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明
(荣县东佳镇综合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荣县 643112)
绿色蔬菜是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在合理选择蔬菜基地、加强植物检疫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生产出的安全和营养双重质量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蔬菜产品。绿色蔬菜生产不仅要在基地生产条件、科技水平、资金保障等方面提高“硬实力”水平,还要通过生产者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组织管理提高“软实力”水平,才能保证绿色蔬菜食品的质量稳定,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绿色蔬菜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并取得长期可靠的市场信用,从而促进绿色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食品质量安全是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日常餐桌上的主要食品,我国绿色蔬菜基地发展越来越快,规模化、设施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蔬菜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在利益驱使下,蔬菜基地往往容易一味追求产量和外观,放松内部生产管理,忽视生产质量控制,造成蔬菜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给食品质量追溯造成困难。
因此,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组织管理体系,不仅是蔬菜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是生产经营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绿色蔬菜基地的生产和技术条件,是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NY/T-2012绿色食品 蔬菜行业标准》完善绿色蔬菜基地的生产、技术条件。要根据绿色蔬菜基地的生产和技术条件,制定规范的《绿色蔬菜种植技术规程》。
1.1 合理布局,选择无污染的自然栽培环境
洁净的自然栽培环境和安全无污染的生产过程是生产绿色蔬菜的基本保证。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选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在国家标准以下,远离工厂、矿区和城镇的乡村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1.2 完善生产设施
要因地制宜,实行蔬菜的设施化栽培。设施栽培是在相对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蔬菜生产,可以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工厂化。
1.3 选择蔬菜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季节、栽培方式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性品种和高产优质抗(耐)病虫的品种。选用抗(耐)病虫的蔬菜品种,可减少或避免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是最经济、最符合绿色蔬菜生产要求的有效措施。
1.4 采用无污染的农业技术措施
实行科学的耕作制度,通过深耕晒地、熟化土壤、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养地用地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不断提高土壤肥力。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重施有机肥。要执行绿色食品生产《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
1.5 采用安全的植物保护措施
1.5.1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设置防虫网、物理诱杀或驱避等。
1.5.2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发展绿色蔬菜生产优先选择的措施。利用天敌昆虫、害虫的天敌微生物以及其他以昆虫性激素治虫、鸟类、蛙类等消灭害虫;利用生物制剂等抑制或杀死病菌。
1.5.3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要执行绿色食品生产《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选择高效、低(无)毒、低残留的农药。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浓度、次数及施药方法;其次,应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是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制订分解考核质量目标,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成品抽样及检查制度的组织人事保障。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本着高效精简的原则。
2.1 组织机构设置
一般应由生产经营者的主要领导(总经理)负总责,根据需要下设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农资采购部、市场销售部、库房和生产基地等部门
2.2 明确职能职责
2.2.1 总经理。负责本公司的全面管理;确定组织机构、职能职责;负责人事任命;配备相应资源以保证绿色产品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实施绿色产品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2.2.2 绿色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2.2.3 生产技术部。负责绿色蔬菜种植过程的质量控制。
2.2.4 农资采购部。负责绿色蔬菜种植所需的农资采购的质量控制。
2.2.5 市场销售部。负责绿色蔬菜销售的质量控制和负责处理顾客投诉,及时向公司反馈产品质量和客户意见。
2.2.6 库房。负责绿色蔬菜产品及包装材料出入库及成品出入库的管理,确保绿色蔬菜产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不造成污染;负责运输车辆管理和租赁工作,监督车辆清洗、消毒工作。
2.2.7 蔬菜生产基地。按《绿色蔬菜种植技术规程》进行绿色蔬菜种植。
建立记录管理制度,对记录进行控制,以证明产品、过程符合要求,为绿色产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依据。要明确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可归口办公室负责。由归口管理部门制定记录格式,建立记录清单,并保存所有记录档案。各部门负责各自记录,在次年元月之前将上一年的记录整理交归口管理部门。
