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艳
(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2)
QYS风电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海拔1580~1750m。工程境内地形复杂,海拔高,小气候特征表现极为明显,垂直差异突出。风机位均位于山顶及山脊,山上多出露溶沟溶槽,溶蚀裂隙较发育,虽雨量充沛,却缺少水资源。全年雨雾天气频繁,据统计2012年全年晴好天气为93天,相对湿度85%,年平均气温8.03—11.3°C,冬季雨雪天气长,非常不利于进场道路的修筑、钢筋制安以及混凝土浇筑。
QYS风电场二期工程装机33台,沿线道路全长约33公里,单个风机基础混凝土300m³,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单个风机基础钢筋45t,基础环单套重10t。
拌合楼、钢筋场、材料场的选址对工程的进度计划及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雾天能见度不足20m,山势陡峭,进场道路和风机安装平台所处位置大部分为粘性土,因此,合理的安排施工机械的配置,各风机点位之间的施工顺序以及在为数不多可施工的天气里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是本工程的难点。
其中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本工程的控制难点和重点。
风机基础是支撑高耸结构物的独立基础,风机塔筒高60m,其顶部装有机舱、轮毂及叶片,同时侧向还有较大的风荷载作用,因此要求风机基础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以及抗颠覆能力,其施工质量是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能否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
施工顺序: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清表→基坑开挖→垫层预埋件及混凝土施工→基础环安装→钢筋绑扎及基础预埋件安装→模板安装→基础混凝土浇筑→拆模→混凝土养护→基坑回填。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检查基底地质情况,若存在地质缺陷,如软弱夹层、破碎带、溶洞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混凝土换填找平等方式处理,以保证基础和地基之间的完整性、牢固性,确保基础强度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
基础钢筋制安应按线摆放受力主筋和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两层钢筋间加马凳,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钢筋遇孔洞处尽量不切断,若必须切断时,应设置加强钢筋,影响锚固螺栓定位可以移动钢筋,所有孔洞处均应设加强筋。为防止砼保护层开裂,保护层顶面(孔洞处除外)铺设一层Φ10@200的钢筋网,四周弯入基础钢筋内500mm,钢筋网的保护层为20mm。同时将测温管、排水管安装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挤压变形。单个风机基础钢筋整体性强,钢筋密度大,要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和规范要求绑扎,避免因钢筋过密绑扎不规范,导致混凝土骨料无法填充密实、振捣棒无法振捣到位的情况,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风基基础混凝土施工在地势低洼,考虑搬运安装方便基础结构混凝土采用夹胶板,模板采用对拉加固,钢管围令支撑。底部直立模板支撑采用内拉外撑方式,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混凝土浇筑现场采用泵送、溜槽等多种入仓方式,增加入仓面,缩短浇筑时间,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同时雨雾天气频繁,应在有限的晴好天气抓紧混凝土浇筑,提高效率,避免随时的雨雾来临,新修土质进场道路无法满足搅拌车运行,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的情况。
注意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浇入仓面的混凝土必须随浇筑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骨料堆叠时,必须将其均匀分布于砂浆较多处,或直接清出仓外,不允许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采用Φ50软轴振捣棒及时振捣,以“梅花形”方式插入振捣,快插慢拔至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即换位,间距40-60cm控制,振捣到位,无漏振过振现象,确保浇筑质量。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 12~18 小时内,开始进行洒水养护或覆盖薄膜蓄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外露表面应及时覆盖保温,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由于雨雾天气频繁,空气湿度大,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应防水防潮,严禁结块变质的原材料用于工程施工。钢筋堆放场地应夯实,并高于现场地面,下垫上盖避免因雨水浸泡而锈蚀。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进场秩序,尽量减少材料在仓库的存放时间。
混凝土骨料堆存场地做好排水工作,砂石料场的排水应畅通无阻。由于雨雾天气频繁,应经常实测骨料的含水率,根据实测数据及时调整配合比、拌和用水量,保证拌和的混凝土质量。
土质路基的填筑受天气制约大,应在晴好天气抓紧填筑、换填施工,做好排水及边坡防护,保证小雨不影响搅拌车通行,大雨后当天能正常通车,确保混凝土浇筑不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之后或者中断。
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温度影响因素,尽量选择低水化热水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用部分磨细粉煤灰替代水泥,控制用水量,以降低水灰比,降低水化热。
浇筑时各浇筑块尽量均匀上升,避免过大的高差,控制浇筑时间不相隔太久,保证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浇筑温度。
利用顶面散热削减水泥水化热温升,条件许可时,尽量减薄浇筑层厚度,保证正常的浇筑时间。采用洒水养生,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
混凝土浇筑选在早晚及夜间等温度较低的时段,并加快浇筑进度。同时混凝土运输车及罐采取隔热遮阳措施,缩短混凝土暴晒时间。如果上述简易措施满足不了温控要求,则可采地下水拌合的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
在浇筑混凝土内部埋设测温元件,加强混凝土温度监测。
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草帘和洒水养护,并在养护期间经常保持模板湿润,拆模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允许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