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争伟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传统价值观基础上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变,产生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追求竞争、平等、效率成为当今社会价值观中重要的内容。如今,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不仅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而且能够冲破传统封闭思想的束缚,与时俱进,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更加关注自身发展及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形成,强化了使命感、竞争意识及个性需求,期望在走出校园后能在社会大舞台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大学生以往的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并产生了一些不容乐观的消极影响,目前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现状不容忽视。
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全球化步伐不断向前迈进,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对我们传统义利观的冲击和挑战,这些与我们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完全相反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已经成为建立和谐高校校园的巨大隐患和障碍,大学生中出现了否定传统价值观和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由于他们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大学生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徘徊困惑,游弋在多元的道德选择中迷失了自我正确的义利观。“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1]。片面地强调哪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有些人认为实现自我价值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自身价值评判标准就是更看重个人利益,把个人的一切凌驾与他人、社会、国家之上;有的人对待物质利益并非以正确的态度,而是单纯地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乐,忘记了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目标价值观念的发展;还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就是对金钱的追逐,人生的目的在于无止境的金钱贪求,一切东西都能成为商品,信誉、平等、无私等这些良好的道德情操在金钱面前完全失去的正确的导向,甚至视而不见。大学生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充斥下,往往陷入困惑当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道德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由于思想更为开放和自由,其道德评价显得更为宽容。如对待考试作弊、未婚同居、校园暴力及一些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的看法和态度不像过去那样激烈和坚定。这在无形中减少了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使他们有了更多的行动自由。今天的大学生他们渴望成才,企盼致富;他们关心时事,关心经济政策;关心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在升学选择专业时很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潜质,而是一味追求热门,追求社会地位高,能最快带来物质利益的专业,讲实效重现实,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在他们眼中,缺乏物质利益的支持,任何社会所需要的高尚情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浮躁情绪、犯罪倾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假公济私等消极丑恶现象容易出现。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的科学选择,是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繁荣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变化。这些恰恰对青年的影响尤为明显。市场经济运行中所衍生的某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义利观的确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回顾我国教育中的某些忽略关节,以往的重理轻文、重学历轻素质、重外表轻心灵的倾向在商品经济全面推进之时,教育缺乏力度。初中、高中时期的思想教育迫于升学压力被忽视,进入校园后原本可以进行弥补,又在就业压力的重挫下,使得教育预期的效果变得很小。不但如此,忽视教育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有机结合,价值观教育的滞后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青年向直接利益的倾斜,价值观教育的手段、方法的局限亦使之收效甚微,使近年来大学生义利观教育难以形成正确有力的导向。
父母是人生旅途第一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一定意义上,子女如同反应父母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溺爱是中国家庭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为了下一代不再受苦,部分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不惜纵容孩子的贪婪、霸道、自私、吝啬等畸形的行为表现[2]。使孩子长大后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家庭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久而久之,形成了自私、偏执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家庭教育怎能指望孩子长大后会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明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需倡导集体主义”[3]。集体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它强调个人的牺牲和奉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它仍然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这同传统的集体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相同的。另外,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和经济体制,它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还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争取和实现个人利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从来不忌讳言利,而且要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4]。要在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争取和实现个利益,利要合理合法,社会主义义利观主张取利要合义,义利要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注意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错误倾向,要引导他们合理合法地取利。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者除抓好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和德育课以外,还可以经常举办读书讨论、专题演讲会、报告会、实习锻炼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比如邀请先进集体、模范人物对大学生进行现身说法,尤其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其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学有榜样。另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培养他们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品质,切实做到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尤其要注重在勤工俭学、择业创业、创新创造等实践环节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引导、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毅力、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同时在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能力的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对正当利益的追求与满足,要使青年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求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既要鼓励积极参与竞争,又要坚决反对损人利己的不正当竞争;既要提倡优胜劣汰,又要强调互助合作,提倡合法性和道德观念的义利观。
理论上要坚持把党的领导和民主法制,实践上坚持理论灌输与实际相结合。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教育,注意激发和保护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认识社会现象。认真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认识、心理素质和实际生活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通过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引导青年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以有理有据的说服劝导,来提高广大青年的文明素质,还可以集中建设一些规模较大且有影响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及时与青年沟通,把握它们的思想导向,有效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1]中宣部教育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6-27.
[2]纪天新,胡卫东.义利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5.
[4]方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