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青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给高职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然而,近年来出现一种奇怪的社会现象:很多求职的高职生有着一身职业技能,却找不到工作或是在实习期间被企业解聘;而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管理者对高职生的人文职业素养内涵、特点还很模糊,一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健全的职业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略了社会对于人才的全方位定义,另一方面没有找到一种完整的、有效的职业人文素养培养模式,停留在一些传统的人文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上,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职业人文素养严重缺乏,而变成了某方面“专才”。因此,很有必要对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内涵、特点进行探析。
要分析“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内涵之前,首先要对“职业”和“人文素养”进行解析。
“职业” 在汉语词语中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洪向阳认为:“职业”是行业与职能的交集点, 一种职业应该包括行业和职能两个维度构成, 公式: 职业=行业+职能。在程社明主编的《你的船,你的海——职业生涯规划》一书中将“职业”界定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在西方,“职业”通常指具有一定专长的社会性工作,其划分的方式很多,也没有定势,通常以所从事的产业或行业为主,并结合工作特点混合使用。
所谓“人文素养”,从字面上理解为“人文”和“素养”两个概念。 关于“人文”这一概念,从原始人道主义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伟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基点也在其“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人文主义上。 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 当代教育家杨叔子认为: “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文文化是驱动第一生产力的动力源”、“作为人一定要有人文精神, 否则就比禽兽还坏”、“人文是对人大脑系统神经的改造”。 在西方,“人文”主要理解为人文主义(humanism),其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结合国内外人文的解析,可以将人文理解为人类具有先进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主要体现为:尊重、宽容、重视、关心、爱护,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
“素养”这一概念在古今中外都有学者界定,如《汉书·李寻传》中提到:“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 宋陆游《上殿札子》:“气不素养, 临事惶遽。 ” ,《后汉书·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因此,“素养”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时间的系统学习、训练和实践而掌握的技巧或能力,有别于“素质”,而“素养”主要强调技巧或能力,这种品质需要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
通过以上对“人文”和“素养”的探析,我们可以将“人文素养”理解为人通过一定时间的系统学习、训练和实践而掌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能力、修养等内在品质的总和,这种品质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人文行为、人文思想、人文精神这些方面。 它是有别于“人文素质”,“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怀,通过训练和实践将人文知识、人文行为内化为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最终形成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内涵解析为高职学生在社会职场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内在品质,而这种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能力、修养等内在品质需要他们在大学期间通过文学、哲学、艺术、管理学等人文知识必须课程和美术、音乐、礼仪、诗教、心理学、交际学等人文知识选修课程以及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第二课堂的不断学习、训练和实践才能内化。
先天的资质是职业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后天的环境是职业人文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三字经中讲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析了人在后天职业人文素养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自身努力是起到了主导作用。
实际上职业人文素养是指在职场中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综合品质,且职业人文素养是动态变化的,它可以通过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自身努力三个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变化发展的,它可以通过人文知识、行为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表现出来。
每个人职业人文素养都是不同的, 所以存在一定共同的基本特点,如:职场中表现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但是,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具有自身的特点, 所以每个人的职业素养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职场中表现出的人文知识、行为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
群体职业人文素养是由个体职业人文素养组成的,一方面个人职业人文素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群体职业人文素养水平, 另一方面,在培养职业人文素养上群体职业人文素养对个体职业人文素养具有极大影响。
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是一个由各个职业人文素养因素以某种方式连接构成的整体性较强系统。整体职业人文素养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各个职业人文素养因素之间构成关系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整体职业人文素养的合理性又给予各个职业人文素养因素, 两者相辅相成,存在一定的整体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素养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职业人文素养的内涵、特点,认真剖析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缺乏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建立一套新型的、实效的培养模式和体系结构,才能满足社会对高水平职业人文素养人才需求。
[1]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
[2]黄飞青.社团文化建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提升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2(10).
[3]James R.Stone Ⅲ,Bharath Josiam. The impact of school supervision of work and job quality on adolescent work attitudes and job behaviors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