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2013-08-15 00:54张明进卢钰松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升格素质院校

张明进 卢钰松

(河池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广西 宜州54630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各地一大批专科学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分布在省级以下中心城市,由省或省级以下行政单位管辖的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其主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 由于这类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培养目标与以往本科院校有所不同,因此对此类本科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也因具有其特点。

1 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但是,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多数地处省会之外的地级市,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要发展壮大,要提高办学水平,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必须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 所谓办学定位,是一所高等院校在某一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对学校在高教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特征的选择[1]。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大都属于地方教学型高校。其基本定位就是要更好地为学校在所在地区更好地发挥作用,培养地方性的特色专门合格人才。 尽管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招生面向全国各地,毕业生就业面广,但生源大部分是来自学校所在地区,毕业生就业方向也大多是留在学校所在的地域。因此,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等可以看出,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就是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建成具有鲜明地方办学特色的先进水平的地方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面向基层,为基层培养和输送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人才。

2 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

根据办学定位不同,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也不同。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落在学生身上。 笔者认为,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2.1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地位[2]。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内容丰富,主要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道德素质是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要求,是各种素质的核心和本质要素,它决定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方向,也影响着其他综合素质的形成。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这样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决心和勇气面对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

2.2 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

专业知识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专业知识是大学生面对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不同的专业学生对其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要求。 相对于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除了具备良好的基础性教育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必需的地方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的综合性知识。 大学生应勤奋学习,打牢基础知识,突出专业知识,保持持续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获取比他人更多的竞争优势。

2.3 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

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高校提出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对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出的明确内容。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促进个人的良好发展,更是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其创新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因此,必须培养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创素质的人才。

2.4 合格的身心健康素质

合格的身心健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基础。没有健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就不能很好的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压力,就不能很好应付困难和问题。大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注重心理健康,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构建和谐的身心健康素质。

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建议

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素质在整个素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它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3]。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重点是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3.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3.1.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利用和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学生所在院系与“两课”任课教师相互通报学生思想动态及表现的制度,加强对学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解答。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并正确引导,耐心解释,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1.2 发挥班级、社团、学生支部的堡垒作用,组织开展好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经常深入班级、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策划好主题教育班会。 如;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日、“五·四”、“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在班级中建立党小组或支部建设在班级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行“一对一”的联系帮扶,负责对非党员学生的思想引导。

3.1.3 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要从制度上制定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学生对教师的考核分值和考核权重,扩大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渠道。 对在课堂散布危害国家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言论或其他歪理邪说的,对违法乱纪侵害学生权益的教师要重严从快进行查处。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清除出教师队伍。

3.2 加强学业教育和引导,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

3.2.1 加强学风建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学风建设是决定学校能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 要从制度上入手,制定和完善学生相关的学习考勤、奖惩等相关制度。通过制度管理学生,培育学生自觉学习。通过将学业与各类奖助贷挂钩,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赶超跨越。 要在班级、院系、学校的不同层次,大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更多的宣传,传达更多的正能量。 要通过不同班级班干部的交叉相互检查、教师抽查、同学监督等形式,严格执行相关的考勤制度和考试纪律,严把课堂纪律,要守考试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

3.2.2 加强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让他们了解社会就业形势,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自觉学习,积极锻炼,努力成才。

3.2.3 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举办各种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竞赛、学术报告、专业讲座等活动来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进一步提升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要开放校内所有实验实训场所,满足学生校内实验实训需求,要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赴行业企业顶岗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地方新升格本科院校要注重自身内涵挖掘,坚持走应用性、民族性、创新性、辐射性的特色建设之路。

3.3.1 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组织策划,设置具有参与人数众多、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活动,争取让人人都有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唱歌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比赛等。

3.3.2 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以建设高品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为重点,紧扣素质拓展的主题,大力推进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了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经费、场地、设备、人员上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每个社团的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和工作开展上的指导。通过校、系、学生社团三级联动机制,精心策划、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机会。 如: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活动节,包括社会服务、社会调研、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系部开展的以赛促学、以研促学、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构成校园文化建设三级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中得以锻炼和提升能力。

3.3.3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新世纪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是学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强化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有效方式[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突现专业特色,为地方经济服务,使学生得以学以致用,使社会得到受益。 如:义务家电维修、暑期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三下乡文艺演出,政策、法律宣讲、村官挂职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3.4.1 营造生机盎然的人文环境。培养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重点教学生如何做人处世。 学校要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加强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各个学科都应该自觉渗透人文知识,要立足于培养复合性人才。 比如,开展人文教育讲座,引导学生读书、读报,学术研讨、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和诗刊,参加公益劳动等各种社会实践,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使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融进了他们的心灵。

3.4.2 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多层次多途径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如: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文艺演出、琴棋书画比赛等,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活动的平台,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魄。

3.4.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从大一新生入学着手,积极构建大学生的评测体系,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 主动积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心理,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报告、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积极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为他们排忧解惑,使他们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常抓不懈;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自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必须齐抓共管。

[1]张岳恒.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理性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OL].新华网,2004-10-15.

[3]许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J].学理论,2013(1).

[4]张馨元.试析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其培养途径[J].新西部:理论版,2012(26).

猜你喜欢
升格素质院校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