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林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3-08-15 00:49:27蒋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9期
关键词:林产品林业森林

蒋锐

(兴隆林业工作站,吉林 抚松 134500)

发展林业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林业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从而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有利的保证了农田面积。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的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的丰产增收。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再生的林业资源,从而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效的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强林业的发展,可以使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文中从建立农村林业服务体系。减轻农民负担、改进采伐管理、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充分的阐述了林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 建立健全以科技支撑的农村林业的服务体系

林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加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应用在林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从而建立农村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

1.1 强化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及技能

在我国传统林业生产当中,缺乏技术的支持,从而使林业一直处于低靡的发展阶段,所以应该在各林区建立林产品生产和加工培训基地,从而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示范,从而有效的提高林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的稳定提高。

1.2 加强林产品质量体系的建立,以实现其经济效益

我国自从加入WTO以来,也给林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林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首先需要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民质量意识,以质量求效益的经营策略来保证林业生产的进行,树立品牌效应,注重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无形资产价值,从而占领国内外市场。

1.3 建立林产品供需信息服务体系

林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需要有畅通的销售渠道,所以各乡镇需要建立林产品供需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林产品最新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从而弱化林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1.4 产、供、销一体化

林产品生产出来后,面临着销售的环节,所以农民对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应该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加大市场营销和促销的国度,建立多种林农合作组织,形成林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网络,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2 对农民减负,推动林业发展

2.1 加大“减负”力度

对农民进行“减负”,不是单纯的政府承诺,这需要在法律上进行约束,建立公开、透明的税收征管体系,规范农民的合理税费,并从法律上严保其执行力度。对农民减轻税费,这对刺激林业发展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好的效果,林农的负担轻了,必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林业生产当中,对林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加大林业税收调控

我国在林业税收调控上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大林业税收的调控力度,从而增加林业的资金投入,在林业税收上,对于生产原材料的农民这部分税收要进行减负,在消费环节加收消费税,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生产者对森林的培育。

3 改进采伐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服务

3.1 按照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

合理的采伐经营有利于提高林业的三大效益,我国森林资源十分缺乏,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我国政府通过保持相应的森林面积的方法来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从而达到保持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2 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与农户木材收入预期相结合

目标实行的采伐管理,是以采伐蓄积尧木材生产计划等多环节的复杂管理性办法,不利于森林的合理经营,是消极的管理办法,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要素向林业的投入。应加快改革步伐,实行以面积采伐管理为核心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控制森林采伐。使农户的木材收入预期目标与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结合起来。

3.3 实施森林经营方案

要以森林经营方案为载体,与森林认证相结合,以动态管理为内容,强化源头管理和分类管理。实行采伐管理内容公开,批准条件和程序公开,加大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同时,强化造林更新监督,促进营林发展,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林业经营效益。可首先对法人实体和乡村林场、合作林场,包括股份合作制林场、民间林业协会、林农协会等法人和组织采取这种管理办法。不仅有利于采伐管理,也有利于发育具有经济实质意义的林业经营主体。

4 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工程区农民放弃了木材、粮食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农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一是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政策倾斜,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规范补偿办法,建立多种补偿渠道,使农民直接受益,调动他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要扶持发展替代产业,解决林业资源产地经济结构单一化的问题。

三是国家要从制度上解决现有不合理的林业经济机制,即生态破坏者既不必承担责任又得利,而生态保护和发展者既不得利又要承担造林管护成本支出。建立绿色GDP的核算体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要逐渐形成使高收入向高资源消耗人群支付生态补偿费的制度。如国家用出卖碳权的收入来补助林业经营者造林和森林管护,就是建立在利益均衡机制上的生态补偿制度。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供不应求,变成现在的供大于求,粮食存在过剩的情况,农民的收入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林业的发展,以林业自有的资源优势带动中小型工业和手工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有效的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林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循环发展过程中,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利的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吕彪,王东升,张伟.龙江县六合村生态园区建立模式的效益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6(5)54,62.

[2]朱南红.肥西县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62,165.

[3]魏巍.参与式管理在生态公益林管护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4]邵权熙.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林产品林业森林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绿奥诺林产品贸易研讨会在京召开
国际木业(2016年6期)2016-02-28 10:26:49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国际木业(2016年5期)2016-02-28 10:26:30
哈Q森林
我国首部地方性林产品名录公布
浙江林业(2015年1期)2015-11-30 2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