撒在栽植穴四周,然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填土至深浅适宜时,放苗入穴。在土球四周、下部垫入少量的土,使树直立稳定,然后剪开包装材料,将不易腐烂的材料一律取出。为防止栽后灌水土塌树斜,填土一半时,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的松土捣实,填到满穴时再捣实一次(注意不要将土球弄散),盖上一层土与地面相平或略高,最后把捆拢树冠的绳索解开取下。容器苗必须将容器除掉后再栽植。
为防止云杉大苗灌水后歪斜,或受大风影响成活,应立支柱。立柱常为通直的木棍、竹竿,长度以能支撑树苗的1/3~1/2处即可。一般用长1.2~1.7m,直径5~6cm的支柱。支柱可在种植时埋入,也可在栽植后再打入(入土20~30cm)。栽后打入的,要避免打在根系上和损坏土球。单柱斜支,应支在下风方向(面对风向)。三柱斜支占地面积大,多用在人流稀少的地方。支柱和树干相捆缚处既要捆紧,又要防止日后摇动擦伤树皮,因此捆绑时树干与支柱间要用草绳隔开或用草绳包裹树干后再捆。
云杉移栽后管理包括灌水及树盘覆盖等。栽后立即沿穴的外援围堰灌水,对密度较大的丛植地可按片筑堰,无风天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透头遍水,干旱或多风地区应连夜浇水,水一定要浇透,以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与土壤的密接,提高成活率。
北方干旱地区,应间隔3~5d连浇3遍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浇水。浇水时,应防止冲垮土堰,每次浇水渗入后,应将歪斜树苗扶正,并对塌陷处填实土壤,另外应注意云杉大苗移植后不能有长时间积水。为减少地表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和防止土温变化过大,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可用秸秆、腐叶土或沙土覆盖树盘。近年来,实践证明用塑料薄膜覆盖树盘效果更好。另外气候干旱时,为了保证树冠周围的空气湿度,也用水喷洒树冠,减少树冠蒸腾,以进一步提高云杉苗木栽植成活率。
[1]王尚雄.青海云杉大苗移栽技术要点[J].中国林业,2006(5B):46.
[2]贾富有.大树移栽技术[J].山西林业,201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