3.1 记录要求
3.1.1 属实填写,保持清晰。
3.1.2 记录清单齐全完整。记录清单包括:①土地使用及作物种植的历史记录;②最后一次使用禁用物质的时间及使用量;③种子、种苗的种类、来源数量;④肥料来源、比例、类型、方法和使用量;⑤控制病虫草害农药名称、成分、来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⑥产品的出入库记录,所有购货发票和销售发票;⑦标签及批次号等。
3.1.3 保存良好。记录应妥善保管,存放于通风、干燥处,以防止丢失或损坏。各种记录要有保存期的规定。蔬菜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在一年内,产品记录、农事日记保存期可设为2年。对过期的记录交由办公室销毁,保存销毁记录。如因产品寿命、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可延长其保存期。记录可以呈现为任何媒体,如以磁盘为存储介质时,必须同时备份2份,保存于不同地点。
3.2 记录控制
记录控制在于保证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实用性和规范性。
3.2.1 统一记录表格的设计、编号、标识。
3.2.2 统一发放。
3.2.3 统一按要求记录。记录不得随意更改,需勘误时,应在原错误位置划一横线,将正确记录写在适当位置,并签署姓名。
3.2.4 统一记录使用。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办理借阅事项,按时归还、不得涂改、损坏。
定期对绿色蔬菜种植、销售及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实地的内部检查,是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保证绿色蔬菜生产目标的全面实现,维护生产技术规程、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严肃性,对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检查过程遵循的依据是绿色认证标准、绿色产品标准或规范、检查作业指导书、生产单位的绿色管理体系文件等。
4.1 内部检查的内容。绿色蔬菜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绿色蔬菜种植和绿色蔬菜销售两方面。
4.1.1 种植过程检查内容:蔬菜种植基地的整体情况,检查生产单位与管理部门签订蔬菜生产与管理、收购合同的执行情况;检查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外来物资的来源,限制或控制、禁止使用的物资是否符合绿色蔬菜生产要求和标准;检查土壤肥力保持、间作措施、杂草的防治、作物虫害的防治、灌溉用水、边界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收获后的处理和储藏场所、设施情况,包括原料的采集、包装、运送、存储是否能有效防止与非绿色成分的污染等;检查是否建立和执行完整的文档记录系统的情况,进行风险评估。
4.1.2 销售过程检查内容:绿色蔬菜的运输以及卫生管理情况;绿色蔬菜的销售情况;绿色蔬菜质量跟踪;绿色蔬菜产品标识。
4.2 内部检查工作程序
4.2.1 制定检查详细计划,做好检查准备。制定《年度内部检查计划表》、《检查计划》、《检查表》、《记录表格》等。如果是再次检查,需准备上次检查的报告,尤其是不合格项和改进要求。
4.2.2 召开检查专题会议,做好检查动员。开好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介绍本次检查的内容、任务、依据和范围,与相关的管理人员交谈了解基地生产和销售情况,明确目的意义,消除顾虑,确保检查的顺利实施。
4.2.3 按照检查计划现场检查。在现场检查过程中,根据列出的检查项目逐一检查。检查的方法采取询问、调查、现场观察操作等。
4.2.4 检查通报。通报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事项,并签署相关文件。
4.3 不合格项整改
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检查组向各相关部门发出《不符合报告》,经部门领导确认,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校员确认后实施,检查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
4.4 内部检查报告
完成现场检查及对不合格项整改后,审核组长写出《内部检查报告》,由总经理审核批准。检查报告内容如下:检查的目的、方法和依据,检查部门及检查组成员,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总结,不合格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对绿色产品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内部检查报告》由审核组长签名后,由办公室发放到各相关部门。
绿色蔬菜的质量跟踪是为保证绿色蔬菜生产的完整性,根据生产要素,将各个生产组、生产单元,逐一编号,建立相应档案,通过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实现从种植到采收各个环节的质量跟踪;通过规范的条码标签,完成种植、收购、运输、贮藏、包装出货直至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连接。使绿色蔬菜从基地种植、收购、运输、储存、包装出货到最终消费市场全程监控,实施溯源管理,最终产品如果出现问题,都能查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得到有效处理和改进。
制定专门的制度来管理客户申投诉问题,对投诉处理过程进行总结与综合评价,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对策,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投诉率,对提高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6.1 接待热情
6.2 处理及时。对于客户投诉,要反应迅速,力争在最短时间里全面解决问题,给客户一个圆满的结果。
6.3 按程序办理
6.3.1 对投诉内容做详细的询问并加以记录。
6.3.2 受理。如果投诉不能成立,及时解答,消除误会;如果投诉成立,根据投诉内容,确定受理部门和受理负责人。
6.3.3 制定处理方案。由受理部门和受理负责人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案,并提交主管领导批示,对于客户投诉问题,领导应予以高度重视,主管领导应对《投诉处理方案》一一过目,及时做出批示。
6.3.4 处理措施。①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落实《投诉处理方案》,挽回已经出现的损失;②对直接责任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对直接责任者的部门主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③处理结束后将调查结果告知客户,并尽快地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